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林
随着恢复两会协商、「大三通」的实现,两岸经济关系进入新起点并迎来新机遇。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两岸如何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成为焦点。
在过去的2008年里,大陆与台湾关系日渐向好,随着通邮、通航、通商时代的正式来临,经贸交流也将更为密切与频繁。由于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两岸双方在2008年12月20日~21日召开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表示,将会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并籍此扩大和深化经济交流合作,以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
此次论坛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就拓展两岸金融业与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构建两岸经济交流的制度化安排进行探讨,期间不仅通过了九项共同建议,为两岸经贸前景指明方向;大陆亦再次颁布十项惠台政策与措施,加强双方经贸合作。
拓展两岸金融与服务业合作
日益密切的两岸投资贸易往来,对两岸金融合作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双方如何加强金融合作成为本届论坛的重点之一。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建议两岸共同探讨在金融经济方面相互支持合作的可行模式,他透露,在广大台商最缺乏的融资方面,台湾将有具体的方案来支持企业在大陆的继续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亦提议,「两岸双方有必要就建立两岸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尽快进行商谈,争取尽早签署相关协议,解决两岸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的问题。」
随后发表的共同建议亦为金融合作进言献策。两岸希望进行积极合作,互相支持,除了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广大台企融资难题外,还呼吁双方尽快建立两岸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争取尽早签署相关协议,解决两岸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的问题。同时鼓励两岸金融业者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人才培训和学术交流,通过适当途径加强信息沟通、监管合作与业务往来,增强防范金融风险能力。
在服务业方面,大陆鼓励和支持台湾服务业西进,寻求在信息服务业、运输物流、商业零售、医疗、会计、管理咨询、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创意、电信等多个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谋求两岸双向投资
目前,通商、通邮、通航的「大三通」愿景基本实现,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之时仍有诸多问题,例如大陆部分商品进入台湾受到限制、大陆企业向台湾投资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大陆呼吁台湾方面能够为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创造条件,实现两岸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正常双向流动。吴伯雄亦建议互相开放双方参与彼此扩大内需、扩大公共合作的工程,引进对方的资金、工程经验、工程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经验。
双方共同建议:「为因应全球经济衰退,两岸皆在积极推动扩大内需及加强基础建设相关计划,双方应采取具体作为,支持两岸企业相互参与扩大内需及基础建设,创造新的商机,强化共同应对经济变局的能力。」
对于台湾部分人士担忧扩大开放大陆资本和产品入台,会对台湾一些产业造成冲击的想法,大陆方面则提议两岸有关方面可以就两岸市场开放和落实产业保护问题进行协商,「妥善规范投资秩序和市场环境,照顾各方利益,促进两岸经济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合作方面,双方建议加大在信息、通讯、环保、新能源、生物科技、中草药、航空工业、纺织及纤维、LED照明、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合作,并鼓励两岸企业合作开发油气资源。在推动两岸在高科技、基础科学等方面,能够加强两岸共同制订电子信息等产业技术标准的合作,加快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进程。
此外,论坛呼吁两岸加强投资权益保障,并为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十项惠台措施互助两岸
对于此次论坛提供的九项共同建议,两岸双方表示将以此为依据,为政府决策提供必要参考,并为两会协商探寻可行方案。
除了共同建议外,在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大陆颁布了十项惠台措施,表示将为台资企业融资、转型升级提供帮助,并将加强在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传统中药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等各大产业上的合作。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同时透露说,大陆企业已先期达成20亿美元的采购台湾企业面板意向。
根据截至2008年10月底的数据显示,台湾有70%的企业在大陆进行投资,大陆方面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7000多个,实际吸引台资470多亿美元,两岸贸易额累计达8400多亿美元。
对此,大陆方面表示:「广大台商积极推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成为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大陆获得了许多重要启示,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