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着力树立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典范

2009-02-04 03:38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四川党的建设 2009年11期
关键词:联系点全省党员干部

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坚持典型引路完善制度保障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省紧密结合特殊省情和发展要求,始终突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这一最大实践,充分发挥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带动和引领推动作用,高标准打造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多层次树立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行典范,全方位建立健全促先进催后进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争当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先锋的干劲和热情,形成全省各地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各级党组织推进科学重建科学发展

省委和各级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更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引路人。在省委全面部署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上,13名在川省委常委带头深入县区建立联系点,带动市县、机关、高校和企业各级党委领导层层建立联系点,把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推进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共识,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力量。

省委领导率先垂范是我省学习实践活动的鲜明特点和坚强保证。省委常委始终站在前台推动工作,带头学、带头讲、带头搞好调研指导,不仅全程掌握联系点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又在阶段转换和各关键环节深入联系点指方向、明思路、探路径,把联系点学习实践活动推上新高度,为全省学习实践活动树立新标竿。

省委书记、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奇葆多次深入市(州)、县(市、区)、企业、学校调研指导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在理论武装、加快发展、统筹城乡、改善民生、改进作风五个方面求实效的要求,为全省学习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省委常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各省委常委联系点开展活动深入扎实、成效明显,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政治热情,激发了各地各部门谋划发展、推动“两个加快”的工作干劲。

13个省委常委联系点在省委常委的直接指导下,纷纷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大契机,在形成科学发展共识、找准科学发展路径、健全完善科学发展机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双流县积极探索“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示范县、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的有效路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蝉联中西部第一;德阳市旌阳区坚持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的新路子,大力推动灾后恢复重建、经济止滑提速、统筹城乡发展“三个创一流”;汶川县积极创新重建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短短一年多时间重新在废墟中崛起……

一个联系点就是一个示范点,一个联系点就是一个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省、市(州)、县(市、区)各级党委共建立联系点近3000个,始终突出实践特色、突出开门开放、突出群众受惠、突出制度创新,坚持走在前列、体现成果。

绵阳市涪城区等地震灾区坚决按照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加快推进住房、设施、产业、城镇和生态重建,全省65.8%的重建项目已开工、35.2%的项目已竣工,累计完成投资占估算总投资的45.5%;马边县、康定县等藏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坚持以民生促和谐、以发展保稳定,为全国全省发展稳定大局作出贡献;巴中市巴州区等革命老区坚持以传承红军精神为主题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泸县、简阳市等各级联系点坚持真学真懂真用,把提高思想认识、破解发展难题、抓好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做到立说立行、边查边改。

学习实践活动中,全省梳理重点问题13.3万多个,全省列入集中整改事项近9万个,已整改落实近5万个,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

一花引来百花开,万紫千红春满园。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的带动下,全省5万多个参学党组织、近100万党员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全省上下掀起了学习实践活动热潮。

各市、县紧扣“两个加快”主题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15%,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3%;妥善处理全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国有企业围绕“出什么样产品、办什么样企业”这个核心问题,主动化“危”为“机”、加快发展,实现了学习实践活动和企业生产经营“双推进”,成为拉动经济止滑回升的强大引擎。

高等院校以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为地方提供各类科技服务7400多项(次),开展校地合作项目830多个,参与灾后重建方案论证和研讨460多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到6月底达到78%,高出全国同期10个百分点。

发挥导向作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与时俱进争当先锋

我省各条战线涌现的先进人物,是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最生动教材。四川大力弘扬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加深各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在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走在前列、作好表率。在“5·12”特大地震中,广大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以大无畏精神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经大忠、蒋敏、向倩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汇聚成灾区震不垮的脊梁。

为让地震灾区群众早日重返家园,崔学选鞠躬尽瘁忘我奋斗,直至倒在重建工作岗位上;陈劲斌“只要有信心在,天大的困难都能战胜”,一年时间带领乡亲完成社会事业项目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农房修复重建,创造了灾后重建的“三江速度”;汶川县1400多名党员干部联系2万多户农户和社区居民,北川县数千名干部与遇难伤残户、生活困难户结成1728对帮扶对子……

受到省委表彰的109个抗震救灾模范集体、738名抗震救灾模范,在地震灾区高扬起科学救灾、科学重建旗帜,极大地激励了全省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信心和决心。广大党员始终站在灾后重建的最前沿,带领人民群众奏响“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感恩社会、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乐章。

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相继袭来,不仅对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更是对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严峻考验。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实现经济止滑提速、爬坡上行、走出困境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省经济实现“先于全国触底、高于全国水平、高于年初预期”的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省近500个国有企业大力弘扬“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纷纷开展“我是党员我光荣,我

为灾区作贡献”、“无亏损、无浪费、无事故”等主题活动,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在逆境中谋求发展。四川路桥集团组建“党员突击队”奋力攻坚,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多项奇迹,得到胡锦涛总书记高度肯定。

四川始终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出一大批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党组织建设带头人。矢志不移“作谋发展的领头雁、当百姓贴心人”的刘永健、“舍肾忘死”带领村民打通致富路的铁支书杨帮武、构筑反分裂斗争坚强堡垒的拥忠郎加等399名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无私奉献,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戴;全国纪检干部的楷模王瑛、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谭东等普通党员,履职尽责、倾心为民、忘我工作,在平凡岗位上谱写了对党忠诚不渝、对人民真诚热爱的壮丽诗篇。

发挥保障作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健全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政绩考核和选人用人机制,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持之以恒的重要保证。我省从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入手,着力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机制,为培育打造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不断推动先锋模范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我省大力实施“一把手”、年轻干部、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基层干部、民族地区干部“六大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理论武装和综合素养。举办了5期灾后恢复重建专题培训、5期藏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培训,培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2400余人,有力推动了地震灾区科学重建和藏区稳定发展。采取“菜单式”选学示范培训村干部4000余人,督促指导市、县两级完成近5万名村党支部书记的普遍培训,带动培训基层干部近15万人。

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省研制形成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将全省181个县(市、区)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三种区域类型,体现了不同区域类型发展差异性,增强了地区发展评价的科学性,引导促进了各地自觉科学发展、竞相科学发展。

-

党员干部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者,多出干部、出好干部是党的事业长期繁荣、科学发展持久深入的根本保证。省委出台了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构建地方、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1+3”考核体系,确定了发展实绩、改善民生成效以及“五大建设”和“五个统筹”工作等方面的考核内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规范到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要求上来,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努力推进科学发展上来。

省委坚持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识别和使用干部,先后开展多次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集中考核评价,一批批优秀干部在抗震救灾、应对金融危机、反分裂斗争等重大考验中迅速成长、担当重任,推动了全省党员干部队伍德才兼备、履职尽责、崇尚实干的作风养成,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推动“两个加快”的核心作用不断加强。

猜你喜欢
联系点全省党员干部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大作用
立法联系点:群众爹与立法新途径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做好地方立法联系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坚持包联系点 打造过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