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有农村特色的美术课改之路

2009-01-22 07:27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的美术

魏 峰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条件简陋,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更好地渗透课改理念,实现课改目标?农村中小学与城市学校无论是在教学设施还是生源质量上都有很大差别,为农村中小学的美术课改实施增加了难度。只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合理利用当地美育资源,让美术课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也可以走出富有特色的课改之路。

一、走进自然,发挥自然资源优势

农村最大的优势在自然。大自然是天生的美育教师,农村有着无穷无尽的美感熏陶与道德陶冶的资源,青山绿水、明月清风,大自然的挺拔与青翠、壮阔与柔美,都是体味不尽的美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画面、美的情怀来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锻炼“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常年置身于大自然,已经司空见惯,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审美经验的建构,注重学生主体参与、主体发现、主体体验、主体评价的原则,让学生自己发现美、感悟美。

徐州山水多壮美,农村自然资源丰厚:大运河两岸的芦苇、渔船;历尽沧桑的故黄河黄沙、粘泥;微山湖畔的贝壳、莲藕;农村废弃的玉米皮、高粱秸秆……这些材料不仅易于收集,而且不需花一分钱。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制作有浓郁乡土特色的美术作品。用玉米皮、小麦秸秆制作的贴画作品,用粘泥制作浮雕,用黄沙、石子和鱼骨制作综合贴画等等。有位教师结合本地种植高粱的优势和“新课标”要求,开设了一节《高粱秸秆插编》课,让孩子们带来高粱秸,指导他们插制各种小动物、蝈蝈笼等。老师现场示范制作的小动物把学生们逗得眼馋极了,孩子们学得特别认真、有趣。有的还现学现卖,回家后把插制方法传给爸爸或妈妈,和他们一起探讨制作出更丰富更精致的作品;有的家长小时就玩过这种东西,就把“传家之宝”传给其他同学。这些既精美又小巧的装饰品颇受学生的喜爱,校园里掀起了“插编”热。像这样富有农村特色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自然,反映自然,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造型设计活动的乐趣,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课堂。

二、走进社会,挖掘当地人文资源

各地区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些乡村历史悠久,文化斑斓,拥有众多的人文奇观,这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乡土的情感。有位老师上民间美术欣赏,课前让学生从村里搜集来窗花、春鸡、布老虎等,上课时老师又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窗花图案所蕴涵的意义、春鸡的来历,又邀请了一位学生的奶奶走进课堂,现场剪了一幅《小老鼠上灯台》,学生亲眼目睹了从老人的双手间变化出一个个质朴简洁、韵味十足的形象时,都感叹不已。这种基于当地人文资源的审美体验活动,让学生更近距离地认识了民间艺术,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经验,激发了创作灵感,提升了教育品质。

在徐州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汉文化生生不息,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佣琳琅满目,“汉文化”就成了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的特色资源。农村中小学没有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龟山汉墓等资源,但可以组织学生寻访自己身边的汉文化,如横卧草丛中的画像石、丰县梁楼的锁雾桥、萧何宅等。新课程中开展的综合探索活动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有位农村美术教师就善于利用当地资源结合历史、文学知识进行综合性探究活动,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县有“五门桥市场”、“五门桥小区”,这位老师问学生为什么叫“五门”,同学们都答不上来,他就让几个学生成立“探究五门”课题小组去寻找答案。学生通过走访、调查,揭开了谜底,原来这和一个民间传说有关,汉高祖刘邦幼时逃避秦军追杀,丰县城墙自动裂开一个门,刘邦得以逃生。学生骄傲地说:“古代全国各地的城池都是四个城门,唯有我们丰县是五个城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三、走进生活,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

有的农村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很难具备一套较为完整的学习用具,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因此感觉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降低对学习用具的要求:无铅笔,可用钢笔;无画板,可用厚纸板;无画纸,可以找一些白纸作画;没有调色盒,可用瓷盘代替;甚至,有些练习可以在地上进行。学校资金紧缺,教师要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来开展教学,可以自己制作模型、教学挂图等。

农村孩子活动范围广,与大自然每天都在亲密接触,有点“野性”,不胆怯,不怕困难,但是不擅于表现自己。课堂上,教师要尽量采用贴近农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促进美术教与学的本土化和多样化。劳动生活是最好的美术题材,如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场面、乡村的发展等,对于从小生长、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学习就会轻松而充满情趣,学生也就敢想、敢说、敢做。他们的作品也许不是霓虹灯闪烁的高楼大厦,不是疯狂刺激的游乐场,但反映的是他们自己心中的世界,这种“反映”是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是真正的美育真正的新课改。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美术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生活中的亮点,还要有一颗慧心,做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生活为突破口,细心地挖掘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开展以解决农村生活中实际的美术问题、亲自动手的创造性美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有位教师在美术课上组织学生对劳动工具、日常用品进行改造设想等。一位学生就设计了一幅《恒温手套》,孩子解释道:母亲每日在田间辛勤劳作,每到冬天母亲的手就像老树皮一样干裂,她见了很心疼,就设计了这双恒温手套,既能保护手,又不影响干活,妈妈的手再也不会裂了。这种以家庭生活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教学活动,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感情也发自于内心。

尽管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相对滞后,但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滞后,只要我们因地制宜积极发掘农村教育资源,同样可以走出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改之路。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的美术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美术篇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术课
找蜡笔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