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语言的嬉戏中探讨西方当代诗学

2009-02-01 01:34林玉鹏
外国文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洛夫诗学

内容提要:玛乔瑞·帕洛夫的《维特根斯坦之梯: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新奇》一书以维特根斯坦有关日常语言使用的论述为纲,解读现当代多位作家或艺术家的作品,阐释其艺术特征和艺术观,试图揭示以日常语言使用为核心的西方当代诗学特征。本文首先对该书上述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之后对该书的重要特色和意义做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玛乔瑞·帕洛夫《维特根斯坦之梯: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新奇》当代诗学

作者简介:林玉鹏,合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玛乔瑞。帕洛夫的《维特根斯坦之梯: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新奇》以维特根斯坦这位当今很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有关语言的论述为纲,解读现当代多位作家或艺术家的作品,阐释其艺术特征和诗学艺术观,以此探讨以日常语言使用为核心的西方当代诗学。

一、主要内容

该书共有正文六章,另有序言、引言和尾声。第一章重点讨论了《逻辑哲学论》的形成;第二章考察《哲学研究》的诗学特质;第三章讨论格特鲁特·斯泰恩的诗学特征;第四章探究贝克特的《沃特》的语言游戏;第五章分析两部维特根斯坦式小说;第六章讨论美国诗人的维式语言试验,一种日常生活诗学。尾声有关维氏语言观在柯舒斯的概念艺术上的体现。该书讨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梯子隐喻

该书标题来自维特根斯坦的著名梯子隐喻:“我的命题可以阐释如下:最终理解我的人看出它们毫无疑义,当他一步步踏着它们攀登上去。(如同登上顶端后他必须抛弃梯子)”(Pefloff xiv,48)。该隐喻意义深刻,对理解全书内容、理解维氏语言诗学观进而理解现当代诗学特征十分重要。帕洛夫对其含义进行了阐释:1日常性;2登梯向上移动与斯泰恩所说“一次又一次开始”相吻合,表现了维特根斯坦对元语言及理论强权的怀疑和否定。3尤为重要的是,人们不能两次攀爬同一部梯子。这意味着,即使相同的词语以同样的顺序重复,每个哲学命题总有一些相异的符号,重复总包含使用和上下文的改变。换言之,对维氏和读者而言,没有视野(vision),只有重现(revision),在登梯过程中,语言之梯的一根根横木展现了其固有的新颖,这就是我们使用的语言的新颖。

2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诗学观

维氏的语言暨诗学观即以语言游戏说为中心的语言观主要体现在其两部著作中。他在1932年一次演讲中首次使用“语言游戏”这一术语。稍后他在《蓝皮书》演讲集中说:“语言游戏是儿童开始使用词语的语言形式或原始语言……当我们看着这种简单的语言形式时,环绕着我们日常语言使用的思想迷雾消失了”(qtd.in Pefloff 60)。其主要观点是语言本质在于使用,在于独特语法。《逻辑哲学论》像先锋艺术一样突出句法,词语多重复。其独特之处是两种行为之间突然中断,留下空白,这也是其独特魅力和诗学力量的源泉。该书批判因果推论,有神秘性。《哲学研究》试图证明: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没有实质上区别;语言使用千变万化,词和句子出现在新的语境中会显得陌生;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核心概念,其内容是:(1)强调日常语言的陌生性和谜一般的特征;(2)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是自己世界的局限性;(3)认识到自我是社会和文化构建,主体性总是依赖一种语言;(4)认识到具有绝对价值的命题不存在。该书如同《逻辑哲学论》,也是片段即兴式或格言警句式,维氏认为,“要迫使其思想向唯一方向进展,思想会致残”(qtd.in Perloff 65)。因为他不赞同任何线性的逻辑推论,而提倡“宽广的思想田野向四面八方纵横穿越”(qtd.in Perloff 66)。因此,“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qtd.in Perloff 65)是该书的生命。他的并列结构句之间没有关联,即Herman Rapaport所说的“负向序列化”(negative serialization)或“强迫连接”(compulsory conectivity)(qtd,in Pedoff 67)。此外,他还一遍又一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例子。这就是他在《文化与价值》中所说“哲学只应写成一种形式的诗”(qtd.in PeAoff 65)。

