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2006级和2007级三届新生的UPI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职新生;UPI测评;心理健康
UPI测评简介
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UPI)是为早期发现、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此表1966年由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的日本大学心理咨询员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此表是我国高校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普查量表之一。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在学生入学时作为精神卫生状况实态调查而使用,能较科学地评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该问卷包括60个项目,4个项目是测伪尺度,题号为5、20、35、50。其余56项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及与身体有关的症状。另有4道附加题,主要是了解被测者对自身身心健康状态的总评价,如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或治疗、有何咨询要求等。一类筛选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1)总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2)25题做肯定选择者;(3)辅助题中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者。二类筛选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1)总分在20~25分(包括20分)之间者;(2)8、16、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3)辅助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三类筛选标准:不属于一、二类者为第三类。一类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二类可能有某些心理问题;三类暂时没有心理问题。本研究报告是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最近三届新生的UPI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
测评对象与方法
测评对象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最近三届新生,2005级新生1387人(男生632人,女生755人);2006级新生1413人(男生611人,女生802人);2007级新生1682人(男生736人,女生946人);在新生开始上课后的第二周统一进行UPI问卷测试。
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X2检验。
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健康水平
测试结果(见表1)表明,每届被测新生绝大部分心理都是健康与积极向上的,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大多数学生都属于第三类的范畴(暂时没有心理问题)。但不可掉以轻心的是,属于第三类范畴的学生比例逐年降低,而属于第二类范畴的学生比例基本持平,变化不大。
(二)三届新生心理类型检出率
经测评与统计后显示(见表2),按一类检出率,2005级新生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12.08%;2006级新生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占12.78%;而2007级新生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者15.25%。由此可见,后一级新生的一类问题检出率均高于前一级。经χ2检验,其值分别为χ2=-0.16、-0.97,均P>0.01,但各年级新生之间一类问题检出率的差异不明显(χ2=-0.32,P>0.05)。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每个年级的一类问题检出率均高于前一级,呈现出逐年递升的态势,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与目前全国大学生的一类问题检出率相比较,比例却偏小。
(三)测评分值比较
UPI量表共计60题,满分56分(其中有4个测伪题,不计分)。三次测试中最高分、最低分和各段分值比较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看出,三届新生的测试分数主要集中在第三类范畴(暂时没有心理问题);从得分的多少来看,最高分、最低分和分数主要集中段都有逐年升高的规律,这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四)性别差异比较
在男女生的差异方面,2005级新生一类问题检出率男生为5.02%,女生占7.06%,两者差异不显著(χ2=-0.41,P>0.05);2006级新生一类问题检出率男生占5.24%,女生占7.54%,两者差异不显著(χ2=-0.56,P>0.05);2007级新生一类问题检出率男生占6.18%,女生占9.07%,两者差异也不明显(χ2=-0.83,P>0.05)。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排序比较
2005级学生,按严重程度排在前10位的问题依次为:(1)要注意周围的人;(2)缺乏自信心;(3)在乎别人视线;(4)情绪易被破坏;(5)思想不集中;(6)缺乏耐力;(7)对脏很在乎;(8)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9)爱操心;(10)身体倦乏。
2006级学生,按严重程度排在前10位的问题依次为:(1)要注意周围的人;(2)身体倦乏;(3)缺乏自信心;(4)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5)思想不集中;(6)缺乏耐力;(7)在乎别人视线;(8)情绪易被破坏;(9)爱操心;(10)对脏很在乎。
2007级学生,按严重程度排在前10位的问题依次为:(1)缺乏耐力;(2)对脏很在乎;(3)爱操心;(4)思想不集中;(5)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6)要注意周围的人;(7)缺乏自信心;(8)情绪易被破坏;(9)在乎别人视线;(10)身体倦乏。
简单归纳可以发现,三届新生按严重程度排在前10位的心理问题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排列顺序不一样而已。进一步分析可得出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的共同特征,其主要表现,一是“过于敏感”,表现在非常在乎周围的人和环境,其实这也是学生渴望得到外界认同、肯定的反映;二是“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做事思想不集中、缺乏耐力、情绪易变化等;三是“缺乏自信心”,感觉没有自信的人占总被测人数的四成左右。
(六)关键题的回答情况
在问卷中,8、16、25和26题是值得关注的内容,因为这四个关键题目,即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都是不幸的”、“经常失眠”、“想轻生”和“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都是明显的心理问题症状体现,均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等重大事件,所以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表4所示,在这四个关键题目中,每一届新生肯定的回答比例比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比例(15%)都要低;尽管每一届新生对四个关键题目的肯定回答的比例变化不大,但后三个问题的比例都比上一届有所增加;只是第8题恰好相反,每一届新生的比例都比上一届有所减少。
(七)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认识的比较
在附加题项中,三届新生关于自己“觉得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的回答,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分别为18.5%、23.3%和27.62%,这比实际测试得出的一类学生的总人数和百分比还要多。由此可说明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是比较关注的,认识到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并积极寻求外界的帮助。
