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俊
2009年,中国广播业加快了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广播专业化、类型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广播与网络互动成为常态,广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实现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的整合发展,中国广播人不断扩展生存空间以实现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回归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广播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交通广播不断延伸产业链,但这种广播发展模式始终没有突破当年的“珠江模式”。2009年,中国广播回归广播本色,彰显主流之声。
7月18日,昆明电台《昆明零距离》获中国广播协会城市台优秀栏目一等奖。节目发挥广播优势,表达民意,反映民声,督促政府职能部门提升效能、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发挥了积极有效的舆论监督作用。昆明台只是众多城市台的一个代表,2009年众多地市台重拾广播特色,做大做强广播主业。与此同时,作为国家电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进行了全新改版,标志着中国广播对广播新闻的回归。
改版后的中国之声回归广播新闻本位,更加尊重广播传播规律,节目形态上采取“板块+轮盘”的基本模式。“快字当头、策划为先”成为中国之声改版后的显著特点,白天各时段全部打通,不间断直播新闻。形成了新闻随时插播、随时更新、随时进出的全方位开放的编排结构,新闻节目的比重上升到75%以上,信息量提高了近3倍,新闻报道的角度更加丰富,新闻的时效性、首发率、原创率和落地率明显提高,每天都有十多家国内外知名大网站转载中国之声独家报道,重要独家新闻的转载量甚至超过百家。自2009年1月1日中国之声改版以来,在全国32个大中城市的收听调查中,3/4城市收听率和市场份额均有明显提升,其中1/4城市中国之声位居前列。听众构成也发生积极变化。
在回归新闻本位的同时,中国广播在多媒体发展的背景下,2009年也开始强化无线调频广播建设,回归无线广播的建设和开发,加快区域性、民族地区广播的发展。
3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频率正式播出,使用藏语播出,每天播音18小时,传达中央政令、丰富西藏农牧民生活。
10月23日上午,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西对外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中国首个区域性国际广播频率——广西北部湾之声在南宁正式开播。节目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使用英语、泰语、越南语、广州话、普通话5个语种播音,采取大板块直播和线性直播方式,每天7时到24时连续播出17个小时,并通过卫星实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与广西对外广播电台节目的并机直播。
10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娱乐广播开播,覆盖范围在北京地区,“中波747”的播音时长为早6点到次日凌晨2点,每天20小时。
11月30日,龙岩人民广播电台旅游之声广播频率试播。新开设节目包括了对台播出节目《客家风情》、《我们客家人》等。
这些都显示出,中国广播人在拓展广播多元发展空间的同时,不断向无线广播的主业回归。
整合
随着传播主体复杂化、新闻来源多元化、传播渠道多样化,中国广播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国广播人正视到自己属于弱势媒体这一现实,2009年通过整合资源,以图发展壮大。
10月2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在发达地区整合广播资源的同时,西部地区也加快了广播资源整合的步伐。昆明成立了昆明广播电视总台,昆明电台台长梁永实说,昆明电台与电视台两家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两家整合后,无论是人力、财力、物力,或是技术,都是一个资源共享和互补的过程。某些电台弱势的领域,电视台可能就很强势,两者合作势必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
在区域层面广播资源整合的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整合业内资源,着手建立全国广播合作发展平台。2008年,借北京奥运会的重大契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全国奥运广播联盟,首次作为持权转播商给全国电台提供音频信号,与全国100多家电台联合直播,实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2009年1月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牵头,中国广播联盟在京成立,在中国广播联盟的组织下,2009年全国“两会”、“大冬会”、“十一届全运会”等各项重大宣传,中国广播界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宣传声势空前,提升了广播的影响力。同新媒体比较,广播正处在一个停滞阶段,从广播频率增加数量和创收额的历年对比看,创收额的增长主要来自频率的增加,说明广播除了增加资源外,缺少增长点和创收渠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这一专业非营利性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搭建起了“中国广播”这样一个联盟品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下一步壮大中国广播整体实力做了铺垫。
在联合中国广播媒体的同时,经过近一年的筹备,11月1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全球华语广播网网站(http://gcbc.cnr.cn)正式开通;同一天,全球华语广播奖颁奖典礼举行。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设立了全球华语广播网秘书处,以期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推动全球华语广播的发展,提升华语广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华语广播网的实践,为五湖四海的华语广播机构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让世界不同角落的华语广播机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有效地丰富了节目形式和内容,制作生产了一批优秀的、高质量的华语广播节目,使各地华语广播在协作的基础上得到了共同的促进和发展,为华人华侨和全世界同胞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流天地。
2009年,中国广播有效整合国内、国外两块资源,为广播发展提供了又一片天地。
创新
发展模式、赢利模式、管理方式的创新为2009年中国广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
2009年,首届广播孔子课堂代表座谈会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成立广播孔子学院,利用50多种语言的国际传播优势,播出汉语教学节目、开展多媒体远程教学,让全世界受众通过自己的母语学习汉语。截至目前,国际台已在澳大利亚、日本、肯尼亚、尼泊尔等国开办了12所广播孔子课堂,开发了30多种语言的汉语教学图书和网络课件。中国国际广播台通过创新模式向世界传播了中国语言和文化。
2009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这是国家广电总局第一次专门针对制播分离改革发布的指导性文件。2009年,中国广播真正开始了广播制播分离的试水。