3维特根斯坦式作家和艺术家探讨

该书重点讨论了斯泰恩、贝克特、伯恩哈特、巴赫曼、克里利、西利曼、赫京尼恩和柯舒斯等作家和艺术家与维氏诗学观相契合的特征。

维氏在《哲学研究》中认为,语法仅描述,而绝不解释符号的使用。Bring me sugar和Bring me milk有意义,但Milk me sugar也有效果:听话人会瞪大眼睛。这可能就是他所说的“头撞上语言限制中产生的……肿块”(qtd.in Perloff 20,21,95)。此外他还指出,重复相同的东西不再相同。斯泰恩的《软纽扣》等作品中的诗具有以上这些特征。与维氏一样,斯泰恩也在异邦使用母语,其语言已经距离化,是一种自觉意识很强的语言,因而关注语法。斯泰恩的诗歌散文混合体《玛丽·纳蒂》使用未来主义诗人马里内蒂宣称弃之不用的连词、介词、助动词、副词,尤其是代词“我”,她的名词更倾向于抽象而非具象。与维氏一样,其诗是日常语言的建构,其文本显示,词可以撕开重排以显示观赏性。此外,她的作品中多有重复,如同维氏一遍又一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例子。

贝克特的《沃特》的主题有关主体的失落、在非理性的世界寻找意义。作品中人物与其说是“人类环境”和“异化文化”的受害者,不如说是语言危机的受害者。剧中人物均遭受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使用”或“环境”不充分的困扰:他们知道词的意义,但在特定的场合句子无法理解,词的基本运用功能似乎消失,交流困难。贝特克说,他的语言像面纱,必须扯破才能到达其后面的事物。他预言,当语言最有效错用时才能最有效使用。他还希望词的表面物质性被溶解,他提倡斯泰恩的质地“有孔”(porous)的词图性语言,他的意思是,占话语主导的官方英语只有被拆除,语言才能被“有效错用”,“非词”(非诗性、粗俗的、普通的、日常的词或短语或句子)才能进入文本,打破完满的表面(qtd,in Perloff 121)。该剧写于作者参加抵抗运动期间,抵抗运动的语言必须是最变异的语言游戏。

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特的小说《维特根斯坦的侄儿》讲述了维氏与侄儿保尔之间、肺病和精神病之间关系的故事,实际上关联到二战后维也纳病态社会,其语言观比贝克特等人的更加悲观。他的作品中有奇怪的重复强迫症,在超量重复的压力下,专有名词自我解构。英格伯格·巴赫曼将维氏有关“语言的局限”读作人类的局限,它最终导致失去言说能力。《马利纳》情节奇特,描述三角恋爱和谋杀。该书放弃了以男性为主的叙述声音,以删节句子记录谈话。小说中的一组电话句子(另有香烟句子,下棋句子,骂人句子)是巴赫曼的新诗学形式,即句子开头、中间、末尾、半句等构成的意义不连贯的交流(更确切地说是阻碍交流)形式。最小的功能词,如yes,now,well,and,but,then,oh,尤其是I和you在

小说中高频率出现。她引用《逻辑哲学论》的美丽的结尾:“对无法言说的必须保持沉默”(qtd,in Perloff 166)。

罗伯特·克里利的抒情诗集《离开》(1976年)的书名和题词:“人们可以拥有一面镜子,他能拥有镜中的影像吗?”均来自维特根斯坦。克里利的诗看似语言平淡,接近一种非语言的非表达,无特色词的过度重复。但他影响了很多诗人,其诗学观与维氏的“日常语言很合适”的观点不谋而合。全诗建立在题词所引维氏有关“镜子”的思想上,诗人想拥用一切:妻子的身体、女儿童年及对母亲的回忆。克里利不关注表达思想,而关注表达形式,对他而言,词和句法就是诗。