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看出,我院连续三届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者(一类检出率)略低于同期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男生的一类问题检出率比女生要低,而每年全体新生、男生和女生各自的一类问题检出率比往年要高,但均无差异;三届新生的测试分数主要集中在第三类范畴,从得分的多少来看,最高分、最低分和分数主要集中段都有逐年升高的现象;三届新生按严重程度排在前10位的心理问题是相同的,只是排列顺序不一样而已;在四个关键题目中,每一届新生肯定的回答比例比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比例都要低;尽管每一届新生对四个关键题目的肯定回答的比例变化不大,但后三个问题的比例都比上一届有所增加;只是第8题恰好相反。
通过深入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造成三届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的原因可能有:
第一,三届新生的入学成绩差异不大,同届学生基本处于同一学习水平上,他们内在的自我期望值相近,自我压力感差别很小。
第二,三届新生以前的经历相对比较曲折,优越感不强,他们学习不是特别认真,因而较多关注其他事物,通常是教师眼中的“差生”,遇到问题心理承受能力表现较好,抵御挫折的能力较强。
第三,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对新生的影响无处不在,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新生的辨别能力、分析与批判能力、鉴别与欣赏能力等都比较缺乏,所以在受到各种不良影响或亚文化冲击时,往往容易导致正邪不分、是非不明。
第四,家庭不幸、父母离异或经济困难的学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而我院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里经济条件不如意,有的是父母身体不好,家境贫寒;有的是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有的是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太高,使学生内心产生很大压力。新生入学伊始,就面临对环境的适应问题。他们离开了家庭和中学时熟悉的老师与同学,来到陌生的环境。新的学校、新的学习秩序、新的老师和同学都使新生感到生疏而一时难以适应,尤其是新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感到难以适应,因此造成心理问题。另外,新生缺乏信心,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测试表明,新生原有的自我观念面临新的挑战。“缺乏自信”、“感到自卑”、“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思想不集中”、“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记忆力降低”等都有较高的选择率。其原因可能是,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发现为之奋斗多年的目标已变为现实,虽说有就业压力,可那毕竟是三年以后的事情;加之学习方法的转变和课外活动的增多,使学生对学习的关注程度和学习效率有所降低。
第五,通过测评而得出的这些结论,也可能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长经历和社会压力过大等有内在的联系。社会各方面折射给大学生的压力实在太大,这在无形中把学生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而新生普遍存在抗弹压能力差的弱点,这样,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就会可能降低。至于三届新生总体之间、男女生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性的原因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讨论。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UPI调查中的“想轻生”只是一种自杀意念,即曾有寻死的愿望,并没有采取行动。从我院这几年新生的调查结果来看,有自杀意念者不少。每年新生中有过自杀意念的学生所占比例虽然很低,但因自杀是最严重的心理危机,无论是对高校师生还是对社会其他各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对这少数人恰恰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早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建立完备的心理档案,为其化解一定的心理危机。
建议
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和其受环境与教育影响的不确定性,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并且方法也是多变的,这需要学校教学体系本身和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新途径、新方法。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第一,测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同时对广大学生开展测评反馈,给予心理上的疏导与帮助;对一类学生(指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者),要实施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
第二,开设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心理健康状态技巧方面的讲座,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通常情况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一颗快乐无比的心。
第三,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除有关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在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为许多学生所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都要通过心理咨询教师的帮助才能得到疏导解决,而其他人都只能作为一种外在的辅助而已。
第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各科教学的过程中以及辅导员的各项工作中去。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室的教师所能完全承担得了的,而是要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密切合作、共同关注。
第五,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均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倡导文明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目前,我院在这方面的建设工作做得比较出色,27个社团组织都呈现出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今后应使其发挥更大的优势。
第六,加强引导大学新生自我修炼,个人的心理素质不仅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更是个人有意识自我修养的结果。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来解决,因此,大学新生应注重自我修养和锻炼。一是要正确认识、评价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二是要学会与人相处,调整好人际关系;三是要开放自我,积极寻求各种有益于自身成长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武有水,盛真.某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
[2]倪亚红.某高校三类新生的UPI测评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
作者简介:
阮书云(1969—),男,广西博白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