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寻求学术真理的阶段,对高深学问的追求是研究生教育合法性存在的基础。追求高深学问的特性决定了研究生教育要保持慎独的境界,这既是一种学术性规范,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应有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慎独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29—04
[作者简介]吴立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教所(江苏南京210044)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社会环境的影响,就业市场的冲击,研究生教育职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重文凭轻学术的研究生教育日益背离了其本质要求,严重损害学术创新,不利于学术的长期发展。因此,追本溯源,要做到源头活水,就必须从哲学层面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理性思考,使其回归到应有的境界——慎独。
一、慎独是研究生教育应有的境界
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是以“研究”、“探索”为主的一种教育,它不单纯地传授和学习已有的知识,而是以探索知识、发展知识、生产知识等作为基本内容,学术性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正如布鲁贝克所言,高等教育应是以研究高深学问为逻辑起点,研究生教育更是以探究高深学问为鹄的。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发韧于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洪堡倡导的“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理念。科研、教学和学习相统一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成为19世纪研究生教育的典范而对世界研究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把其早期的学院制与引进的德国大学研究所相结合,形成了建立在学院制基础上的研究生院制——美国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一改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个性化、非正规化特征,形成了正规化、程式化、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成为许多国家竞相模仿、学习的对象。从研究生教育模式来看,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变化,已远离了洪堡模式,但洪堡理念中的一些共同因素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对科研的重视在不同程度上为各国研究生教育所认可,尤其是在一些研究生教育单位中,科研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系统由成千个实验室和讨论班的小世界组成,对于这些小世界,像行会和学徒制这种描述性的术语仍然是适合的。”保尔森指出:“它的原则必须不是一致和从属,而是自由和独立。教授必须不是从事教学和考试的国家官员,而是独立的学者……学生是被看做年轻人,通过不受限制地学习科学,训练他们独立思考的理智和道德自由。”同时,“由于根深蒂固的科研活动和有关训练从本科生领域溜走,它们将在研究生教育中找到它们现代的家园”。从西方发达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理解来看,尽管各国研究生教育的理念有一定的差异,但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即研究生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在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寻求学术真理的阶段。研究生教育实践中的不变因子体现出研究生教育的特殊要求,是对研究生教育本质的坚守,它决定了研究生教育虽应随社会变化而变化,但它不是社会的风向标,应坚守自己的疆域,这就需要坚守慎独的境界。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首章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儒家一种很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其根本在于“诚其意”。《大学》对此有更明确的论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于中,形于外”是慎独的主要内涵,从内而外,“慎独”必须落实在“诚于中”上。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对于学问由好之到乐之,靠的是学者的慎独。这样,慎独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或自我的要求,而是天性使然。在儒家思想中,“尊德性”与“道学问”是相提并论的,因而,慎独就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也是追求学问的路径。《大学》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三纲领”,须经“八条目”一步步来实现。八条目以“修身”为中心环节,“身”就是个人自我,这就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是能否达到“齐、治、平”以及是否能最终习得高深学问的基础。“古之学者为己”(《论语·宪问》)表达出中国传统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为达到这一点,就要耐得住寂寞,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要有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的安贫乐道精神。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把做学问与做人联系在一起。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的学术传统由三大系统组成:第一系统是“人统”,其系统中心是人。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如何使人做人,如何做一有理想有价值的人。第二系统是“事统”:即以事业为其学问系统之中心者。此即所谓“学以致用”。第三系统是“学统”,此即以学问本身为系统者,近代中国人常讲“为学问而学问”,即属此系统。《大学》中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做人做学问的一种价值观念。为做到这一点,儒家思想强调中庸,强调慎独。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对高深学问的探究,无论是为学还是为人,都应首先从学者自律做起,从慎独做起。
