张 媛
摘要文章从中西方对龙的理解与多种释义入手,以龙的考古实物记载作为切入点,寻觅出中国最早期龙文化的历史渊源,本文作者提出,中国文化在龙信仰的凝聚下其生命力十分顽强,其文化在变化中传承,始终未曾断裂。在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龙图腾始终是最显亮的旗帜,中华民族把龙图腾视为神圣与吉祥,可以说中国的舞龙运动就源于原始图腾崇拜时期,它从衍生到传承就是这种特殊崇拜文化的观念的物化再现。
关键词龙文化 龙图腾 舞龙 仰韶文化 红山文化 合和文化
龙是什么?在中国人传统视野中,是动物、图腾、雷雨之神、星座、云、风浪、信仰、幻想、赐福之神、镇邪之神、音乐之神、帝王之象征……总之,千百年来龙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象征着强大向心凝聚力,它是信仰、精神、力量的体现。
一、东西方对龙的释义
《现代汉语小词典》对龙的释义(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如龙袍、龙床;(3)古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1](P348)。在一般的英汉词典里,dragon的解释是龙,或者指寓言虚构的怪物。《英汉辞海》对龙的解释是:“一种传说的动物,一般被描绘成怪异的、有翅和鳞的蛇或蜥蜴,头具有盔冠,爪强大”,又说:“龙,用纹章学表示的怪兽,有半狮半鹫的怪兽头,有鳞和翅膀的躯体,有四足和一条长的倒钩尾巴以及作为托物或支撑的舌头”。[2](P1561)《不列颠百科全书》对龙的解释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通常被想成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蝙蝠的翅膀,身披鳞片,能吐火,也有人把它想象成一条蛇,有带刺的尾巴”[3](P652)
《美国哲传英语词典》对龙的解释是:“传说中的怪物,是一条大蛇,长有利爪、翅膀和鳞片”。[4](P29)
二、中国早期龙文化的实物记载
探索中国早期的龙文化,笔者认为应该从龙的实物记载说起,目前,我国考古学家已经发现的最早龙的形象主要有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湖北黄梅县焦墩卵石龙和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
根据现有资料,最早的龙的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1994、1995年第7次发掘时发现的一条距今7000多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这条龙帮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雕塑,全长近20米,龙身宽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在龙的南侧还发现有排列紧密墓葬和祭祀坑。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龙的形象。其在聚落中的分布特点,表明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龙在当时的社会中就具有特殊的文化涵义。
1987年,在河南濮阳县的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距今已有6400多年的蚌壳龙虎墓葬,墓中发现了三个蚌壳堆造型,形象逼真,呈卷曲奔腾的图案,东为蚌壳龙,西蚌壳虎,北为北斗七星,这是我国历史上发现最早之一的龙的形象,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据《考古学年鉴》(1994年)倪婉文介绍,1993年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黄梅县白湖终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距今5000~6000年远古先民用卵石雕塑的一条巨龙,龙昂首直身,曲颈卷尾,背部有三鳍,腹下伸三足,长颈曲折弯卷,独用上扬,恰似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据《中国文物报》1993年8月22日陈树祥介绍“龙头朝正西,尾向正东,反映了古人精确的方位概念。龙头形为牛头并作冠状,龙身呈波浪状,尾上卷宗。色彩各异的河卵石造成龙鳞闪闪的效果。龙背上方,发现用卵石摆成的图案,与龙角形成一直线,东南向排列,专家初步认为与古代天文有关,可能是星座,这条龙雕塑的年代与前述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壳龙的时代相当。它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成熟龙,也是同时代最大者。”
1971年春,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社员在村北山岗造林时,从地表以下50-60厘米深处挖出一件大型龙形玉器——玉龙。此件玉龙是一整块玉龙的圆雕,运用浮雕,浅雕雕成,通体琢磨,光洁圆润。龙体为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列缺,何卷曲,呈“C”字形。颈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载平,上端边起锐利的棱线,端正面近椭圆形,有对称的双圆洞,为鼻孔。双眼突起梭形,前角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额及颚底皆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小菱形,龙体横截而略呈椭圆形,龙背有对穿的单孔,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因该平龙在红山文化遗址内发现,故被认为属红山文化文物,学者们认为,三星他拉玉龙属红山文化晚期,距今不晚于5000年。
上述四条龙的实物阐述与记载,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龙,可称之为中国的“原始龙”它们构成了中国早期的龙文化。
