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的高犯罪率亟待关注

2009-01-20 02:30张兰锋
法制与社会 2009年31期
关键词:看守所金融危机

张兰锋 陈 东

摘要 农民工—— 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群体,为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就业、生存和犯罪状况值得关注。

关键词 助理检察员 金融危机 看守所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33-02

据今年5月对某市看守所在押人员的问卷调查,在调查的256人中,属农民身份的194人,占75.8%,其中,属农民工的154人,占60.2%。农民工犯罪率如此之高亟待关注。

一、农民工犯罪的特点

(一)侵财性犯罪和群体性犯罪率高

在所统计的在押农民工的犯罪中,侵财性犯罪105人,占68%,其中,盗窃犯罪69人,占65.7%,抢劫(夺)罪13人,占12.4%,诈骗、侵占犯罪25人,占21.9%。群体性犯罪39人,占25.3%,其中,聚众斗殴23人,占59%,寻衅滋事6人,占20%。

(二)外地农民工多

在押的农民工犯罪人员中,外地人(本市(县)以外)117人,占76%,其中本省的外地人56人,占48%,外省人员61人,占52%,且大多来自中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

(三)文化程度低

在押的农民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3人,占14.94%,初中文化的76人,占49.35%,小学以下的55人,占35.71%。

(四)青少年多

在押的农民工中,18岁以下17人,占11%,最小的16岁,19岁至40岁111人,占72.08%,41岁以上26人,最大的62岁。

二、农民工犯罪的成因

(一)生活所迫

据统计,在押的农民工犯罪人员中,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或主要收入来源者的为110人,占71.3%.而且大多正值青壮年。他们本想用自己的劳动来增加收入,养家糊口,但在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下,许多农民工对当地市场行情和就业状况的变化不很了解,凭以往打工的经验,盲目外出打工,有的还拖家带口,由于找不到工作,或原有的工作单位停工、减员,导致失业,失去收入来源,出于生存的需要,而干起偷鸡摸狗的事情,积少成多,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兰某、尹某系贵州籍农民工,受同乡的影响去年来本地打工,因无一技之长,又无文化,一时未能找到工作,且拖儿带女,在随身所带钱用光后,便以小偷小摸来维持生活,久而久之,积少成多,致案发时,偷盗达40多次,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贪图享乐,追求利益

有的农民工在外出到本地时,由于受同乡或朋友的影响,对工作及收入前景抱有过高的期望,以致在找工作时挑三拣四,有的虽然找到了工作,由于嫌工作环境或工资待遇低,而不断跳槽,拿不到理想的报酬,致自己所带钱用完花尽,最后走上盗抢之路。有的农民工,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父辈们在本地有了固定住处和职业,虽仍不很富裕,仍希望他们能继续读书或找一份好工作,但他们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一旦身边无钱,在得不到父辈支持时,就去偷、抢,有的为哥们义气,结伙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导致犯罪。如:赵某父母系山东来本地做蔬菜生意的农民工,其在本地读完了初中,毕业后,父母希望其继续发扬父辈们的吃苦耐劳精神,靠勤奋致富。但其看到身边同学或同龄人的优越条件,便产生巨大的落差,总想一夜暴富,成天东转西游,最后因参与聚众斗殴而被关押。

(三)法律观念淡薄,维权失当

有的农民工虽在本地工作,原先也有一定的固定的收入,但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他们原先商定的工资得不到足额发放,有的企业老板还以种种理由拖欠工资,甚至赖帐。这些农民工由于不懂法,同时受自身文化程度等条件的限止,为要回自己的工资,不是以正当途径通过劳动部门或司法程序解决,而是以偷盗工厂的财物或是非法拘禁老板等非法手段换取或要回工资,从而导致犯罪。如:鲁某、李某系河南来本地的农民工,因企业停产,老板拖欠工资3000余元,在多次索要无果的情况下,两人便将老板的电脑、电视偷出并变买后抵作工资。后鲁某、李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关押。

