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峰
成语,沐浴时代的风雨,缜密而深邃,成为汉语言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语境感知成语,揣摩语义识记成语,联系语旨运用成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而且能激活学生的联想思维。
一、结合语境,感知成语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同样是“积累”,如果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一遍又一遍地写,那么,这些成语在学生的头脑中只会是抽象的语言符号。这种记忆的过程是枯燥而又低效的。游鱼只有在活水中才能显示它的生命与活力,同样,成语也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呈现其形态与色彩,显现其思想与感情,昭示其凝炼与隽永。因此,结合语境,感知成语,不失为成语教学的良策。
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文中以“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神奇作用。“互联网”不仅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而且缩小了人们心理上的差距。这里,“近在咫尺”与“远在天涯”相对,生动而形象,准确而鲜明。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通过对比的方法,领悟“近在咫尺”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的手段,设置相应的语境,让学生把握“近在咫尺”的使用方法。实践告诉我们,结合语境识记成语,不仅能凸现感知的情境性,而且能提高识记的有效性。
二、揣摩语义,识记成语
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都会明白,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一种方法叫“猜读”。所谓猜读,即对于生疏的词语,通过已有的语言图式或内容图式进行有效地猜测,然后再查词典进行验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成语教学,不妨尝试“猜读”的方法,根据上下文,借助联想与想像,揣摩语义,以提高识记的效率。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文中写道:“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这里,“惟妙惟肖”的意思是什么呢?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上文提供的语言信息先进行猜度。学生众说纷纭:有说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有说卧佛的神态精妙、逼真的;有说彩塑“慈眉善目”形态可掬的;有说彩塑模仿得栩栩如生的……至此,成语“惟妙惟肖”的语义呼之欲出。然后让学生打开成语词典,果然是指形容描写、模仿或表演得非常精妙、逼真的意思。揣摩词义,并非最终的目的。笔者还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的使用方法,明确成语的使用价值。如果说课文中的具体描写是对“惟妙惟肖”长于铺叙的话,那么用“惟妙惟肖”作结蕴含的是对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赞誉。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的理解,由表及里的剖析,由部分到整体的把握,才能品赏到成语的意蕴美。设若以词解词,那么,学生只会领略它的形美,却不能领悟它的神美。
三、联系语旨,运用成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集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成语,供学生复习巩固,冠名为“读读背背”。有的成语是课文中曾经出现过的“老面孔”,有的成语完全是从天而降的“新面孔”。这种集中学习词语的方法,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那么,学习的效果也许会更好。这里的“分散”,既有具体的语境,又有明确的语旨。笔者曾对小学教材中的成语作过统计,总数约800余条。如何将这800余条成语锁进学生记忆的仓库,并且在书面或口头表达中“拉得出,打得响”,确实需要语文教师作一番认真探讨。为了让学生养成使用成语的习惯,传承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语言的精华,笔者在教学中采取联系语旨的方法,引导学生活用成语,与“讲读”有机对接,在语言实践中明确成语的使用价值。
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文中写道:“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动……海水猛烈地涌进了船舱。”首先要求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凸现逻辑重音和意义重音,并联系语旨,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当时的情势。于是,“千钧一发”、“危在旦夕”、“时不我待”……相关的成语鱼贯而来,集中表现了情态的危急。在学完全文后,笔者还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人物精神风貌的语段,并且以一两个成语来表达自己对船长的深深的敬意。这时,“当机立断”、“舍己为人”、“视死如归”、“临危不惧”、“指挥若定”、“顶天立地”……诸如此类的成语喷涌而出,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船长哈尔威的高贵品质,表达了自己对船长的深深敬意。这些成语如珠落玉盘,与语旨产生“共生”效应。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联系语旨,前后沟通,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在反复呈现中认识成语的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成语教学决非孤立存在,它是阅读教学中的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成语教学只有与语境、语义、语旨联系在一起,学生才会在结合语境中心领神会,在揣摩语义中豁然开朗,在联系语旨中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