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光燕
一、落实课程管理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基础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证质量、提高效率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同志曾说过:“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地方课程是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依据,其实施的质量紧密联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者对课程标准、目标体系的认识,对教材的把握,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掌握是效率和质量相统一的关键,我们学校对此认识十分到位,感到这是一个重大严肃的课题,自开始实施就由党政工团等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带头人组成研究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组织,干部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做为召集人和领头人每周在固定的时间探讨新课程,研究实施环节,每月召开总结反思会,领导、干部牵头确保了研究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学校课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富有特色
学生是生动活泼活生生的个体,脾气、秉赋、气质、爱好、兴趣各不相同,个体生命鲜活,精彩纷呈。国家和地方课程保证他们的奠基性要求,而学校课程应该为个性化发展提供尽可能的服务,为此我们确立了“合格+特长+创新”的培养目标,成立由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业务校长、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级部和学科带头人参加的课程领导与开发组织,在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征求意见,然后汇集信息,分析和消化信息,形成初期课程方案意见,然后请省教研室、教科所,市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山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进行评价论证形成中期课程方案交由全校老师投标进行课程招标,在此基础上将中期方案交由学生和家长进行选择、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山师大二附中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目前已形成以涵盖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新材料、新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经济南市课程审查小组审核通过的《生活中的科学》为主线,以《传统文化》、《听说实践》、《人与环境》和研究性学习为辅的完整、丰富的学校课程体系,并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修订完善以期更能适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三)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打折扣
开齐开足课程,保证课时是落实课程管理要求最基本的环节,过去那种考试科目增加课时,非考试科目缩减课时或停开的做法是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冲击,也是低效、高耗、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其真实效果应该是值得怀疑的,其实我们古人就有“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写好字,功夫在字外”的说法。其实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更广领域、更大程度上是依赖学生的心智全面发展,心智全面发展是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最可靠的基础,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得益彰的开设和有效实施是培养学生成熟的心智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我们学校荆校长和领导班子从最初就达成共识:绝不与上级教育部门捉迷藏,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打折扣,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高教学质量的可以依靠的基础保证,从而确保课程改革方案在我校的一五一十的展开。由荆校长牵头召开全体干部、全体班主任、全体教研组长、各备课组长就落实省厅四十条达成六点共识,为二附中进一步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学生的身心健康、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不懈地追求
我们认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就不愁教育目标的落实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就不愁办出教育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学校。我们通过“宣传栏”、“板报”、校刊“清泉”等办法和栏目举办各种活动让学生说出积郁在心中的话,释放感情的能量,通过强化全员参与阳光锻炼、体育节、班际、年级间、全校性特色性运动会等方式把学生身心健康的塑造放在重要的位置,让二附中每位学生都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精神、灿烂的笑容”,生动、活泼、严谨、文明的成长着。