(四)政府部门管理缺失

在调查中问到:“你遇到困难或困惑时,首先想到的是谁”时,82%的在押农民工回答是家人和朋友。只有18.6%的回答是政府、社区或公共团体。由于社会对农民工的关心缺乏,致使许多农民工,特别是外来农民工老乡观念、哥们意气等观念浓厚。一旦有某一老乡出事,许多同乡农民工不能冷静依法判断,而是群体参与,从而造成许多起聚众斗殴等群体性犯罪事件。这说明当地政府、社区和公共团体在取得农民工信任方面尚有相当的欠缺。事实上,有的部门在处理问题对待农民工,尤其是外地农民工与本地人员或企业老板发生纠纷时,有戴有色眼镜之嫌。如企业拖欠工资,农民工盗走老板一台电脑出售后抵作工资报酬。而老板报警,公安机关破案后即将农民工以盗窃罪予以羁押。但该企业老板也是违法在先,作为政府部门,因当在处理该农民工的同时,也会同有关部门,促使企业发还拖欠的工资,使农民工心服口服。又如,某农民工盗窃数额不大,并有取保候审的条件(其父母均是外地来本地的农民工,且有固定住处),但因其是外地户籍的农民工而予以羁押,人为加重了这些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的身份差别,特别是某一地区农民工对本地政府的不信任和仇视感。

三、减少农民工犯罪的对策

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服务大局,关注民生,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各级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何解决农民工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民工犯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服务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引导、培训、援助并行

经济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工人,农民工仍是这支劳动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这些农民工涵盖有本地的,外地的,高素质的,也有普通的农民,他们担负着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工种的劳动。因此,作为一级政府,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要在服务农民工上下功夫,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加强引导工作。对目前那些企业需要用工,需要什么样的工人,要多少工人,工作报酬多少等等都要进行宣传和公布,并有组织地进行分流,尤其对外地农民工要加以引导,使他们摆正各自的位置,先就业后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长再调整工作。其次要加强培训。对农民工,不但要进行岗前培训(主要指本地农民工),还要加强岗中培训,而且要免费培训,带薪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是岗位业务上的,还要包括法律法规和维权知识方面的。第三要加强援助。农民工就整体而言是一个弱势群众,一旦遇有困难和纠纷,如果政府不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就容易诱发他们走上极端,甚至走上犯罪之路。要将目前国家只在市级以上城市设立救助机构延伸到县乡级,一旦农民工失业或经济困难时能及时得到政府的援助,而使他能度过难关,特别是外地农民工能顺利返乡。

(二)管理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社区、乡村、企业联动

针对农民工而言,有固定工作地点和分散流动工作之分,有一个地区人员相对集中在一个区域担负同种类工作和一个地区人员分散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种类的劳动,有在大中型企业工作和在分散的小企业式、小作坊式企业的工作之分。对在城镇和大中型企业工作的农民工相对好管理些,但对那些在私营企业和乡村中个体经营户打工的农民工在管理上就增加了难度。因此,作为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能,对农民工不但要管好就业,还要管好吃住行,既要使他们感到遵纪守法的好处,又要懂得越轨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不利,要实行社区、乡村联动制度,确保企业不一招了之,房东一租了之,规费一收了之,违章一罚了之。要全方位进行跟踪,有条件的,要协助建立好外地农民工的自治组织,协助本地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并建立好各类信息资料,一旦出现问题能联得上,找得到。

(三)打击上,要坚持宽严相济,预防、打击、教育同步

农民工犯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的是出于生活所逼,有的是出于不懂法,有的是出于原地区(外地农民工)不良习惯,但不管怎样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应该打击,同时,也应该区分不同情况,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做到宽严相济。在外地农民工与本地人员或与企业主发生纠纷时,如果本地人员有错在先或确实已侵犯了他们的利益,诱发外地农民工做出了过激反应,从而触犯了法律,作为司法机关,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对初犯、偶犯,社会危害不大的,应该对其从宽处理,该不诉的不诉,该不捕的不捕,让他们感到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温暖,并用对个案处理来影响其身边的一群人。对那些确因生活所逼,而偶尔进行盗窃的外地农民工,虽然超过刑事处罚的数额,但数额不大,从挽救、教育出发,只要他们有真心悔改的表现,就应当从宽处理。但一些故意犯罪,且是惯犯、累犯、社会影响恶劣的,必须严厉打击,以起到法律的震慑作用和特殊的预防作用。

猜你喜欢
看守所金融危机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对看守所开展节前巡视检察
看守所在押人员安全风险程度调查分析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看守所实施新刑事诉讼法实证研究报告
今年前两月全国看守所安排律师会见20 余万次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新闻浮世绘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