先说事业和产业的分开。电台等公益性部分要始终坚持事业性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分离的部分——制作业务和其他可经营性资产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再谈制作和播出的分离。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一是明确了制播分离范围,主要涉及气象、农业、影视剧、音乐、晚会、小品、纪录片、赛事转播、家庭、家政等节目。二是明确了通过直接购买、委托制作、合作制作、招标制作节目播出,以及联合运营频率频道等方式,深入推进播出机制改革,降低节目成本,提高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形态,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广泛影响的节目品牌。三是明确通过组建节目制作公司、改革台内节目制作运营机制,深入推进制作体制改革,培育和壮大了一批新型市场主体,解放和激发内容制作生产力,提高节目制作数量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当前,中国广播制播分离主要涉及到 “职能分工”、“资源分配”、“人员分流”、“管理分类”等方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迈出自己的步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所属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以下简称央广传媒)成立了“北京央广智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频率的节目制作,开展分播广告和节目经营业务。200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音乐之声”制播分离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围绕制播分离中节目终审、安全播出、经营等关键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成立了北京广播中心。该中心统一负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地区都市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娱乐广播4个频率节目运行。最大的变化在于,按照职能进行社会化分工,制作机构专职负责节目制作及销售,制作机构拥有产品生产(节目制作)的自主权,根据市场需要制作产品,制作机构拥有人员任用的自主权、不再受事业单位编制的限制,完全根据产品生产的需要来聘用人员,同时根据自身效益的好坏和个人贡献的大小来决定工作人员的报酬及其去留,付出与回报、收益与风险挂钩,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播出机构则拥有节目的终审权和播出权,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选择节目内容,并用更多的精力进行频率品牌的推广和建设。换句话说,制播分离后,播出机构拥有广播行业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广播频率及与节目播出相关的技术、设备、人才等资源;制作机构则分得了特殊许可资源——节目制作许可资格及相关的节目素材、资料、技术、设备及人才等资源。
在创新发展模式的同时,中国广播在技术上也大有创新。10月23日,北京市远郊区县数字广播信号正式开通,这意味着北京率先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实现了全境广播数字化。为进一步优化远郊区县广播节目的收听数量和质量,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利用已有的5个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转播站,建成了数字广播发射系统,扩大了数字广播(DAB)的覆盖范围,北京远郊区县的群众也和城区居民一样享受到音质纯净、内容丰富的数字广播节目。北京听众通过推送式广播接收机,不仅可以收听实时数字广播,还能享受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推出的点播式广播服务。
多元发展
在发展传统广播的同时,2009年中国广播加快了产业的多元发展。
江苏交通广播在摸索中涉足延伸产业,开发多元经营,已现成效:江苏交通广播网依托节目资源面向全省成立江苏交广汽车俱乐部;此后成立了交广科技信息发展公司,致力于整合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网络,为包括交广网在内的诸多电台提供技术支撑、短信平台、呼叫中心等;又相继成立了交广汽车用品公司、交广汽车美容装潢公司、交广二手车服务公司等。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制订了详细的多元发展计划:完善环球网络电台,开辟手机广播电视外宣业务,加强对外合作与推广,与对象国家知名网站建立联系,建设海外华文媒体信息共享平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取得数字付费广播、数字付费电视、信息网络传输视听节目(手机广播电视)等多种特许运营资质的基础上,也加快了多元发展的步伐。网络方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实施“台网一体”战略,以整合资源为核心,加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内容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上的融合,央广网和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经营中国最大的音频广播网站“中国广播网”及其附属业务,网站音频数据总量6TB,为网民提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3套节目的网上直播和270多个重点栏目的在线点播服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着力将中国广播网打造为全球最大的中文音频网络门户和中国最大的网上音频内容提供商,实现广播电台的多媒体、多渠道、多终端传播。
与此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手机电视作为第四家手机电视牌照商正式在中国移动网络上线。
为支撑多元化发展,2009年底,央广传媒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央广传媒将获得建行3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的金融支持。这标志着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之下,央广传媒开始借助金融市场,挺进传媒产业。建行将为央广传媒提供融资服务、资金管理服务、外汇业务服务、投行业务合作等金融服务,并共同探索全方位创新金融业务合作,总额度将达30亿元。资金将用于央广传媒业务的发展,投资项目涵盖央广传媒在政策范围内的传统媒体、新媒体、跨地域合作等多个方面。第一期投资将包括央广电视购物、铁路与公路领域的媒体拓展、央广手机电视等具有良好前景的新媒体项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2009年年末终于开启了自己的多元发展之路,与成立之初仅仅代理台内广告不同,央广传媒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主业:除去广告经营与节目经营等业务在内的“传统媒体经营”,还开拓了家庭购物在内的“新媒体经营”和“股权投资与并购”两个支柱业务。央广传媒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唯一授权经营平台,将有效利用银行金融支持,整合内部资源,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对接资本市场。
(作者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