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沂蒙老区劳动力转移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2009-01-20 02:30高仁德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30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劳动力转移

高仁德

摘要:沂蒙老区是山东人口最多的地区,但是该地区人口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制约老区劳动力转移的非经济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制度因素和“沂蒙精神”因素,非经济因素中的制度因素是阻碍劳动力转移的一般原因,而“沂蒙精神”是制约老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原因。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非经济因素;“沂蒙精神”;沂蒙老区

中图分类号:F24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87-02

据山东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沂蒙老区农业人口822.4万,非农业人口178.9万,到2007年农业人口816.82万,非农业人口210.68万。从2000—2007年农业人口减少约为5.6万,非农业人口增加约为31.7万。如果我们把农业人口的减少全部看做是劳动力转移的结果,那么也就是说这期间沂蒙老区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是每年8 000人,而这期间山东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诸如济南的速度是每年21.1万人,青岛为17.4万人;但是经济落后的菏泽地区农业人口却增加了13.22万人,出现了人口负转移。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很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吕健、蒋伟[1]认为,迁移成本和社会附加成本太高加之乡镇企业吸引劳动力能力减弱,阻碍了劳动力转移。吴玲、杨成乐[2]认为,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滞后、乡镇企业增长乏力、城镇化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淡薄的转移观念、偏低的整体素质、“限制性”就业制度安排等因素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彭荣胜[3]从供给数量、转移动力、转移能力、转移空间、制度因素分析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当然这些因素可以用来解释沂蒙老区劳动力转移滞后的原因,但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我们要考虑到当地的特殊状况,那么制约沂蒙老区劳动力转移的因素除了以上经济因素外,还有以“沂蒙精神”为主的非经济因素。

1.制度因素。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户籍制度。建国后,为了迅速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实习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以保证更多的资源分配到工业中去,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只能固定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无法实现转移,而且这种制度的长远影响也非常深远,对现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有很深的影响。沂蒙老区的户籍制度一直是非常严格,在20世纪90年代前,要想取得非农业户口,要花很多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这种制度制约了历史上沂蒙老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土地制度。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使得农民享有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曾经极大地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生产力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顶峰。但是这种制度使得农民享有了在承包期内的对土地的事实上的占有权和处置权,很多进城务工农民把地荒置或者转租他人,一旦城里工作不好就可以回家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就是因为有土地的保证使得很多农村劳动力不需“破釜沉舟”,实现彻底转移。

第三,社会保障、医保等不平等的福利制度。这些不平等的制度通常是与户籍制度相结合,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相同的待遇。这种种不平等的待遇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地位低下,无法对城市形成归属感,无法长久居住下去。

2.“沂蒙精神”的影响。沂蒙老区是抗战时期重要革命根据地,根据地的经济大多是以农业为主的,因为农业可以实现高度的自给性,有利于开展革命斗争,受这些传统的影响,老区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对于非农业经济的重视不足。

很多人都认为,“沂蒙精神”对老区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刘延宏[4]认为,“沂蒙精神”促进了老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沂蒙精神”确立了人的价值取向、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约束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主体保持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并且与经济文化发展相融合。丁凤云[5]则认为,沂蒙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推动力。这些论述都是从“沂蒙精神”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开始的,其实”沂蒙精神”对经济发展负面影响也是很大,比如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

”沂蒙精神”对老区劳动力转移的制约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作用机制表现出来:

第一,使劳动力缺乏转移的动机。邓大才[6]提出农民打工的动机有三种:第一代(分田到户后第一批打工者)为温饱而打工,第二代(20世纪90年代打工者)为用钱而打工,第三代(2000后的青年民工)为离开农村而打工。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可以分析沂蒙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是缺乏动机,因为在分田到户后,沂蒙地区农业发达,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由于沂蒙老区人民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乐于奉献的“沂蒙精神”的影响,农业生产大都是手工劳作。加之人情交往也都是象征性的,花费不多。唯一需要大量花钱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农村的重男轻女的情愫,一般如果一个家庭比较贫困,那么女孩就不会读很多书,主要是供男孩读书,那么通过经营农业也是可以供得起的。对于第三代打工者,由于前两代打工者并没有转移多少,而且他们的年龄也偏大,只能留在农村,很多第三代打工者由于照顾老人的需要也选择留在农村,经营收入较多的畜产品养殖等,生活也过得不错。

第二,使劳动力素质不能与非农业工作相匹配。“沂蒙精神”产生于抗战时期的农业生产,到建国后这种产生于农业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巩固,加之主要领导者的表彰,使得这种精神深入人心。如此产生于农业的精神必然对于人的素质更偏向于农业,也就是说,老区劳动力所具备的素质更多的适合于农业生产,这样如果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对劳动力素质进行改造,可是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这是一笔极大的投入,很多人因为成本太大而选择继续留在农村。

传统的观点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追求较高工资报酬、良好生活环境和个人发展前景等。最主要的是对高报酬的追求,所以在分析劳动力转移时,主要从报酬方面着手,并且把其他因素加以量化,便于分析。托达罗模型就是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

托达罗模型的建立显然是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这里忽略了其他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因此,分析的尚不够全面,以下我们将把”沂蒙精神”的要素加入,分析各要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Q表示第t期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数,C为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W为城市工资水平,W为农村的实际收入,CW为预期的实际工资,M为转移的意愿度,M是为转移而花费的成本,包括自身技能的培训等等。于是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0表示人口转移是预期实际工资的增函数,预期实际工资越高,转移的人口数越多。

>0表示人口转移是农村实际收入的减函数,农村实际收入越高,转移的人口数越少。

>0表示人口转移是转移意愿度的增函数,转移意愿度越高,人口转移数就越高,由于”沂蒙精神”的影响,人们缺乏转移的动机,转移意愿度不高。

>0表示人口转移是转移成本的减函数,转移的成本越高,人口转移数就越少,由于“沂蒙精神”使得劳动力素质不能与非农业工作相匹配,增加了转移成本,制约了劳动力的转移。

模型的最后两个变量是用来分析”沂蒙精神”对沂蒙老区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的。这两个变量表明,”沂蒙精神”对于老区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负面的。

要加快沂蒙老区劳动力的转移就要破除“沂蒙精神”的影响,发展“沂蒙精神”新内涵。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撑,每一个时代都有与那个时代相一致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人们的寄托,更能激励人们去实现那个时代所要求做到的事情。但是当时代变化,精神的内涵也应该发生变化,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发展新的适应于时代的精神。“沂蒙精神”对于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是因为它是产生于农业生产,必然激励人们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发展“沂蒙精神”新的内涵,使之与工业经济、城市经济相适应,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才可能使得人们的行为与经济发展相一致。

此外,还要改革各种不平等制度,保证公平的城乡居民平等的机会长期以来,城乡之间的差距就是城乡居民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地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各种不平等的制度。比如户籍制度,人为的把人分为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严重制约了劳动力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所以要改革各种不平等的制度,保证城乡居民在各方面机会的同等,这才能为劳动力转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劳动力转移
论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沂蒙精神艰苦创业思想研究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沂蒙精神”的践行者
刍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及培训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沂蒙精神的形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