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外交:李鸿章抬棺出访

2009-02-05 10:21[澳]雪儿简思
领导文萃 2009年2期
关键词:尼古拉二世棺材

[澳]雪儿简思

1896年,一股中国旋风席卷欧美。旋风来自一位年逾古稀的中国老人。这位已经七十三岁高龄的老人,带着自己的棺材,历时190天(3月18日-10月3日),访问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和美国等8个国家,横跨三大洋,行程9万多里。所到之处,受到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的热烈欢迎,万人空巷。

他那超过1.8米的高大身躯,以及雍容的气质、坦率的谈吐,令西方朝野为之倾倒。从此,脑后拖着“猪尾巴”(Pigtail)的中国人,在欧美报刊的漫画中,不再只是丑陋粗鄙的代表;中国人第一次以健康、正面的形象,出现在不少欧美产品的广告中,连《纽约新闻报》(New York Journal)这样的大报,也将这位老人阅读该报的漫画,作为报社的形象广告。

这位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新形象的老人,他的名字就叫做李鸿章。

李鸿章出访欧美之前,正是他人生的最低谷: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李鸿章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在远东有切身利益的俄国,联络德国和法国,出面逼迫日本归还辽东。俄国迅速被中国朝野视为可靠的“老大哥”,中俄亲善俨然已经成为“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了。

甲午战争正酣之际,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病逝,其子尼古拉二世(即后来被列宁下令处决的末代沙皇)即位。中国派遣了正在京述职的湖北布政使王之春,以头品顶戴作为唁贺专使被派出使俄罗斯。登基后的尼古拉二世确定将于1896年5月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于1895年12月28日决定再派王之春出席。但俄国公使喀西尼立即提出,王之春品级太低,希望派宗室王公或大学士出使俄国。

1月4日,光绪皇帝与翁同龢商量出使人选。御史胡孚辰被选定给朝廷找个台阶,他上奏称王之春资望太轻,似宜派李鸿章前往。2月10日,已经是腊月廿七,朝廷以慈禧太后懿旨的名义,宣布改派李鸿章为正使,邵友濂为副使。

春节一过,2月14日(正月初二),李鸿章上《吁辞使俄折》,请求皇帝“收回成命,别简贤员。”第二天,圣旨下:“李鸿章耆年远涉,本深眷念,惟赴俄致贺,应派威望重臣,方能胜任。该大学士仰当体仰朝廷慎重邦交之意,勉效驰驱,以副委任,无得固辞。”如此严命,李鸿章只好领旨。同日,朝廷命张荫桓接替李鸿章与日本谈判通商条约的事宜,李鸿章总算甩开了又一个“奉旨卖国”的苦差。

2月20日,光绪再次下旨,命李鸿章同时访问德、法、英、美等国。还加恩给李鸿章儿子李经述赏带三品衔,随同出访,以便照顾李鸿章生活起居。随后,又根据总理衙门的奏请,命李鸿章与出访各国商量提高关税的事宜,为支付给日本的巨额战争赔款开源。

李鸿章立即开始出访准备。2月28日,正月十六,花灯正闹的时节,慈禧太后接见了李鸿章,密谈数小时。一般认为,他们谈的焦点就是与俄结盟的重大外交战略。

联俄之外,李鸿章此次出访还有一个使命:提高关税。在列强武力压迫下,当时的中国关税仅为“值百抽五”(即5%),几乎成为自由港,但对日巨额赔款,却不得不再打关税主意,这又是一桩不容易见效的苦差使。

不少野史乃至一些职业历史学者,还有种说法认为派遣李鸿章出访是因为慈禧太后“酬庸”。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那个年代,将万里奔波的苦差使作为酬劳,交给一位七旬老翁,这样的逻辑我实在难以理解,估计这是将今人对出国的向往之情套在了古人的身上。而在促成李鸿章出访的各种因素中,各方研究者恰恰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一点:“黄祸”。

甲午战争后,西方掀起了第一浪黄祸论,担心庞大的中国龙在已经西化的日本的“领导”下崛起。从1895年起,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就 “黄祸”问题不断通信、交流;威廉二世还特意请画家克纳科弗斯创作了一幅油画《黄祸图》赠给尼古拉二世,并下令雕版印刷,广为散发。《黄祸图》的画面上象征日耳曼民族的天使手执闪光宝剑,正告诫着欧洲列强的各保护神:“黄祸”已经降临!悬崖对面,象征“黄祸”的佛祖(指日本)骑着一条巨大的火龙(指中国)正向欧洲逼近。天空乌云密布,城市在燃烧,一场浩劫正在发生。威廉二世还在画上题词:“欧洲各民族联合起来,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

在这样的人种危机感中,在停战后的中日之间进行分化瓦解,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根据美国《芝加哥先驱报》1896年6月21日报道,德国媒体和民众对李鸿章的访问表现了热烈的兴趣,而同时访德的日本名将、著名政治家山县友朋,却受到了冷遇。在这些背后,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合纵连横”的影子。

日本著名思想家德富苏峰说,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败后,“寻常人遇此失意,其不以忧愤死者几希。虽然,彼以七十三岁之高龄,内则受重谴于朝廷,外则任支持于残局,挺出以任议和之事,不幸为凶客所狙,犹能从容,不辱其命,更舆榇赴俄国,贺俄皇加冕,游历欧美,于前事若无一毫介意者,彼之不可及者,在于是。”

各国的报纸报道说,李鸿章为这次出访带了一口华丽的棺材,以免万一客死他乡。尽管《纽约时报》在随后采访李鸿章的发言人时,证明“这是一个编造的故事”(1896年8月29日),但在四年后,《纽约时报》却再度报道说李鸿章出访时所带的棺材将在法国马赛进行拍卖(1900年6月10日)。

至于李鸿章是否真的携带了棺材出访,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老大帝国的外交关系与国际运筹,不得不依靠一个随时可能谢世的七旬老翁去远涉重洋,这棺材、或者说棺材话题本身,就预示着大清的命运?

(摘自《先锋国家历史》)

猜你喜欢
尼古拉二世棺材
不要把传统诗词送进棺材
萨尔贡二世时期信件文书初探
尼古拉:通快中国再创好成绩
尼古拉·特斯拉:现代普罗米修斯的非凡人生
阿尔贝二世亲王:摩纳哥的招牌
“官财”的故事
货比货
淘气尼古拉带你游法国
黑白巴黎
Passage S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