三、龙信仰凝聚下的中国文化生命力顽强并始终未曾断裂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龙信仰、崇拜,把龙当作吉祥幸福的象征。建筑物上刻它塑它,工艺品上镂它绘它,影视戏曲里演它唱它;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千六百个门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名胜:时时刻刻都能见到它那嬉笑、和悦、愤怒的容颜,以及那盘旋、腾跃、奋飞的身影。
人类;或帮助黄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或协助夏禹治理洪水,为千秋万代造福,因此,所有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领受过龙的福祉,都可谓龙的传人。作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中国龙的精神也就是团结凝聚的精神,同时,龙又是水神,普降甘露、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因此,龙的精神,也就是造福人类的精神。进入现代社会后,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祥物,作为吉祥物,龙有腾飞、振奋、开拓、创新等寓。龙文化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龙信仰的凝聚精神致使7000多年以来灿烂的中国历史文化从未断裂。由本文前述7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上的石块堆塑龙,6400多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蚌壳龙算起,中国的历史文化有比较清楚的脉络。5000年前在龙的传人祖先黄帝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已经开始主动创造着中国的龙文化,也就是《周易》所说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时代。[5](P37)
中国的文化犹如中国龙信仰、龙崇拜一样有着顽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尽管历经多次分裂、战争、自然灾害,但在龙信仰、龙图腾、龙崇拜、龙奋进精神的凝聚下其文化在变化中传承,始终未曾断裂。历史上虽然西方人把龙当作一种凶暴的、恶毒的蛇怪,进行屠之。[6](P68)但中国人始终将龙作为立国之象征、帝王之象征、文化之象征、中华民族大团结之象征。犹如闻一多在《闻一多全集》卷一《神话与诗·伏羲考》中所说:“风姓的伏羲氏;古代有着人首蛇身神,近代奉伏羲女娲为傩公傩母的苗族;越人‘断发文身以象龙子,又相传为禹后;还有几个龙图腾的大团族:夏,共工、祝融、黄帝、吴、荆蛮、匈奴。” [7](P71)闻先生根据东汉武梁祠石室伏羲女娲画像,隋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墓室彩色绢画《洞神八帝妙精经》画像和湘西、黔东等地49篇共水造人神话,论证伏羲女娲为龙图腾民族之神,为苗族之神。由此闻先生关于“龙图腾”论说的精髓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龙文化始终未曾断裂的依据。以孔子家族为例,从春秋末到现在的2500年,孔家每一代的人物和事迹都很清楚,每一代的坟墓都保存在曲阜的孔林。这样绵延的家族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的。根据文献得知,从三千多年前的卜辞。到三千年以来浩如烟海的古籍,详细地记载了中国的文化流变,这也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这都说明中国文化没有中断,有无与伦比的延续性。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因而文化的积累最为丰富,这也是其他国家难以相提并论的。美洲、澳洲的现代文化不过二、三百年,其古代文化仅有零星的遗存,如果有一件二百年前的文物,就稀罕得不得了。他们的电影、小说都缺乏本地区的文化积累。中国,不论是中原、关中、荆楚、吴越、还是西北的吐鲁番、东北的辽河,到处都有地下文化宝藏。随便打开一座古墓,就是几百年几千年的宝物。中国的古典书籍,寺庙、石刻是古老文化的载体,而看不见,摸不着的民俗习惯、传统思想更是无时无处不存在的文化遗存。
四、舞龙运动从衍生到传承是龙图腾、崇拜文化观念的物化再现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多元的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龙图腾始终是最显亮的旗帜。中华民族把龙图腾视为神圣与吉祥,可以说龙的观念就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时期,更准确地以实物证据而论说,就是7000多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的时期,这种特殊的崇拜文化观念的物化表现几乎到处可见。例如,中国的舞龙运动就是最典型的龙文化具体物化再现。它与中国的文化一样经久不衰,未曾断裂。无论是辽宁阜新查海石块龙,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龙,还是湖北黄梅县焦墩卵石龙,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龙的共同形象特点就是它们蛇身形状,这些实物形态可以启示我们,古人对龙的崇拜来源于对蛇的崇拜,他们对蛇无手而食、无足而行、口中吐“火”而呈闪电之形,感到神秘莫测,而生崇敬之情,故以蛇为崇拜物,战国《山海经》里的神,多为蛇身;汉代石刻中的伏羲、女娲这一对人类婚配的“始祖”也是人首蛇身。可见,原始人对蛇的崇拜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上溯中国舞龙运动衍生历史,早在一千七八百年前汉代已有这种运动形式。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着当时人们在举行祈雨等祭祀仪式时,壮年、儿童和老人穿着各色彩衣,舞起长达数丈的青、赤、黄、黑等各色大龙,可以想象其场面之热烈。