西利曼在其“新句子”中构想了一种可能像诗节组织诗行那样组织句子的段落。这种段落不是逻辑单位,句子间没有连贯,看似毫无疑义的个体单元可能通过相邻产生意义。其《小屋年代》内“日落的废墟”一诗由三千个问题构成,涉及吃喝、工作、谈话、做爱,通过把陈述变为疑问,产生词的漩涡,读者愈被弄得晕头转向,哲学漩涡就愈具爆炸性。

罗斯玛丽·沃尔德罗普的《侧影的重写》是维式沉思录,更确切地说是对维氏的戏拟。第一部分主要采用叙述体,像某种爱情故事,男女就其不同的看问题方式和行为方式争吵。第二部分有30个编号的段落,比《逻辑哲学论》更抽象思辨。书中许多诗用了主从复合句式的虚假因果的表达方式,但这些看似一个个命题句子间毫无关联。她还随意处置维氏短语,如把维氏“最深刻的问题是没有任何问题”(qtd.in Perloff 206)变成“你能对我证明,最深的河流事实上是无任何河流”(qta.in Perloff 206)。作者所用“语法恐怖”是整个系列诗的特征,其中镜子插入诗人阴道表示对她身体的侵犯,对语言的伤害。

概念艺术家约瑟·柯舒斯在维也纳举办的纪念维特根斯坦百年诞辰的题为《无法言说者的嬉戏》的大型艺术展览(1989年),试图按照维氏晚年的理念,使语言变得直观可视,试图通过艺术“间接双重思考语言本质”(qtd.in Pedoff 241)。他的《维特根斯坦书信集:节选自根特》配有似乎粘贴在信件文字背景上的街景建筑照片,图片和文字互相印证对照。正如维氏在《哲学研究》中所说,“问题解决不依靠提供新的信息,而是通过安排我们已知的信息”(qtd.in Pedoff242)。

4战争与维特根斯坦及先锋艺术

对战前德国而言,战争已经内在化为对真实和自我实现的精神追求,也是对活力、文化和生命的考验,是优势文化的表达,是必须付给文化的代价。战争还意味着革命和对面对死亡勇气的考验。先锋艺术家也具有这些战争狂热的特点,他们反对物质主义,反对平庸和暴政,对许多人来说,战争是对世俗和限制的解脱。维特根斯坦本能上接受了这种观念,尽管在意识层次上他蔑视先锋艺术对暴力和革命的崇拜。他更多地在伦理上、而非美学上具有德国特质。当罗素说他从外部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撑,维特根斯坦坚持认为保持不腐败的可能性完全在个人内在品质,取决于个人的灵魂。可以说,战争促成了维氏《逻辑哲学论》的问世,战争经历是他哲学的源泉,也产生了他片段式语言风格。有人认为,该书有关伦理学、美学、生活的精髓和意义起源于一种对死亡和苦难的了解激起的本能。

5文化建构和身份,流亡与语言使用

维特根斯坦认为,文化构建对自我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构建包含阶层、种族、国家、社会职业、性别等等。《哲学研究》泄露了他上层富有的男性的身份。此外,经常出现的“家园”、“外国”等泄露了英国是他的异国他乡,暗示了他的犹太身份。帕洛夫的这本书也透露了她自己的身份和德奥情结。流亡的经历对维氏、斯泰恩和帕洛夫本人都至关重要,对其语言表达均有影响。《哲学研究》似乎存在于一个奇妙的中间或流亡地带,其表达既非完全德国式,又非完全英式。斯泰恩的作品表现了她在性取向和国籍方面的双重限制,也显示出她在异邦使用的母语已经距离化。此外,女性主义者还可以从其诗中读出反父权和隐晦的女同性恋含义。

