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碧艳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舒尔茨的人力资本、丹尼森的经济增长理论及库兹涅茨等理论关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说明。考虑到西部教育不足,在此探索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与方法,提出以教育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教育进步;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10-02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大师邓小平先生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中我们能看出科技是何等重要,而科技进步又是依靠教育的发展为前提,因此发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应教育先行,依靠科教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进步与繁荣。不论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历史角度,还是从理论角度来说,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都不容置疑。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由索洛和斯旺最早创立的,后经卡斯和库普曼斯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它是在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关于资本一产出比不变,不计技术进步因素假设的条件下而建立的新经济增长模型,亦称索洛模型。
sf(k)=k+(A+n)k
其中f(k)为人均产出,k为人均资本占有量,s为储蓄率, k为单位时间内人均资本的改变量,n为人口或劳动力增长率,A为技术进步率。索洛模型凸显了人均产出增加的三大路径: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储蓄率和降低人口出生率。
2.舒尔茨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中提出五个观点:一是人力资本即存于人身上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总和;二是人力资本即通过投资形成的;三是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四是人力资本是最佳的投资, 并计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中教育的贡献为33%;五是教育也是使个人收人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3.丹尼森的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归为要素投人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个方面。要素生产率主要由知识增进、资源配置状况和规模节约情况等要素决定。“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的和国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根据其1974年出版的《1929—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一书中,丹尼森根据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字,对知识增进的贡献定义为27.6%,这种情况在1948—1969年期间显得更为明显,知识增进的贡献为30.9%。据此,其结论为,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4.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库兹涅茨把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分为三类: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而对于知识存量的增长,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5.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性经济增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从人力资本内生的角度来考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罗默的观点主要有:一是在资本、人力资本(教育年限)、非技术资本和新思想(专利)这个生产要素中,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二是强调技术内生化后,生产率的增长是一个自我产生的过程, 当生产过程本身产生了新的知识(教育和培训),并且教育和培训又被作为新知识而纳入生产过程中时,生产率就会增加;三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别在于知识和人力资本导致的技术进步率的差异。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建立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认为全球经济范围内的外部性是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这种外部性的大小可用全社会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来衡量。
6.教育的正的社会效应——溢出效应。根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理论中的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可知,教育这一经济行为具有强烈的正的外部性,即溢出效应,也即受到良好教育的个人对社会具有正的效应,其教育消费者——经济活动的总的收益大于其个人的私人收益,因此根据成本等于收益的最大利润原理,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应该提供更多的教育,直到总的成本等于总的收益(均包括社会成本、社会受益),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1.教育投人少, 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东中部与西部教育投人的总体情况的比较来看,西部教育投入不仅绝对量少,而且在全国教育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也极低。西部教育投入只占东部的27.76%,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7.79%。
2.文盲人口多,人口素质低, 导致西部贫困落后。2000年全国总人口文盲率,城镇下降到4.04%,乡村下降到8.25%。东中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的文盲率都在5%以下,而西部地区的文盲率仍然较高,其中城镇超过7%、乡村超过10%以上的省区有:西藏、青海、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内蒙古。中国90%的文盲分布在农村, 一半文盲在西部。藏、青、贵、甘、云、宁、新、蒙、川、陕等十个省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的15%,而文盲数却占全国的50%。
3.职业教育薄弱,导致西部应用型人才紧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薄弱。教育部2000年6月公布的全国96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西部12个省份仅有172所,占17.9%。据调查,西部职业学校平均在校生仅有620人,低于东部830人的规模。每万人中职业学校在校生东、西部比例为2∶1。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西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因此,要加强职业教育,把西部的人力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使其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支生力军。
4.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资源积累难以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人才流出量是流人量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大量外流。近几年仅西北地区调往沿海及内地的科技人员就超过3.5万人,多为中高级专业人才。西部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流失也非常严重,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就业,比如东部沿海地区或中心城市。
1.增强人们的教育意识、观念是关键。在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过程中,要把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的教育观念普及与深化,让政府官员及各阶层的人们充分意识到:在西部经济已经落后于东部的情况下,只有靠教育才能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只有教育才能为西部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进而更好地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经济。要把提高人们教育意识工作提高到最重要位置上,以日本为例,日本明治维新及二战后从政府政策开始,到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对经济作用都有深刻认识,并且从行动上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
2.重视提高少数民族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提高西部基础教育及其质量。继续完善扫盲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聚居区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力度。中国80 %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布在西部。西部在校生中有80 %的小学生和60 %的初中生在农村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对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各民族人民生活等目标的实现构成了重大障碍。西部各级政府应千方百计地把保证本地区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政府目标,提高青壮年文盲的识字水平,加快成人初、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
3.着重发展实用型人才,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西部各级政府应该着重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科教兴西”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待。政策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为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行动上,要从统筹规划、统一政策、规范办学、整合资源等方面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同时,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发挥企业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有效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采取政策引导,逐步实施职业教育与就业和再就业资格相联系的准入制度,提高群众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在西部的广大地区因地制宜地营建学习化社区,进一步完善成人职业教育及各类非全日制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技术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建立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4.提高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素质,吸引更多的教育人才。要扩大师资来源,培养大量的师范教师,办好师范教育,大力改革现行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师资力量。重视师资培训,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教育,尽快解决师资短缺问题。要培养大量的师范教师,大力改革现行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师资力量。
5.充分利用现代通讯设备、大力开展远程教育,促进西部教育信息化。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谁最先拥有及时准确地信息就占有先机,在经济方面如此,科技教育方面也如此。因此,应在教育资源、教师素质相对缺乏、落后西部民族地区充分利用现代通讯设备,大力开展远程教育,促进西部教育信息化,缩小东西部人才培养方面现实存在并不断拉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