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荧萍
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并举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表明了信息化将从我们的生活领域渗透到生产领域,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强有力的支撑。
从其本质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离不开三方力量:工业化的需求、信息化的技术进步与政府推动。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工业化的需求牵引、信息化的技术驱动以及政府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市场经济供需理论,工业化的需求牵引是两化融合发展的决定因素,信息化技术驱动是两化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引导则是两化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浙江省嘉兴市信息化建设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工业化建设处于转型升级浪潮之中,两化融合发展则刚刚起步,非常迫切,亟需各方力量不断努力、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步伐。
嘉兴市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嘉兴市努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重点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从政策指导到资金扶持,都做了一定的努力。但两化融合发展的进度仍很缓慢,企业信息化建设理念有待更新,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一)嘉兴市两化融合发展的特征
1、两化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时期。从政府层面来看,虽然我市早在本世纪初就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但针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始于2006年,当时我市组织实施信息化试点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至今被认定和通过考核的嘉兴市信息化试点企业已有49家。今年我市又着手开展嘉兴市区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目前已有7个项目被列入2009年度嘉兴市区信息化项目计划。不论从时间进度还是工作深度来看,我市政府层面的企业信息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时至今日信息化企业仍寥寥无几。据一位从事管理软件行业多年的开发商透露,国内真正意义上称得上信息化的企业只占10%,而嘉兴这个比例则更低。绝大多数的企业只采用了一些信息化软件,却尚未形成符合企业发展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的功能。
2、两化融合发展主要出现在传统行业。首先,这与我市工业结构相一致。虽然我市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以玻纤为代表的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但是其规模仍然无法与纺织、服装、皮革、化纤等传统产业规模相提并论,传统产业在我市工业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其次,这与两化融合发展的需求动力相关。传统产业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到价值链中高端的蜕变。综合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与企业主动投入建设的因素,传统产业企业就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据统计,在49家信息化试点企业中,服装、纺织、皮革制品和化纤制造四大传统产业共20家,占总数的41%。其中,服装行业8家,纺织行业6家,皮革制品行业3家,化纤制品行业3家。
3、两化融合发展集中表现在业务融合和产品融合。我市工业经济尚不发达,以零配件加工生产为主,难以在技术融合方面有所作为。又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尚未全面普及,所以产业衍生尚未出现有效的市场需求,发展困难。而业务融合和产品融合相对发展较快,尤其产品融合,在政府投资引导和企业技术更新需求双重影响下,高端的信息化设备被应用于不少工业企业。根据对信息化试点企业的了解,产品融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业务融合几乎成为公众普遍理解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部内容。只是这种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据专业人士表示,不少企业认为所谓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购买几套信息化软件。其实企业信息化建设涵盖广泛内容,并非是仅仅从事业务融合就能完成的,而且业务融合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简单地装上几套软件就能实现。
(二)嘉兴市两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从政府层面来看,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方式单一。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培训宣传、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培训宣传,其具有明显的“蝴蝶效应”,可以帮助企业由被动化为主动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政府干预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市仅侧重于财政扶持,而财政资金用途广泛,信息化建设能够争取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因此政府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2、从企业层面来看,推进两化融合的形式单一。企业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本应引领各方力量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藉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市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尚未真正理解信息化的涵义,尚未真正明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专注信息化工作、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如前文所述,我市两化融合发展主要表现为产品融合和业务融合,真正的信息化企业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企业尚未树立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科学理念,制定有利于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
3、从社会层面来看,推进两化融合的人才稀缺。据企业反映,由于我市信息化市场不成熟,很难招到真正懂得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换而言之,由于城市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企业发展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市对信息化专业人才尚不具备吸引力。如果企业自己培训这些人才,则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也不合适。因此,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短板。
综上所述,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三方动力均存在不足:政府助推方式单一导致政府引导动力不足;企业开展形式单一、成效不明显导致企业减弱对信息化的需求,工业化需求拉动力不足;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导致信息化先进技术的传播滞后,信息化技术驱动力不足。因此,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嘉兴市两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两化融合内容与理论也会得到不断地充实和更新。通过认真回顾并总结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工作经验及存在的不足,下阶段我市应及时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尤其要注重思想指导,积极搭建信息化建设交流平台,普及基本知识,畅通沟通渠道;注重人才引进,带动技术创新,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需做好四个“注重”:
(一)注重政策引导,探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之路
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出台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及发展重点,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各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之路,在探索中制订完善各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实施细则。
(二)注重思想指导,搭建企业信息化建设交流平台
一要开展培训与演讲,普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基本知识。信息化兴起已有时日,然而人们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水平却不高,需要专家及有经验的企业家作全面、系统的介绍,使众多企业家及相关人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正确的认识。二要牵线专家,服务企业。大规模的培训与演讲适合公共知识的宣讲与普及,但就企业个体而言,信息化建设又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政府为其牵线搭桥,引荐合适的专家实现点对点的指导。三要组织信息化企业交流会,促进信息化企业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树业有专攻,实践出真知,政府有调动各方资源的优势,却不能替代企业从事信息化建设,企业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及信息化技术人员提供沟通、探讨的机会,让其在互相交流中学习进步,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三)注重项目扶持,树立企业信息化建设试点示范
一要制订合理的合适的资金补助标准,提高企业从事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从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来看,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化项目,不断完善其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因此,抓企业信息化建设关键是抓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通过财政补助优秀项目的方式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财政资金因其特殊属性,使用过程中既要讲公平又要讲效率。所谓公平,就是要确定合适的合理的项目专项资金规模。规模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发挥资金补助的激励作用。所谓效率,就是要制定合适的合理的项目审核标准。标准过高过低,都不利于促进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二要规范项目验收程序,保证实施结果的良好预期。好的政策需要好的贯彻,甚至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政策的意义与作用,决定了公众对政策的评价。因此,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推动作用关键还在于有一套规范的项目验收程序,确保项目的含金量,提高政府审核结果的权威性。三要树立典型,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排头兵”的作用历来不容忽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充分运用这一成功经验,在已经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工业企业中选择1-2家树立典型,进行宣传并组织有关企业参观交流。
(四)注重人才引进,注入信息化技术驱动力
没有信息化人才,就没有信息化技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据一位软件开发商透露,优秀的信息化技术人员在上海很容易找到月薪10000元以上的工作机会,而在嘉兴却只能找到月薪2000元的工作机会。究其原因,无外乎两大类:一类原因是嘉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其能提供的薪资水平无法与上海大都市相提并论;另一类原因是招聘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的误解导致其不愿支付高薪。无论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企业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有所作为,尽力完善我市信息化人才引进与发展机制。一要加快出台《信息化专业人才引进指导意见》,优化人才引进环境。立足中等城市的现实,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以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制订人才引进优惠措施,提供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人才资源,奠定发挥信息化技术驱动力的第一步。二要树立留人新观念,即“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引进人才是第一步,留住人才是第二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频繁的跳槽不利于人才才能的发挥,招聘企业难以实现薪酬的增值功能。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大环境;另一方面要利用嘉兴市企业经营管理学院、嘉兴企业家创业创新论坛、嘉兴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等服务平台,向企业经营管理者宣传先进的经营理念,尤其是人才管理理念。企业是招聘、使用人才的主体,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才能真正兴旺我市的人才市场,不断引进中高端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经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