二、重要特点评述

1突出日常语言使用的中心地位,揭示当代诗学核心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正可谓“说不尽的维特根斯坦”(张志林i)。但大多论家关注其哲学或语言学问题。《维特根斯坦之梯: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新奇》一书独辟蹊径,探讨这位语言哲学大师的语言暨诗学观点;同时,从其语言观出发探讨西方当代诗学特质。

当代西方文学流派纷呈,内容丰富复杂,其特点难以概括。该书从维氏哲学和诗学核心“语言游戏说”即日常语言使用的问题切入,在维氏哲学暨诗学观和当代诗学之间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可谓一箭中的,抓住了当代西方诗学的核心。帕洛夫用维氏的语言观对多位西方现当代作家艺术家的作品特征和诗学观进行了分析评述,试图发现维氏暨当代西方诗学,确立日常语言在当代诗学中的中心地位。维氏开创了一种指示语言诗学,其中没有隐喻和象征,而是关注语法结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帕洛夫认为存在一个悖论:维特根斯坦之“诗学”似乎是否认“诗歌”存在的诗学(Pedoff73)。然而这对诗歌却有重要意义。在语言高度统一的大众传媒时代,诗人应该对语言之源敏感,从中汲取养分。他还为20世纪末法国欧立普和美国语言诗运动开辟了道路。

与日常语言使用相关的重要方面是看待日常事物的方式。帕洛夫认为,日常性一直有一种新奇性,但要善于发现。她说:“如果从一个新的角度看,最普通的事物”也会显得“很新奇”。她还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为什么狗无法假装疼痛?”“为什么我的左手无法给我右手钱”,“如果狮子会说话,我们不会理解”,“一只狗相信他的主人站在门口。但它也相信主人后天会来吗?”(qtd.in Pefloff79)等名言,他在《哲学研究》中甚至会关注图画中壶中水是否沸腾(qtd.in Perloff 112)。这些都说明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正是这种看问题的角度,才使“日常的”因而变成“审美的”(Pefloff 80)。

维氏诗学暨当代诗学与后现代主义特征一致。纵观所评的八位作家艺术家,无论其身处何种时代,其基本特征无不与日常语言使用或使用的变异密切相关,而这些特征又与后现代主义的消解权威和层级、去深度和逻辑意义、把注意力引向语言本身的特征相一致。因此,该书既是对维氏诗学观的发现,又是对当代暨后现代诗学理论的评价和梳理。

帕洛夫在书中所揭示的当代诗学特征与形式主义等现代诗学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强调诗歌语言使用的创新方面,当代诗学与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的诗歌的自足性、诗歌语言指向自身等观点是一致的。因而帕洛夫指出,该书标题中的“strangeness”一词相当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然而,以日常语言使用为核心的当代诗学本质上是一种去隐喻的指示语言的诗学,与强调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区别、强调隐喻、悖论和张力的形式主义诗学观又是有区别的。因此,帕洛夫在书中反复强调维特根斯坦、斯泰恩等作家对语法的

关注。比如她引用斯泰恩的名句“语法与不喜欢再次看见你所熟知的事物有关”(qtd.inPerloff 82)。这也许可以解释一个现象。帕洛夫书中所列举的如维特根斯坦、斯泰恩、朱可夫斯基等作家、甚至连帕洛夫本人也不例外,他们要么使用非本族语写作,要么在异邦使用母语。也许唯其如此,他们才更关注语法和语言的使用。

