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笔下的“山西娃娃”

2009-02-05 10:21夏明亮
文史月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娃子斯诺保安

夏明亮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这样描述一位机灵可爱的“山西娃娃”:“他是个圆滚滚的胖孩子,长着一张娃娃脸,只有十二岁,但已能照顾自己,……我问他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为什么不要当红军呢?”

这个“山西娃娃”真名叫王东平,乳名叫月娃子,生于1924年,是山西省洪洞县北关村人。他出身于贫寒的长工之家,祖父、父亲都是靠给地主打长工过活。苦命的月娃子3岁上死了母亲,10岁时父亲又因劳累过度身患重病无钱医治而过早离开人世。成了孤儿的他连葬父的钱都拿不出,只得借钱才将父亲安葬。他还不起高利贷,被迫把自己典给老板作学徒抵债,过着苦熬的日子。

1936年春,红军东征进入洪洞。苦熬了两年的月娃子同另外两个学徒偷偷地从城墙洞里爬出去,软磨硬泡地当上了红军,成为前卫连的通讯员。红军回师河西时,月娃子随前卫连与总部一起行军前进。军团首长邓华见他没背枪,就交给他一个干粮袋,特意嘱咐说:“这袋里可是贵重东西,丢了要掉脑袋的啊!”首次承担任务的月娃子自然很上心,睡觉时也枕在头下,从山西渡过黄河一直背到保安,没有出丝毫差错。后来他才知道,自己背的是部队的经费,全是金银货,怪不得那么沉呢。

到保安不久,首长见他既诚实又机灵可靠,就让他负责红军大学副校长罗瑞卿、政委何长工的内务警卫工作。他虽然年龄小,但责任心很强,于是大家很快就喜欢上了他,都叫他“山西娃娃”。

1936年6月,斯诺到陕甘宁边区采访,月娃子被调出来专门照护斯诺的生活起居。周恩来对他特意嘱咐:“小鬼,斯诺先生是外国记者,是咱们中国人民的朋友。你要好好照护,要热情诚恳,还要守纪律,不要拿人家的东西。”斯诺在边区采访了4个月,一直是由月娃子照护他的生活起居。临离别保安那天,斯诺叫住月娃子说:“小鬼,我给你照个像吧!”从来没有照过像的月娃子从此留下了为无数读者所熟悉的那张头戴红军帽、腰扎小皮带、一幅娃娃脸的照片。直到5年后的1941年秋天,罗瑞卿、何长工把他们签过名的《西行漫记》送给月娃子时,他才知道自己就是斯诺笔下的“山西娃娃”。

此后,这位“山西娃娃”到八路军一二九师担任警卫连长,后又升为警卫营长。1943年因负伤他从太行军区转到太岳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做敌工情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由部队转到地方工作,曾先后任山西省襄陵县和襄汾县公安局副局长,晚年离休后在襄汾县光荣院生活,1999年病逝,享年75岁。

(责编 李欣)

猜你喜欢
娃子斯诺保安
路灯下的保安
官娃子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保安成了幽灵人
猫头鹰当保安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保安搜车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