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生
2009年6月,在李先念百年诞辰的日子里,我陪客人参观红旗渠。又一次来到林州市(原林县)人民广场西南角,凝视着李先念的题词碑刻:
发扬红旗渠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李先念
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五日
我久久伫立在碑刻前,沉思良久。据李先念的秘书程振声回忆。从1963年到1991年,李先念针对红旗渠建设、红旗渠精神和杨贵(原林县县委书记)的文字批示就有19件,在各种场合对林县工作和杨贵的讲话有30多次……
当有人状告杨贵挪用资金修建红旗渠时,李先念微笑着摆摆手说,“修红旗渠是个好事嘛”,并协调有关部门把红旗渠工程列入国家计划
1954年9月起,李先念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协助周恩来分管财贸、农业、水利、外交并负责联系中南地区。
1960年2月,红旗渠动工兴建。当时,林县县委把“大跃进”中国家退赔的200多万元,分期分批用于修建红旗渠工程。1962年底,个别对修建红旗渠有意见的人接二连三地向中央和河南省、安阳地区领导告状。要求处理县委领导和银行行长。
调查组首先找县委书记杨贵谈话:有人揭发你们挪用专项存款用于红旗渠建设,违反了财经制度,犯了严重错误。杨贵说:“这个主意是我出的,县委研究是我定的,有问题我负责。”
调查组又找到县长李贵,李贵说:“我是县长。又是红旗渠后勤总指挥,杨贵没拦住我,责任全在我。”
县委书记处书记秦太生主动找调查组说:“是我通知银行行长路明顺办的手续,责任全在我,不要处理别人了。”
调查组把问题反映给李先念后,李先念详细了解情况后微笑着摆摆手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动用这个钱合情合理。修红旗渠是个好事嘛!不要把它看得太重了。”
1963年12月25日,李先念协调水电部、国家计委,把红旗渠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后来,财政部党组在向中共中央、毛泽东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河南林县不顾条件的限制,集中了可能集中的财力、物力,大搞群众运动,经过10年奋战,建成了1500公里的红旗渠。
杨贵每每讲到此事总是说:“如果不是先念同志为我们撑腰,红旗渠能不能修成、何时修成,还很难说呢!”
1964年12月,红旗渠总干架竣工。1965年4月5日举行通水庆典。10月30日,李先念与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彭真、陈毅、李富春、谭震林、薄一波、陆定一等一起观看了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红旗渠图片展,他们都对红旗渠给予了高度评价。12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河山的长篇通讯并配发社论。
1966年1月。周恩来主持召开北方八省抗旱工作会议,中央成立了领导小组,周恩来任组长,李先念等任副组长。李先念、钱正英分管河南抗旱工作。2月,河南省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央抗旱会议精神。李先念在听取了七个地委书记的汇报后发表了两次讲话,提出“要学大寨,学林县”。那时,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典型刚推出来,李先念又明确提出“要学焦裕禄、学林县县委”。
1966年4月。李先念给河南省常务副省长王维群写信,要河南一定推广好林县这个典型,抓好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据程振声回忆,从1966年1月到5月,李先念对河南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作过10条指示。这些指示实际上就是对林县的经验汇总。5月6日,《河南日报》根据李先念和省委的指示,发表了《学林县、赶林县、超林县》的社论。
李先念:“百闻不如一见啊!我看过红旗渠电影,也听人讲过红旗渠,来到红旗渠一看,更感到伟大,真是人工天河!”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9月21日凌晨2时,安阳地委的造反派星夜围攻林县县委。要揪杨贵。9月24日。中办秘书局简报反映了此事。
李先念阅后,批转当时分管农业的副总理谭震林:“震林同志:林县工作是搞得好的,但我没有去过,总之在全国出了名。地委一些同志这样搞法不好。并且与中央近来发的指示不符。你看后可转陶铸一阅。”随即,谭震林、陶铸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让电话通知河南省委:请杨贵同志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遗憾的是,造反派并没有传达周恩来的指示。
之后。造反派诬陷红旗渠“是秦始皇修长城”,杨贵以“走资派”和“忠实执行刘邓路线、镇压文化大革命”罪名被撤职批斗,打得遍体鳞伤。林县的部分工人、农民把杨贵抢出来送往山西劳模李顺达家避难。
1967年8月,新华社记者方徨、程竟明和《人民日报》记者宋铮、李克琳等联名给周恩来写信反映杨贵和红旗渠的情况。周恩来看后,指示河南省委、省军区保护好杨贵。1968年4月,杨贵重回林县,参加“三结合”,带领林县人民完成红旗渠支渠配套工程。
1969年6月3日,《人民日报》的《情况汇编》第1560期反映了红旗渠支渠建设和巩固壮大集体经济的情况,李先念看后当即批示:“印参阅文件,加发农业、水电、商业、轻工、化工部”,推广林县经验。
7月6日,林县30万干部群众汇集到已建成的红旗渠支渠工程周围,庆祝红旗渠建设胜利竣工。7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林县人民十年艰苦奋斗,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的消息,二版刊发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一曲凯歌》的长篇通讯。
