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艳莉
摘要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组织部积极探索建立非在职党员由所在党组织与党员服务社双重教育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做到以服务促管理、在服务中强化教育,引导非在职党员投身和谐油田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党员服务社;非在职党员;和谐
中图分类号D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100-01
2008年以来,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组织部把推进党员服务社建设作为开展“双促”主题活动的一项具体措施,探索建立非在职党员由所在党组织与党员服务社双重教育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做到以服务促管理、在服务中强化教育,引导非在职党员投身和谐油田建设,共创“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良好局面。抓好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对于促进和保证油田大局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着先试点再推开的原则,局党委组织部选择包括孤岛社区朝阳五村等三个居民小区作为党员服务社的试点。
1强化服务职能,推进党员服务社正规化
为小区内非在职党员建立个人档案,发挥联系党员、凝聚党员的窗口和纽带作用。规范工作人员着装,统一穿着工作证、爱心红帽,严格遵守为退休党员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非在职党员服务。
2科学发展,非在职党员发挥余热,夕阳依旧火红
2009年1月9日上午,“老年党员义务巡逻队”在孤岛社区朝阳五村党员服务社正式成立,10命老党员成为义务巡逻队的第一批成员。他们每天不定时在小区内巡逻,有效地降低小区案发率,提升居民自我防范意识。老年巡逻队员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从建立到现在已半年了,他们从不怠慢,坚持巡逻,为小区安全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他们由原来的每周三巡逻改为天天巡逻,积极在小区里化解矛盾纠纷、监管街道交通、纠正不文明现象和制止各类偷盗行为,还义务宣传小区防盗知识,深受广大居民欢迎,受到领导和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教育室设有大背投彩电,CD机、公放、电脑等设备,全天候开放。在国家有大型活动(如十七大召开、国庆等)时,组织非在职党员集中收看实况转播。
组织老党员召开座谈会、茶话会,讨论内容从社区发展到国家建设,从回顾过去到展望未来,相互学习,互相进步。老党员们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一定要认真学习科学实践,多参加党员服务社的各项活动,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共同努力营造我们和谐温馨的家园。
文艺汇演是老党员们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建社以来,老党员们在社区、油田的各项演出、比赛中,积极参加,为人民群众带来他们的祝福。王福荣老人会唱歌,帮助服务社组建起了“夕阳红”合唱团,每周组织30多名热爱文化活动的老党员在党员服务社练歌,他们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通过一首首催人奋进的红色歌曲,优美的旋律,雄壮有力的歌声,感染者在场的每一位非在职党员,唱出了现代非在职党员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孤岛社区2008年庆国庆合唱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08年6月27日晚,朝阳五村党员服务社在小区举办了一场 “庆七一、迎奥运”专场文艺晚会。老党员们用精彩的表演、美妙的歌声表达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抒发了喜迎奥运的豪迈情怀,吸引了小区里的近千名居民前来观看。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党员积极投身到社区文明建设中来,为和谐社区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健身活动对老年人身体有益,为此,党员服务社成立了非在职党员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太极刀队,每周五下午在党员服务社看太极录像,并进行练习,丰富晚年生活,锻炼健康体魄。
党员服务社为丰富老党员们的文化生活,开展了非在职党员书画、剪纸艺术展,老人们争相向党员服务社捐赠家中珍藏的名家书画,更有老党员袁础、秦兆明和李兰君三位墨当场泼墨挥毫,为大家展示他们的书法艺术,许清秀女士向党员服务社捐赠自己亲手剪的剪纸,在黑白墨迹中独树一帜,焕发神采。
服务社每月组织看革命电影,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8月20日,15名非在职党员一起观看了电视叙事诗《雕塑*红布绳》,那一幕幕战井喷的场面,每一位亨利人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生死两忘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位党员。
党员服务社组织工作人员带领非在职党员去管理局党风廉政建设基地、华八井、天鹅湖和新世纪广场等地旅游参观,并随队带着护士保证老人们安全。老人们高兴地说“退休这些年就今天最开心也非常受教育,以后多组织这样类似的活动就好了。”
3加强关怀服务,使党员服务社成为非在职党员温馨快乐家园
对于家庭困难的老党员,服务社的工作人员定期对他们进行慰问。王福荣老人今年81岁,1947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友谊医院担任护士长,多次立功受奖,后来到孤岛疗养院工作,1985年离休。在2008年9月,她突然脑血栓住进了孤岛医院。当时全身不能动、浑身臃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是党员服务社的工作人员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并把八宝粥、牛奶、鸡蛋等慰问品送到她的病床前,询问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王福荣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并关心的询问了党员服务社的工作情况,连声感谢党,感谢服务社领导的关心。
新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党员服务社每到年底,都组织有书法特长的老党员写春联。到了过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挨家挨户的送到老党员家中。充满吉祥祝福的春联,既营造了红红火火的浓浓年尾,又拉近了党员服务社和小区居民和老党员的关系。
服务社现有登记在册的非在职党员201余名,自开办以来,认真做好非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最突出的活动就是为老党员庆祝生日。每当此时,参加生日会的不只有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党员,还有慕名而来的新面孔。这个活动,增加了老人们对党员服务社的归属感,体会了家的温暖。
为纪念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朝阳五村党员服务社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学雷锋活动,上门为老党员和党员病号提供量血压、检查身体及治疗活动,并为他们提供维修、打扫卫生服务。是老党员们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
4贴近需求,想非在职党员之所想,急非在职党员之所急
为方便老党员的日常生活,党员服务社建立了服务热线专线,当老党员家的水、电、气的供应,或出现问题时,打热线就会有专业人员上门服务,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服务社为年龄大,身体状况不太好,以及子女不在身边等情况的老人建立爱心联系卡,定时向他们询问其生活状况。如果他们需要去医院或需要出门出门却有困难时,服务社的工作人员会及时帮助他们,送他们去医院,随时解决他们的困难。
5加大宣传,党员服务社深入人心
在小区内的宣传栏及时发布党员服务社信息,扩大党员服务社在小区内影响力,以便接纳更多非在职党员,并使在职党员和群众更加关注党员服务社,积极为党员服务社做贡献
作为老教师,老党员,蒋兰英同志多次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讲她入党前后对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忘我,使积极分子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服务社的活动丰富多彩,为了加强外人对服务社的了解,每次组织老党员们大型活动时,尽量在油田新闻或在孤岛新闻,或者写成新闻发表在油田党建网、老年网、孤岛社区网等等。
6结束语
经历了近两年的风雨,党员服务社共接待来人来访198人次,收到各类意见和建议126条解释而不应付”。服务老党员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根据非在职党员的意见和建议,接待阅览人数1946人次,为党员服务社调拨了《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胜利日报》、《中国老年报》、《健康报》、《读者》、《半月谈》等10余份报纸和刊物。协调帮助解决困难72件,走访困难党员家庭33人次,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