2内容丰富,多文本自由嬉戏

全书广征博引,内容丰富,对众多作家作品及艺术观的解读和分析,显示了作者的当代诗学领域广博知识和很深的造诣。全书每章节前与专题相关的引语共有15条,成段引文近190余条,引用作品或材料的注释200余条,引用作家、艺术家共有420多人。书中很多维特根斯坦的引言,闪烁着哲学和诗学光芒。作者借助维特根斯坦的语言之梯将维氏文本和其它文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各种文本的拼贴或开放的大文本。其中有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和混合文体,有文学、哲学,还有艺术、音乐、建筑、摄影,有正式文本,有由章节引文和多达30页的注释等构成的周边文本,也有建筑物上的随意涂鸦;有文字文本,也有图片文本;作者把它们都作为符号进行阐释。文本之间互相指涉和印证,有时又呈反讽式对照,演绎出丰富的蕴涵。书中既有对哲学、诗学、作家艺术观的探讨,也融入了作者个人怀旧情结。全书以维特根斯坦为经,以其他作者为纬,两者紧密相连,对作家艺术家的分析评论随时从维氏论述中寻找依据。因此,该书是一种超文本链接,是多种文本和介质之间的自由嬉戏。因此,书中对作家评价呈开放式,没有明确的结论,这也与后现代主义精神一致。此外,该书的总体结构也如同音乐,有前言,引言,正文六个章节和尾声,体现了文学和艺术相通的观念。

3“一次又一次开始”,重复中产生意义

该书既是对维特根斯坦语言诗学观和当代诗学观的探索,也是用维氏诗学精神写作当代诗论的实践。维特根斯坦的论述颇多重复,因为他认为信息的重新安排可以产生意义。帕洛夫的书亦如此:论点、措词和引语尤其是维氏引语往往多次引用。她反复引用维氏和其他作家以及她自己的论点对一些观点一遍又一遍阐释,意在依据《哲学研究》精神,打破普遍化、抽象化,抵制结论,抵制逻各斯中心主义,学习斯泰恩的“一次又一次开始”(Perloffxiv,65)的诗学实践。这也与维氏平淡中见新颖的诗学观和与后现代主义风气相吻合。

4炉火纯青的新批评式阐释

作为自称“被训练为细读派”(Luo 4)的帕洛夫对作家艺术家与维氏进行对照式新批评式的解读,显示她作为诗歌批评家的炉火纯青的功力。她不仅对诗人作品的解读鞭辟人里,见解独到,对戏剧、小说等的解读也独具慧眼,发幽见微。更为独到的是,帕洛夫把图片以及图片中建筑物上的标记、文字、甚至随意的涂鸦等非文字文本当作视觉语言符号进行阐释,这些视觉语言有自己的“规则”、“语法”,与《哲学研究》的语法一样,“不能给出固定意义”(qtd.in Perloff240)。图与文互相印证对照,同时与维氏的哲学互相指涉印证,演绎出丰富的蕴涵。当然,帕洛夫的细读是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细读,如前所说,书中各种文本自由嬉戏,意义开放不确定。

最后,本书的标题“维特根斯坦之梯”可谓画龙点睛,内涵丰富。除了前面已经阐释的意义之外,帕洛夫还做了补充解释:对维特根斯坦而言,哲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最终结果,要发现真理就必须一遍又一遍地攀登梯子,持续不断地重新表述观点,重新考虑我们的基本问题,试图一次又一次地得出正确的答案。我们认为,从诗学角度来看,攀登梯子是一种日常实践活动,与强调日常语言和“词的意义在于语言的使用中”的维氏暨当代诗学观十分契合。理解之后毫无意义的论题象征诗学表述的对象并不重要,重点是表达方式和表达过程。此外,该论题还意味着诗不指向世界,而指向自身。此外,我们认为,梯子的隐喻还可以理解为意义的开放性、语言的互文性、语言之谜、不可言说之道或大音则稀等寓意。

责任编辑:苏晖

猜你喜欢
维特根斯坦洛夫诗学
艾青诗歌的隐喻魅力及其诗学功能
背诗学写话
全球的孩子们,早上好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99分的答辩论文
焚诗记
问题
应当曰展目汉比较诗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