中国传统学术重视慎独的思想与西方学者为追求高深知识所提出的极具人文色彩的观念有极大的相似性。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常用“寂寞”一词,自古希腊以降,就有大量有关寂寞与治学关系的论述。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古罗马的西塞罗、塞内卡,再到近世的彼特拉克、蒙田等,都一致认为寂寞有利于学术,有利于人格的修养。苏格拉底本身就是一位寂寞的西方学术伟人。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闲暇教育的意义,认为休闲的生活意味着摆脱功名利禄,潜心于不求事功的理性及学术活动,意味着一种寂寞的生活,也说明了学术活动是以寂寞为前提和条件的。法国思想家蒙田也十分推崇恬淡和寂寞的生活,认为智者应回到自我和寂寞,因为寂寞有利于治学与著述。洪堡则是将寂寞与大学直接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大学组织原则,他将寂寞、独处看成是一种自我教育、修养身心及培养个性的途径,正如齐默尔所言:“寂寞使人达到完全的独立……在寂寞中找到精神的自由。”寂寞与自由构成洪堡大学理念中大学组织的基本原则。以洪堡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大学理念,强调大学的纯科学研究,他认为,根据纯科学研究的要求,大学的基本原则有二:一日寂寞,一日自由。在他看来,对于纯科学活动,“自由是必须的,寂寞是有益的;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并且强调在大学之中,“以寂寞和自由……为支配性原则”。寂寞与
精神自由相联系,在纷繁多变的社会中,对自由的追求就要耐得住寂寞,寂寞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独立,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产生对追求高深学问的兴趣与动力。洪堡对大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发展了大学的研究功能,他将自由与寂寞贯通起来,构建了教学、研究、学习的大学活动模式,也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模式。
探究高深学问的特征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应有慎独的境界。梅贻琦先生认为,在空间上,学生要学会享受孤独,需要有机会远离他人,特别在人格教育上,不能无独。无独就是要做到“慎独”,在独居的空间里做到不自欺,这是情绪和意志磨炼的最高境界。梅贻琦的观念同样适用于现代研究生教育,只有坚持“慎独”的教育,研究生才能真正做到思想独立,思想自由。胡适任北大校长后,不仅提出整个大学教育制度的革新,更提出“大学”的观念的根本改换。他认为:“今后中国的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去发展。凡能训练研究工作的人才的,凡有教授与研究生做独立的科学研究的,才是真正的大学。”胡适心目中的北大是以高等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纯粹研究院。1946年,胡适在北大新学期开学典礼演讲中,提出要把北大办成一个“成样子的学校”,其方向有二:一是提倡独立的创造的学术研究;二是对于学生则要求做一个能独立研究,有独立思想的人。。其实,胡适在北大仍然是延续了蔡元培、蒋梦麟所提倡的教育独立、学术自由和发展高等学问的自由主义教育哲学。但他为什么不强调自由思想、自由研究的“自由”,而着重强调“独立”呢?胡适自己解释道,要知道自由是对外面束缚而言,不受外面势力的限制,这一向是北大的精神,而你们现在大抵已经获得并做到了。而“独立”恰没有做到,还有许多误解与迷惘,“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无论外面的思想环境如何纷纷扬扬,你自己思想不能独立,意识不能独立,仍然是奴隶,走上社会后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丧失自我。他又引用南宋思想家吕祖谦《东莱博议》中的两句话:“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勉励北大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不受骗,不用别人的头脑当头脑”。由此可见,慎独或寂寞不仅是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和西方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应有境界,也是我国本土研究生教育的经验。
二、研究生教育如何做到慎独的境界
1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研究生教育的理念也走向了多元化。从价值观的视野来看,研究生教育理念变化的背后存在着价值冲突——工具价值和价值自由的冲突,前者强调市场取向,后者强调学术取向。进人大众化阶段之后,研究生教育也必须面向市场,来自市场冲击的最大后果是研究生教育的工具价值日益表现出其重要性,强化市场取向而淡化学术取向,强化了工具价值而淡化了价值自由,从而产生研究生教育的异化,以外在工具价值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侵蚀了其对学术价值的坚守,研究生教育离慎独也就越来越远。因此,有学者指出,“自主性(学术取向、人文取向)与适应性(市场取向)之间并非是非此即彼的,二者之间应有协调和整合”。研究生教育工具价值和价值自由的整合必然要求研究生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从历史的纬度来看,从以洪堡理念确立现代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经历了单一性、双元性和多元化的发展。协作式教育模式的形成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发展,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教育有着不同的目标定位。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仍然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单一性目标为主,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基本都是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各类人才,混淆了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以同一目标作为评价标准,一方面是标准本身很难顾及到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使不同类型研究生面临着自身特性与同一标准之间的矛盾,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不能满足研究生实际需要,研究生为了迎合外在的要求也就难以做到慎独,从而使得理论型人才理论深度不够,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不强。因此要更新观念,采取多种培养模式以保证目标多样化的实现,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各种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有明显的区别,应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使研究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性,各安其所,各遂其生,能够潜心于各自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这样才能做到慎独,才能从事学术研究或技术创新。
2创设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制度环境