1971年7月25日,外交部、外经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同意宫石林治等人参观红旗渠》的请示,李先念随即批示:“各国大使都可去,当然可以去,你们就可以决定。”由此,李先念把红旗渠推向了世界。
1974年2月25日,应邀来华访问的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离开北京前往林县参观。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到车站送行,李先念和夫人林佳楣专程陪同卡翁达总统前往参观。已在公安部工作的杨贵提前一天赶回林县。26日上午,李先念、卡翁达、杨贵和河南省、安阳地区、林县的负责人一起来到红旗渠青年洞山下。
李先念沿着崎岖山道拾级攀登,边上边对身边的河南省委负责人说:“林县人民能把红旗渠修到山上。你们就不能把路修到山上?你们没钱我拿钱!”现在通往青年洞的盘山公路就是那以后修建的。路修好后,林县人把修路节省下的款又退还给了中央。
在青年洞前,杨贵介绍了红旗渠以及青年洞的修建情况。李先念说:“百闻不如一见啊!我看过红旗渠电影,也听人讲过红旗渠,来到红旗渠一看,更感到伟大,真是人工天河!不要说是一个县在三年困难时期修建的。就是在丰收年份修成也不可想象!”他重复着周恩来的话对卡翁达说:“红旗渠和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的两大奇迹,是靠中国人民的智慧自力更生建起来的。”
陪同赞比亚总统参观红旗渠后,李先念对林县和杨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974年4月6日,杨贵到国务院汇报工作,李先念一见到杨贵就开玩笑说:“你的命运在华国锋同志手里掌握着,他不同意你离开公安部。”
华围锋说:“先念同志,你不能说杨贵的命运掌握我在手里吧!”陈永贵搭话说:“人家杨贵搞水利、抓农业是内行,不熟悉公安工作,你一直拉着人家不放。”华国锋说:“我对公安工作也不熟悉,你们怎么不为我考虑,光为杨贵考虑呢?杨贵到公安部是周总理决定的,没有周总理说话,我不能放杨贵离开公安部!”那次会后,李先念嘱咐杨贵写一份“林县农村经济巩固发展”的材料报送中央政治局。
不久,毛泽东提议邓小平率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周恩来让邓小平带10部电影纪录片到联合因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放映的第一部纪录片就是《红旗渠》,在联合国大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美联社发表评论说:“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红色中国的典范,看后令世界震惊!”
李先念题写的“山碑”二字。与江泽民、郭沫若的题词,一起构成红旗渠畔一道独特的风景
1990年,林县举行纪念红旗渠通水25周年庆典。中央电视台和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一部三集8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摄制单位找到李先念,请他题写片名。李先念欣然命笔——山砷!这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后来被刻在红旗渠青年洞旁的山壁上,与1996年江泽民题写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和郭沫若题写的“青年洞”一起,成为红旗渠畔一道独特的风景。
1991年1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林县、新乡七里营刘庄村等10个单位被确定为全省农业战线十面红旗。1月15日,河南省政府作出《关于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的决定》。
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省长李长春到北京向李先念汇报工作时,李先念再次讲到,红旗渠精神要发扬,杨贵不是“四人帮”的人。那个时候你能不工作吗?人民要吃饭,国家要建设,如果都不工作,难道把权都让给“四人帮”?李先念再次题词:“发扬红旗渠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月5日,《河南日报》发表有关红旗渠的长篇通讯《历史的丰碑,不朽的精神》。
4月27日。李先念题词碑刻揭幕仪式暨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表彰大会在林县举行。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省长李长春与杨贵一起为李先念题词碑刻揭幕、剪彩。侯宗宾说:“李先念主席的题词,充分肯定了林县人民的业绩,指明了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方向。红旗渠精神不仅适宜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而且对指导我们开展各项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红旗渠建成通水40多年了,李先念为红旗渠的第一次题词已有19年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也实施4年多了。“发扬红旗渠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实践。且日益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