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2009-01-29 07:53成小红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珍珠鸟语文课堂语文

成小红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然而,有效的语文教学才是语文课堂的追求。

一、牢固确立三维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合教学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

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它意味着三维目标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达成的,这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追寻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让教学不再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而应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袋麦子》一文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把“你最喜欢谁”这一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尾声。有位教师却增加了一个环节,继续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有的喜欢小猪的憨厚,有的喜欢小牛的节俭,有的喜欢小猴的聪明,可你知道土地爷爷最喜欢谁呢?”引导学生再次看插图、读课文,进而总结出土地爷爷最喜欢小猴。然后老师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你知道土地爷爷为什么最喜欢小猴吗?”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碰撞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位老师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在阅读、感悟、建构意义中,找到审美的标准,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二、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下,教学中十分注意和强调学生的参与。这也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教学中,老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让学生的探究学习充满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保证课堂教学真正有效。这样,课堂上学生“笑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才能真正让人感到怦然心动,语文课堂也才能真正充满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王树华老师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中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王老师首先把阅读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潜心对话,等学生有了感悟,有了共振,有了体会,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其次是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借助文本互动对话,紧紧扣住文本语言,引领对话走向深入。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样的课堂中,思想不断碰撞,精彩不断生成,学生无疑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具体表现为:儿童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所谓教学促发展,也就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高层次的教学,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学有效。

对一节语文课来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老师指点才能掌握的。对于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学中就不要花太多的时间来解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习责任感的形成,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益。教学《珍珠鸟》一课,在理解文中的中心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有位老师就注意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这句话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次理解“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第二层次理解“珍珠鸟为什么会这样逐步地信赖‘我”;第三层次理解“信赖创造了怎样的美好境界”。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现象到原因,关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一步步地思考体会中,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解决了教学的难点。而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追寻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意识,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进而把语文的魅力传递给学生,滋养学生的底气,垂钓学生的灵性。

(责编欧孔群)

猜你喜欢
珍珠鸟语文课堂语文
可爱的珍珠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说谎的珍珠鸟
《珍珠鸟》文本解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