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已提到中国教育重要的议事日程。评价学生的优秀,已不仅仅看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而要综合看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与技能、思维方法与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等科学素养。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良好习惯是否养成,意志品质如何等等,都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鉴于此,我校提出了该课题。旨在解决如何在小学语、数、外学科知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情感丰富、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幸福打好人生底色。
小学语、数、外学科知识教学与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实验研究在国内外尚属首例。在国外,有综合理科课程的开发与科学素养的研究。国内,中学生物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方面有所研究;海淀教育网理论与实践,对科学素养的教育有所研究。辽宁鞍山市铁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对中心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有所研究。面对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提出研究小学语、数、外学科知识教学与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如何在小学语、数、外学科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增强科学知识与自主学习意识、倡导创新精神,成为健全人格必备的国民素质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题的核心概念是知识教学与科学素养,知识教学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知识,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基本技能的过程。此处的课堂包括室内室外。
科学素养:是由文化素养引申而来的。科学素养一词译自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素养和素质的含义接近,但素养与素质相比更强调后天修习涵养的作用,即学习提高的重要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认为“科学素养包括运用科学基本观点理解自然界并能做出响应决定的能力。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做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PISA论提出:“科学素养应由科学知识、科研过程、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方面组成。”我国学者认为“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为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
三、理论基础(略)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略)
五、实验对象及主要研究方法(略)
六、实验步骤(略)
七、研究的主要成果
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班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于平行班学生的科学素养。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以下6点。
(一)确立了教师教学的育人理念,构建了“凸显主体、自主学习、健全人格”的教学模式
通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实验教师均能把教学理念定位在“育人”上,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更能关注过程教学,更多地是去了解学生真实的发展状况,重建课堂教学的关键,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为教服务到为学服务。强调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情感,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探究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在课题研究中构建了“凸显主体、自主学习、健全人格”的语、数、外课堂教学模式。
1.凸显主体 →引入环节,即创设问题情境。一般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自主提问。如:教学《九寨沟》,学生会问:①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寨沟?九寨沟在哪里?②九寨沟一定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的景色一定很美?③九寨沟有哪些特点?……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引入下一环节探究问题。
2.自主学习 →展开环节。即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将文本中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必要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验证、归纳、总结等。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让学生通过计算去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再举一反三,多次验证,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3.健全人格 →应用环节。即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升华情感,完善人格。
(二)改变了评价方式,实行多元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题研究中对师生的评价不仅仅是看教师的教,更为重视的是看学生的学。对学生的评价也不仅仅局限在那一点点有限的知识,更重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看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兴趣、自信心,看学生的科学行为与习惯,看学生的问题意识、意志品质、探究能力、创新精神、情感世界、价值趋向等。少些横向比较,侧重学生的纵向比较。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前后进步。如实验班英语教学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情况统计表
针对知识与技能检测,我校多采用随堂检测,看学生的掌握情况,确保了质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底线。除此之外,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唤起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中合理使用优质教学资源,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
课题研究中,我校紧紧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广泛开展了“说、上、听、评”系列活动。活动中我们深感实验教师使用优质光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增强学习的愉悦感,丰富了学生表象,以动带静,以具体换抽象。呈现的教学场景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教学小语《船长》时,呈现光盘上船在即将沉没的一瞬间,船上男女老少惊慌失措的场景时,惟有船长镇定自若,从容指挥,他想到了船上所有人的安危,惟独没有想到自己,最后英雄牺牲。通过场景的呈现,学生被船长那种舍己为人、果断决策的精神深深折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荡涤,灵魂受到了震憾,情感得到了升华,正确的价值观逐渐形成。
(四)尊重学生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成功秘诀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有教无类,不断了解学生,才能在承认差异中分层教学。只有尊重每一位学生,才能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落到实处。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减少统一约束和划一要求,为学生创造两个自由空间。一是自由思想,二是自由选择。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较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去解决。解决后给予表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容忍学生不同意见在课堂,告诉学生坚信一切知识,除非是经自己确认的,都是可以怀疑的。坚信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
(五)猜想和错误是课堂上生成的重要资源
在课题研究中,猜想是值得倡导的,创新始于问题,学生的世界是由一个个问号组成的。学生的猜想不管是现实也好,离谱也罢,都必须保护学生猜想的激情,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有些思路就是在猜想的基础上去尝试探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课堂上学生发生的思维上的错误,教师不能一带而过,更不能冷嘲热讽。教师要耐心指导,抓住生成资源,将错就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看障碍在何处,将负迁移作为范例,让其他学生帮助他分析错的原因,从而进一步纠正错误。如教学分数除法后,让学生在一张长方形图形中动手画出2/3 ÷3的结果,并保留作图痕迹,体现思维过程。(如下图)不少学生只知道画出这张纸的2/3 ,而不知道除以3到底怎么画。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释疑,分析错误原因,引导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六)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力求师生共同成长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必须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桶水必须是源头活水。事实证明,教师只有不断向学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课堂上,才能高屋建瓴,得心应手。教学中,对于科学行为习惯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已正才能正人,身教胜于言教。课题实施以来,我校教师撰写论文、教学设计共98篇,其中获奖的达62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16篇。
八、课题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实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凸显主体、自主学习、健全人格”的教学模式时,无意识地会在对照班中渗透,在实验的自变量控制上有些困难,或多或少地干扰了常态教学状态下的学生发展。
实验初期,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都不强,在推广应用时估计低年级小朋友更多地需要教师去引导,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小学常规一片空白,实施起来有点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老师的精心引导,深入研究,学生的科学素养会在新构建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得到不断提升。我们有志于将课题研究深入地开展下去,力求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钱长国简介
钱长国,男,1968年出生,校长,本科学历,淮安市季桥镇中心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他从教21年来,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代高年级数学课。他秉持“育人”目标定位在基础扎实、彰显个性、和谐发展、快乐成长这16个字上。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凸显主体、自主学习、健全人格”的教学模式。他执教的“垂线的认识与画法”一课获全国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多次执教市、区级公开课教学。他重视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竭力把课堂、学校营造成师生的精神乐园。2007年,该校被中央教科所表彰为“全国科学教育优秀实验基地”,被教育部“十一五”专项办公室授予“全国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实验与研究”实验学校。他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优秀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淮安市首批优秀教科研工作者,淮安市“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楚州区农村优秀科技人才,楚州区优秀教育干部,楚州区小学数学教学学科指导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