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了何为“同源词的词源意义”及其在同源词判定中的作用,并对汉语同源词研究的历史和方法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评价,在肯定立足于语言“因声求义”来研究同源词这一传统方法的同时,对其表现出来的局限性作出简单阐述。
关键词:同源词 词源意义 音近
一、引言
同源词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早期语源学是伴随着训诂学而产生的,对同源词的研究是汉语语源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的同源词研究经历了汉代的声训、宋代的右文说和清代的因声求义。这些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王力《同源字典》的出版,使同源词的研究到达了一个高峰。但是从历代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时代的研究,“音”都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汉代的声训,它不是一般的训释词义,而主要是根据声音来推源,即探求事物名称的由来;而宋代的“右文说”是以“一组同声母字”为研究对象,突破了声训法两两相对的局限,扩大了同源词系联的规模,在形声字音义关系的研究方面有所发展;清代的“因声求义”则把主型字——形声字作为研究对象,这就紧紧抓住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是语源研究的一大进步。段玉裁总结出“凡某之声多有某义”的语言规律,对同源词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王力先生是同源词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因声求义”的观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同源词的产生和确定作了系统的阐述,提出“凡意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同源字。”[1]
虽然上述研究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音近”的标准难以确定。随着历史的变迁,语音变化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这样,何为“音近”,怎样才算“音近”就越加难以确定了。因此,对同源词的研究放宽音的标准,多考虑词源意义的决定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同源词的词源意义以“音”为前提,着重考查词源义在同源词判定、同源词之间的系联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词源意义在同源词关系网中的存在方式,词源意义关系的种类等。
二、词源意义的含义及其在同源词判定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同源词的研究中,王宁借鉴西方语义学的义素分析法,把词义的内部结构分为类义素和核义素两个层次,并首次给出了同源之间意义关系的公式,即Y[X]={N[X]}+{H}(其中[N]表示含词义类别的类义素,[H]表示含有词义特征的核义素。)进而,王宁、黄易清提出了“词源意义”的概念。
“词源意义是同源词在派生过程中由词根(或称语根)带给同族词或由源词直接带给派生词的构词理据。”“词源意义是‘内部形式,是隐性的,它居于词汇意义的下一个层次而不直接出现在具体语境的言语里,它的基本意义单位不是义项,完全不等同于词汇学范畴的义项,特别是,它与依文字形体而言的本义不同。”“同源词词源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理据的相同、相通,而不是‘义项的差异问题。”[2]“词源意义”的提出把同源词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研究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因为“音近”的标准宽泛而把不同源的词误认为同源,从而排除了一些因音不相近却同源的问题。
关于“音近”这一标准的缺陷,程瑶田、王宁都有论述。程瑶田的《果转记》:“语音相转,是考字要义,然必旁举数字,证文使确,乃可定其说。不然,何字无音何音无转?”[3]王宁认为,“‘音近是一个模糊概念,近到什么程度可以叫‘近,近到什么程度可以列入同源探讨的范围,都难以定出个标准。传统词源学的大家们定了一些条例,诸如‘旁转‘对转‘同纽‘同类 ……不一而足,可一旦操作起来,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不可以避免无所不转。”[4]
引入“词源意义”后,就可以根据意义关系来正字音,更准确地判定同源词。黄侃先生说:“(形、声、义)三者也,以声为先,义次之,形为最后。凡声之起非以情感即以写物音,由是而义博焉。”[5]从中观之,音、义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在判定同源词时多考虑“义”这一内在规定性更有研究价值。
三、同源词的意义关系
王力先生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以“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标准在《同源字典》中收入了1591组同源词,以韵部为经,声母为纬把这些同源词编排起来。
(一)源词与派生词在一个意义上发生联系。这类同源词可以清楚地看出源词和派生词。如:
生→姓。词源意义为“出生”。
《广雅·释诂二》:“生,生也。”《广韵》:“生,生长也。”
《说文》:“姓,人所生也。”《春秋传》:“天子因生以赐姓。”《礼记》:“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注:“姓之言生也。”
这组同源词中,“姓”承袭了“生”的本义即“出生”,而没有生的其他义如“不熟”“生疏”等。
度→渡。词源意义为“从一端到另一端”。
《汉书·王莽传上》:“度百里之限。”注:“度,亦逾越也。”《孙膑传》:“上度立而用其弟曲阳侯为大司马膘骑将军。”注引如淳:“度,过也。”《广雅·释诂三》:“渡,过也。”《说文》:“渡,济也。”《汉书· 贾谊传》:“度江河,亡维楫。”在“度过”的意义上,“度、渡”同源。
朝→潮。 词源意义为“早晨”,时间概念上的早。
《说文》:“朝,旦也。”《尔雅·释诂》:“朝,早也。”《礼记》:“周人祭日以朝及暗。”注:“朝,日出时也。”