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基础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负责任的教育体系站在国家、民族未来的高度必须注重的,学校必须具有这种教育理想,必须有为国担责的责任意识和实际行动。从2003年始我们就全面开放了学校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室、电视播控室、劳动技术操作室,并建成和正在建设机器人活动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和综合科普实验室,学生的活动热情充分释放,连续五年在全国、山东省、济南市机器人比赛中获得金奖,科技创新作品获大奖。各个学科获全国及省一、二、三等奖千余项。在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以及全国性篮球比赛曾获得冠军且一直保持较好的名次,文艺演出屡获区市省一等奖。一年一度的新年文艺
汇演每年都确立鲜明的主题,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收到巨大的成效。
二、管理者与全体教师全员观念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
(一)学校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让老师充满激情
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评价观会全面影响教师的发展,也影响教师能不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教师观是确保新课程理念得以树立,素质教育得以全面实施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及早调整学校对教师评价重升学人数、重考试分数,轻过程、轻学生全面发展的片面做法,把课堂上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在同事中有威信,能很好理解新课程理念上出较高质量示范课,能进行课程研究与开发,能承担主讲教研活动、承担课题研究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观点,引导老师激情投入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活力四射、积极性高、动力十足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贴近实际已蔚成风气并不断深化。
(二)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心怀喜悦走进学生
在学校政策的正确引导下,老师们争做“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老师,体会到为人师表意蕴深刻,不能尖酸刻薄的一门心思想成绩、全神贯注盯分数,分数高一好百好,分数不高的学生看见就烦,在老师们中“将学生认做自己第二个孩子”的理念渐行渐浓,对学生的关爱更甚了,和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了,课上严肃活泼富有情趣,课下相互切磋,探究交流风气正浓。老师们怀着喜悦走进课堂,走进学生,“我工作,我快乐”成了绝大多数老师的工作信条。
(三)评价观念多维化,评价手段丰富化,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
靠分数一把尺子度量,用升学一个模子去扣,容易把活生生的个体限制死,框住了身体,缚住了手脚,动不得,活不好,使学生丧失前进的动力,失去前进的信心,厌学情绪、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在不少学生身上呈现出来,这实在是教育的一个悲哀,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对前途完全丧失信心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我们在评价过程上采取多维化,丰富了评价的手段;课堂提问,交流展示,朗读,改正错题,帮助指导同学学习,向老师质疑,二次考试都以一定分数纳入学生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最后虽然得到的仍然是一个分数,但这是一个关注过程、多维的分数,这个分数是学生多方面努力的结果,能调动学生积极地在各方面多得一分是一分的愿望。尽量获得好分数的愿望,在学生心理情结上还是浓的,只要能得他们就本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念头启航,久而久之,各方面积极性慢慢被调动起来,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了,评价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学校一年一度的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汇集市优干、市三好、优秀团干、优秀团员、品德特优、学习标兵、学科优胜、文艺标兵、体育标兵、环保小卫士等十个方面五六百人,从多角度、多维度、多方位表扬激励学生,使更多学生展现其强势的方面,极大地调动学生各种积极因素,百花争艳,竞吐芬芳。
三、校本研训和课堂变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一)把专家学者请进来,将课改的航向拨正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有些夸张,但说明当面的点拨与沟通可使人茅塞顿开,天窗大开亮光便进来了,精读典籍,细心研究当然是必须的,“腹有读书气自华”人需要读书积淀,但专家直面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改革之初由于人们惯性思维,旧有积习的影响,错解错读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个时候我们果断的作出决定请专家来校点燃思想的火花、拨正前进的航向,课程专家章飞、徐继存,教学专家曾继耘、陶继新,杜郎口经验奠基人之一王建华所长来校报告和老师们交流,他们把多次参与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研讨、交流的认识传送给我们,把课程改革的意义、过程、评价等新的理念细细地解读、品味,高屋建瓴、真知灼见使老师们认清了形势,从内心深处理解国家坚决推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从而促使老师们主动投入,发自内心的研究新课程、落实新课程、减少了阻力,校准了方向使我校课程改革一直顺利实施。
(二)把学校的名师骨干使用充分,将身边的榜样学好
聚智入校,专家引领,主要是思想上、认识上、观念转变上、前进方向上正确引领,而行动上落实上还得更多的依靠以校为主的校本研训上,既要注重校本研究,校本训练,更重要注重校本示范落实。