制度不仅是具有约束作用的规则体系,而且是人们活动必须依赖的重要环境。对研究生教育来说,创新的制度环境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可以看作是一种极重要的教育资源。伊万·伊利奇(Illich,I.)就指出那种能保证人们之间平等交往、互助学习和交互影响的互惠性制度(con—vivial institution)是促进人成长的制度,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可以增强人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人的主动积极性,提高人自我发展的责任心,从而提高个人发展层次,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形成一种能使人们具有自发性、独立性且相互联系的生活方式。研究生教育要进人慎独境界,就要发挥制度的教育作用,不是用制度的操纵性来控制学生,而是用制度的互惠性来促进学生安心学术研究。首先,要依靠管理制度的创新。根据研究生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制订符合客观需要的、比较健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实现科学管理和人性化、个性化管理的整合,既对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统一要求,又照顾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和个人发展的特殊性,建立起以培养研究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和保证学位授予质量为内容的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激励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最终达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的。其次,要营造研究生自主创新的环境。研究性和创新性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它需要依靠一定的制度建设来实现。通过制度创新,营造有利于研究生成长的环境。如建立“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研究生访学制度等,为研究生营造自由探讨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实现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
3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
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传统的师徒式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性比本科阶段师生的互动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和谐型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是以充满活力、能够给研究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比较优越的科研条件的导师为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导师的能力结构是多方面的,他们的才学与科研能力突出,能够把握国内外科研的最新动态,协调科研同社会的需要,处理科研同市场的关系,重视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谐的“导学”关系以人本主义价值为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民主公平、诚信友爱为价值基础,以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发展为追求,以健全的导学制度、有力的监督和制约为保障。它不仅强调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开展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上的研究性交往,实现教学相长,还将师生交往从科学世界拓展到生
活世界,关注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即梅贻琦所提出的“师从游”关系,导师如大鱼,研究生如小鱼,畅游于学术之林,从游既久,耳濡目染,方能习得学术的精神和做人的真谛。
4加强研究生个人修养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鲜明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这是教育的出发点,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研究生教育随着规模的扩大,教育质量面临着滑坡的危险。“每个人的心灵中都充满了太多的渴望和要求,都积累了太多的呻吟、焦灼、浮躁和不安。我们的情感瞬息万变,难以捉摸;意志相互冲突,难以取舍;理智恍惚不定,难以抉择。世界、生活、自我都在走马灯般地乱转,不能有效地被把握。在纷繁的世界面前,现代人有了更多无所执著的空虚与无所依傍的浮躁。”这种浮躁导致研究生教育的功利性、短期性日益严重,学术失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更需要一种精神支柱。这种精神就是一种以新知识、新思想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研究生教育要和时代熔铸在一起,要有一种坚定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古人崇尚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就是“士志于道”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唯有保持慎独才能持之以恒地“志于道”。这就要求研究生教育在探求学问、创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自觉抵制外面喧嚣世界的干扰,摆脱浮躁,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使自己的心境宁静下来,养成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在思想、价值观念多元繁杂的社会面前,保持慎独,培育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这样才能对学问产生真正的研究。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对人们在知“道”过程中如何做到“静”有着深刻的见解,即“虚一而静”,“不以所已减害所将受谓之虚”。这里的“虚”即虚心、虚怀若谷的意思,是说人在已有知识积累的同时,不妨碍再接受新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信息。他还提出“不以夫一害此一”,其中的“一”即为专心致志的意思,指不会因为其他事物而妨碍了对该事物的理解、吸收。他认为“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是说人的思维一直是活动的,既有有意识开展的思维,又能进行无识的胡思乱想,同时又可以相对地定心安静,不被外物引诱牵累而干扰正常的学习、思维活动。保持心静,积蓄精神,才会取得创造性的成就。宋代大儒朱熹的读书六法中,特别强调“虚心涵咏”。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充分说明了做学问要保持慎独的步骤和境界,关键在修身。这些中国本土学术传统对今天的研究生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实际操作层面,要营造浓郁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环境,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把提高个体的主体意识、培养个体的主体人格、促进个体人文精神的内化、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研究生教育理念的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