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第一课

2009-01-21 06:39卞静芬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2期
关键词:第一课食堂上学

卞静芬

一九五九年,我从常州师范毕业,分配到偏僻穷困的高淳县任教。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为了填饱肚子,我曾带学生下湖挖藕丝根烧粥吃;没有课桌,我曾和学生一起和泥捣草垒土桌;住在祠堂改成的校舍里,大老鼠曾把我的手指咬破,鲜血直流。但最令人头痛的却是走村串乡动员学生上学。

还记得来到沧溪小学的第一天。上课铃响,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穿过长满青草的操场,向二年级教室走去。到了门口,我惊呆了:偌大的教室里只坐着五个学生。只有五个人,怎么上课?讲给课桌听吗?昨日挨家逐户苦口婆心动员学生入学,大多数家长嘴上也答应让孩子来,可今天只来五个人,叫我始料不及,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昨晚在床上反复构思的“开幕词”一下子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此刻,我强制自己冷静下来,慢慢走向讲台,给这五个学生报了名。我问他们还有好多学生为什么不来读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说:“三头天天在田埂边挖野菜。”“马头在食堂门口等着打粥。”……。他们的高淳话讲得太快,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问道:“有几家住在学校附近?带我去请他们来上学,好吗?”孩子们爽快地领我出了校门。

孩子们指着校门对面的一幢草屋对我说:“小香头家!”当我们走近时才发现家里没大人,只见一个小女孩提着半篮野草刚从河边回来,孩子们高声喊道:“小香头,新老师来看你了!”小香头走到我面前:这女孩白净的面孔上长着一对大眼睛,梳着羊角辫,衣服虽打了补丁,但洗得干干净净,听孩子们说,她是班上的优等生。这时,我亲热地拉着她的小手,说:“香头,去上课吧,大家来叫你了。”香头很腼腆,沉默了一会才轻声说:“我妈说美头家上了学没用。”(高淳俗称女孩为“美头”)“家里没钱交学费,要我在家看看门。”我对她讲了女孩子也要学文化的道理,问她是否愿意上学,她点点头。我告诉她说:“晚上我再来与你爸爸妈妈商量,明天你一定要来读书啊!”……走出十几米,当我回头看时,只见小香头还站在门口,远远地望着我们。

穿过陌生的小巷,前面一幢大瓦房是食堂,门前零散地站着一些老人、小孩。有个学生眼快,马上喊道:“老师,那门口站着的是班长方元。”这时,我看到一个矮个头,皮肤黝黑,剃了个小平头的男孩,正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我。我迎上前去动员他到学校上课。他为难地说:“老师,我知道开学了,但又走不开,妈妈要我在食堂等着打粥,不然,来迟了打不到粥,全家人就要饿肚皮了。”我看到旁边还站着几位老人,便问方元:“你有奶奶吗?能否让老人来等,你去上学呢?”旁边一个小女孩插嘴说:“他奶奶是瞎子。”我爱抚地摸着他那圆圆的小平头,想了一下说:“你先去上课,第二节课一下,你就回来打粥,缺的课,下午我帮你补上,好吗?”他爽朗地拿着粥钵子跟我向学校走去。

这时,孩子们又叫来了几个同班同学,教室里有了十几个学生了。

我打开课本,开始教第一课《我们的祖国》。我讲了祖国辽阔广大,人民勤劳勇敢。从雄伟的万里长城讲到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孩子们睁大眼睛听我讲课,当讲到将来农村也要富起来,“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耕田用拖拉机的美好远景时,孩子们欢乐地笑了。不知谁还大胆地在座位上问道:“这是真的?我们能看得到吗?”我作了肯定的回答,鼓励他们克服眼前困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出力。

斗转星移,五十年的时光飞逝。花白头发的我放下粉笔走下讲台。当年的小班长方元当了公社委员,瘦小贵成了公社农机员。

祖国在腾飞,家乡也富起来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沧溪小学那几间破旧的教室早被高耸、明亮的教学大楼所替代了。但这别开生面的第一堂课却令人至今难忘。这是任何师范学校的教本上找不到的特殊课型。它使我这个刚从城市学校毕业的学生开始认识社会,品尝艰辛,感受真情。它掀开了我人生之路的第一篇章。

猜你喜欢
第一课食堂上学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早上第一课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家教第一课:有话好好说
科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