在学习上我们把参加过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王凤臣、冯巍巍、董伟等老师组织起来进行辅导,认真学习课改理论书籍,采取笔试、论文、心得、报告会等形式,从细节上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和实施要求,为落实新课改做充分准备;在备课上把韩继红、刁桂兰、滕仁媛等学校首席教师组织起来讲述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读透课程标准、分解教材,如何实施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何贯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创新还给学生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请本校齐鲁名师、济南名师、历下名师及省优质课一等奖得主毛利新、李淑红、董伟、许敏、程衍华、孙晓雯、李强、郝尚民多位骨干教师开设展示课、交流研讨课、示范课,并请山东省特级教师常恩持,济南市学科带头人祁长河等专家进行仔细点评与分析,在坚持推门听评课,全程开放课程的基础上 从四十岁以下教师抓起每学期每位老师开设一节学习汇报课,并将每个人的几个学期所开汇报课制成光盘让老师们自己观看、反思、自我总结、并写出自己总结报告和改进报告在内部形成了如切如蹉,如琢如磨的学习气氛,相互交流,自我充分挖掘潜力,形成了我校蔚然成风的学习热潮,使自己的优秀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三)把课堂变革作为主要抓手,使课堂形成活力四射的魄力课堂
“学校”古称“学堂”,我们认为是更贴近实际的,不知什么时候把“学堂”变成“讲堂”了,“满堂灌”、“填鸭式”、“讲之者谆谆,听之者藐藐”,讲台上天花乱坠,讲台下昏昏欲睡,在一般学校的课堂上成了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没人顾及,老师奋不顾身的讲,累得也是肝肠气短,学生强打精神苦苦支持,不改变这种现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虽然从极短时间看这种师生消耗战可能提高几分,但从长远、从整体上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一句空话,至少是一种极不划算的糊涂做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提出“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认为最根本的要进行课堂变革,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与老师同学平等交流的学堂,我们响应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号召提出了“老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我们全面推广了“教-学案一体化”,使教-学案象一部机器的说明书,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去尝试、去操作,老师在巡视过程中答疑释惑,只在学生过不了的关节,在确实需要的地方给予帮教,让课堂检测变成课堂自测。起初的实验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还会出现学生成绩有所降低的出现,这个时候各种议论会出现,退缩的心里也是随之出现,但学校没有退缩,新生事物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号召老师一定要坚持,再坚持,经过1-2个学期的摸索,我校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习精神饱满安定有序,表达自己积极主动,学习信心充足,课堂活力四射。
四、具有新课程特色的管理机制、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一)学生家长对学校、对教师、对课堂评价的分量不断加大
学校一切工作为了育人,如果真正办让党和国家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将自己工作置于服务区的学生及家长的全程监督之下,应该把学生及家长当成决策发展宝贵的智力资源,免费咨询师,而不应忌惮他们的言语评价,学校首先有这个态度老师便会自然而然的接受这种理念,认可这种做法,学校五年规划、奖励政策,学生管理,教学要求,课堂评价甚至功能室管理,校园规划、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制定、修正、定时面向全体学生及家长发放答卷、开门接待来访,经常性召开不同范围家长委员会征求意见,反馈情况,我们不怕麻烦,不惧尖锐批评诚心与家长交流看法,交换意见,记录在案,登记注册,极大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为我们成为山东省示范性学校提供了极大帮助。
(二)教师全员参与实施新课程改革管理,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有人说“最好的管理是民主式的管理”,学校的一切决策、方针只有全校教师真正的理解认可才有可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执行力,才能成为自觉自愿的行动。我们的《竞争上岗实施办法》、《首席教师推选办法》、《岗位津贴工作量补贴发放办法》、《教学名师、带头人产生办法》等文件无一不是让老师反来复去、数易其稿的,同时我们还成立各种教学评估组织,各种检查小组,专家委员会,青年教师联谊会,让老师广泛的参与学校管理,其本身就是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作用,“爱校、爱生、自主奉献”已经成为每位老师的工作常态。
(三)综合激励、奖励制度引领老师不断追求新境界
过去我们学校和其他单位一样,奖励办法单一:评价班主任就看升学人数,评价老师则看一分三率。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细要》颁布后,我们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落实课改要求精神的同时着手改革我校的奖励激励制度,使对老师的评价多元化,多方面促进老师力争上游,有所突破。完善了考试升学奖励办法;出台了《课改先进个人评选办法》、《教学示范先进个人评选办法》、《教学带头人评选办法》、《教学专家评选办法》、《常规教学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开展让学生评出“我最喜欢的教师”、“我最喜欢的一堂课”、“我最喜欢的一次活动”等活动来激励老师们在不同方向有所突破,学校一直被评为历下区的先进学校,是济南市首批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人文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十项重大课题研究基地,全体干部、教师不断追求新境界,不懈努力助推学校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