《初学记卷六》:“水潮夕而至曰潮。”《说文》:“潮,水潮宗于海。”小徐本作“从水,朝省声”。徐锴曰:“今俗作潮。”“潮”由“朝”派生出。古人以日出为早,“朝”就是“早”的意思。又以海水早上上涨为“潮”,傍晚涨为“汐”。
在“早”的意义上,“朝、潮”为同源词。
派生词与源词在某一意义上发生联系,一般源词的取义为其基本义,派生词继承这一意义指向具体的事物。词源意义便是在这两者之间抽象出来的。这样的同源词还有:
古→故 词源意义为“以前的”;
家→嫁 词源意义为“归宿”;
句→钩 词源意义为“弯曲”等等。
(二)源词与派生词语法之间的意义关系
这类同源词源词与派生词之间成词性不同或派生词由源词引申产生或词源意义相关。但仍可以看出源词与派生词。细分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名词所指上发生关系
以源词所指为对象的动作行为:
耳→刵 士→事 工→攻 子→字 妓→技 鱼→渔
勾→钩 鼓→鼔 道→导 帚→掃 兽→狩
以源词所指为主动的行为、品行等:
右→佑 左→佐 弟→悌
以源词为材料、工具或对象的事物:
景→影 耳→珥 胯→袴 手→授 厓→崖 刀→舠
以源词所指为工具的行为:
朿→刺 殳→杸 舆→舉
2.在动词所指上发生关系
由源词所指引申的专指:
取→娶 争→诤 唱→倡 写→泻
源词所用的工具:
磨→礳 研→砚 保→褓
3.在形容词所指上发生联系
古人在形容不同事物时用不同的词形容,这些词之间有共同的词源意义。如:
熙→兴 蓊→嵡 姝→祩 佼→姝 美→媄 僚→嫽
少→小 臊→鱢 富→福 磬→香 清→净 悍→駻
通过对词源意义的考查,可以大体知道词源意义的内涵及它们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同时也可以窥测到先民的生活文化及思维特点。同源词是一组意义内涵相互关联的词,可以揭示先民认知思维的特点、社会生活的细节以及他们造字的心理。
古人主要凭借经验依据对相类似的事物进行认识。刘师培对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特点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古人观察事物以义象区别,不以质体区别。复援意象制名,故数物义象相同,命名亦同。及本语言制文字,即以名物之音为字音,故义象即同,所从之声即同。在偏旁未益以前仅为一字,即借所以得声之字为用。”[8]可见古人认识事物不重视严密的逻辑分析而是以直观性、具体性的思维方式以远知近,以实推虚,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来感知具体事物,从而达到认识的目的。如“眉、楣、湄”,后二者是“眉”派生出来的。种种派生是古人对不同事物比较联想的结果。“眉”有“在某物之上”“横着放的长条状物”等意义。“楣”袭得了“眉”的“在某物之上”的意义特征,而“湄”袭得了“横着放的长条状物”的意义特征,后又引申为“边”的意思。
古人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认识事物,利用经验来为新事物命名,从而产生了一组同源词。这种认识思维使事物与事物之间发生了联系,词与词在意义上有了相通性,相通的纽带就是词源意义。
注 释:
[1]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页。
[2]王宁,黄易清《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3]程瑶田.《果转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王宁《关于汉语词源研究的几个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1)。
[5]黄侃《声韵略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6]黄易青《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第112页。
[7]袁健惠《论汉语同源词研究的多维视角》,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8]见刘师培《字义起于字音说.上》。
参考文献:
[1]王力.同源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汉语大字典缩印本[Z].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
[3]许慎.说文解字(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王念孙.广雅书证(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班固.汉书[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
[7]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9]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1]张自烈.正字通[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12]元简.素问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13]汤柄正,李大明,李诚,熊良智.楚辞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4]蔡梦麒.广韵校译[M].长沙:岳麓书社,2007.
[15]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4.
[16]左丘明.左传[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1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8]冯凭.方言简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9]丁度等.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0]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欧阳连香 江西九江 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3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