又如东汉人张衡写的《西京赋》里,在记述汉代的歌舞、杂技、幻术等相结合的“百戏”表演中,也对舞龙做了生动的描绘:“海鳞变而成龙,状蜿蜒以”。[8](P34) 这是一段“鱼龙变化”的精彩表演(即“鱼龙曼衍”之戏),在一段“鱼舞”表演之后,出现了“激水化雾”(可能是一种幻术表演)的场面,忽而鱼舞变成了飞腾回翔的舞龙。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在一首描述当时元宵节盛况的词中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8](P34) 词中形容节日的灯火像春风吹开了千树繁花,满天焰火像繁星洒落,在动人的音乐声中,舞起龙灯、鱼灯穿梭,人们跳呀耍呀彻夜不停。明清之际,各地灯节闹龙灯的风俗更盛。有首灯歌说:“艳说年丰五谷登,龙幡九节彩云蒸,瞥如声涌惊涛沸,火树千条抢滚少(龙珠)” [8](P34) 它生动地描绘了清代上海人民在灯节耍龙灯的盛况。千百年来,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不断创造,舞龙运动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运动形式了。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文化积淀的各异,它的衍生与表现形式也极为丰富多彩。例如:
舞龙灯。龙灯流行于全国各地,有的称“火龙”,用竹篾分别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上面糊纸,用彩笔画成龙的形象,连头、尾在内,一般从三节到十几节不等,但多为单数,节与节之间用3至5尺左右彩布缝成筒形相连,每节中能燃烛,下面装有木柄。舞龙者手持木柄挥舞。在龙头前有一人持彩绸扎的“宝珠”引龙戏舞。舞龙灯的动作十分丰富,如流行在辽宁旅大一带的龙灯就有“垛龙”、“龙打滚”、“龙摆尾”、“波浪浮”、“龙串柱”、“金龙幡玉柱”等动作。这种形式的舞龙特点是气魄雄伟,舞姿生动,一般都在节日的夜晚进行舞动。有的在耍龙灯同时,施放烟火、爆竹,看去火花四射,只见龙在万点火花之中滚进滚出。显得金光灿灿,再配以喧天鼓乐,造成热烈的节日气氛。
舞稻草龙。主要流行于南方各地,龙用稻草、青藤或柳枝等扎成。有的在龙身上密密地插上点燃的线香,故也称“香火龙”,南方一些地区于农历五六月间的夜晚常耍稻草龙,耍起来星光闪闪,无数小飞虫落在龙身上,或追逐着它,当舞龙玩到最后时,猛然将龙插入水塘中,这样小虫就淹死在水里,所以过去有的地区闹虫灾时常耍稻草龙。也有的地区在久旱少雨时,舞稻草龙。
关于稻草龙的衍生与变革有着这样一种说法,即,由于最早期的龙是稻草制成,又因稻草花不便用火,且缺少刺激性,因而最常见的是以竹篾扎制的火龙。火龙头尾有彩绘,中部各硬栋为“龙背篼”,无皮无肉,硬栋之间仅用绳索连接。因舞动时施放烟火,易于烧伤人体,以后又改制出了头大颈长的正龙,亦称硬颈龙,它昂首而立,节内点灯,交相辉映,十分壮观,由于正龙颈长而硬,舞动不便,又改为软颈,用两种以上的色布作脊,连接各栋,而成彩龙。这种龙仍然不理想。人们总觉得它体态不全。仍需改进,根据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重庆市铜梁县的老艺人们回忆,大约1924年前后,城关著名藻扎师李杰云、刘连山在彩龙的基础上每栋再增设一圈的肋骨;进而把龙身做得浑圆壮实,各栋能伸缩随意,转动自如,由此出现了一种新的有骨有肉,蜿蜒蠕动的龙,也就是我们现今常出现在舞龙大赛中的“大龙”或“蠕龙”。另外还有几种舞龙形式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中国的龙文化与舞龙运动实质上是典型的“合和文化”即由集合、汇合、混合、结合到和谐、和睦、和顺、和悦、和平共处的文化。由于“和”字本身就有汇合、结合、掺和、混杂等等合在一起的意思,因此“合和文化”我们把它简称为“和”文化。合和文化的产生不外乎两个因素:一是自然界和人类本身是合和的,如天云汇聚,百川入海,氏族群居、男女结合;二是人们的和合心理,在这个地球上,弱小的生命个体面对的是一个庞大强悍的世界,大量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是异己的,难以亲近的,既无法摆脱又无法控制。身外世界的异性和不可依赖性,使人们深感失落,心理很不平衡,于是,人们就自觉不自觉地采用种种办法包括造神的办法来和身外的异己力量相沟通,相感应,交融互渗以求合和,这是合和文化的心理基础,人类的种种合和现象,都可以视作合和心理的外化,作为一种神物,龙是多种动物和多种自然天象的模糊集合,众多的对象“合”成一个生动神奇的形象,这个形象又进而同诸多的天象、动物、人事相和谐,这便构成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的链环,在构成这个链环的过程中,人们同风、雨、雷、电、云、雾、虹、霓相感应,同鱼、鳄、蛇、蜥、马、牛、猪、犬相沟通,使不可依赖的异己的东西有了亲和感,再以香烟、烛火、祭祀、祈祷等等手段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种亲和感。如此这般之后,人们合和心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我们只所以舞龙并流传几千年就是让失落得以回升,失衡得以复平。以求得中华各民族能团结、和睦共处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参考资料
[1]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
[2]引自王同江主编译,英汉辞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3]不列颠百科全书,百科简编[M](ency clopaedia. Britannica,micropaedia)第3卷(英文版)1975
[4]转引华惠伦等,龙[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
[5]引自十三经注疏·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参见吉成名,西方人的屠龙观念[J],世界民族,2001.3:(68)
[7]转引过伟,中国少数民族龙文化论[J],广西民族研究,2000.4:(71)
[8]转引冯百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