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社会需求的中职物流教育前瞻性研究

2009-01-20 02:30覃忠健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人才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培养学以致用的物流人才成为了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可预见的未来,物流业的技术水平将迅速提高,需要物流人才的知识与能力也相应提高,并需在工作中有较强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任何物流服务的业务流程大多通过人力或以人力为主来完成,物流管理的成功需要建立物流从业人员的关键能力,而此发展目前不理想,有待企业及专业教育机构共同做更多努力。

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2009年2月,物流产业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获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会议确定了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要求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这将使物流教育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着眼社会需求——物流人才供需错位

迫切需要物流人才,但找不到适合的物流人才,不少物流企业为求贤纳才可谓费尽心机。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只有理论,缺少实践经验,心气又高,不好用也很难用,这是供需矛盾的一种现状。供需两高,但是匹配不高,其实是一种供需结构和方向上的错位。不少学校的物流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多数还停留在理论教学上,部分教师欠缺实践经验,不少教材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改变这种状况对中职学校尤为重要,因为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培养的是一线物流技能人才。

物流业人才严重不足,早已是共识,与此同时,大量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积极培育物流人才,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人才需求旺盛的物流企业普遍反映,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只适合传统物流业,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物流人才供需错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学校没有及时更新观念,重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轻能力培养,轻综合素质,这些都使其所培养的物流人才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近年来,物流及其相关专业火热起来,部分学校在教学中生搬硬套,盲目趋从,在师资不强、设备不全、经费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草率开设物流专业或在相关专业下设置物流课程。在具体专业教学中,在课堂理论讲述多,到企业实习实践少。

基于企业需求——物流职业教育存在缺失

企业对真正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很大,中职教育的切入点应是培养“蓝领”,而不是理论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导致物流人才进入企业后不能尽快适应的主要原因。当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物流人才呢?在对一些企业的负责人作了调研后发现,现在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认为毕业生一方面要充分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应有独立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当前,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快适应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培养和引导。

物流企业喜欢能力强和学历高的毕业生,但现在的情形并非如此。尽管不少高学历学生来到企业,但对企业的情况不了解,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程序非常陌生,因为在学校很少接触企业的实际工作,虽然是物流专业毕业,但不能适应工作。因此,针对企业的需求,应全方位、多方面开展物流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便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物流专业有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不拘于教材,更多地要和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和物流业整体发展结合起来。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透彻了解和掌握物流知识外,更应结合具体案例来教学。要经常性地与企业互动,做一些模拟物流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习学生普遍反映,进入企业实习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还需较长的实践过程。因适应的时间较长,有的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

中职物流教育发展现状——层次比例不协调

那么,物流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物流企业最看重的是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现在急需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有真才实学的优质人才。目前,在物流企业中,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物流人才都供应不足,基层需要大量有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操作经验的物流作业人才,中层需要懂具体运作管理的物流管理人才,高层主要需要那些既熟悉现代物流知识又懂得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高层次复合人才。三个层次需求的合理比例情况约为80∶15∶5,所以要大力发展中职物流教育。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操作型人才。而当前物流教育的发展,是以高等学校本科为主,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物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求量都是巨大的,远远超过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因此,在培养这类人才时,更要注意针对性。

物流行业发展未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迫在眉睫

物流业属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多个环节组成。75%~85%的物流从业人员在具体操作型岗位,物流的全天候作业更使得物流人才需求成倍增加。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尤其对一线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但现状是,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操作人员水平更不容乐观。有些操作人员是从搬运工、装卸工、仓库管理员转来的,还有一些是农民工。这些人员很少接受规范的物流操作培训,大部分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急需补充物流知识。

物流业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行业,主要包括货物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和加工以及有关的信息传输、处理等,既有生产性任务,也有服务性业务,涉及很多技术、经济问题。让货物流通实现全过程的整体优化,物流人才就需要有比较扎实的技术、经济基础知识。

国外物流教育的启示——加强实践环节

物流人才是稀缺资源,更是战略资源。最近几年,学历教育快速发展,近千所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特色。与发达国家的物流教育相比,目前我国的物流教育还是有差距的。我国的物流教育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把课堂搬到企业去、搬到实习车间去的还不多。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差,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应落在综合能力培养上;二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多渠道增加投入进行师资的培养与教学条件的改善;三是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四是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有所创新,国外成功的教学模式应得到广泛借鉴。

国外物流教育很发达,从业人员都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和实践经验。发达国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在所有学科中,商业学科是最受欢迎的,其中物流专业是最受重视的专业之一。经济形势的发展对物流、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人才的需要将是持续的、长远的、具体的,全球化需要的不是暂时的物流热。

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动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如日本已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除正规教育外,在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倡导下,还建立了物流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例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若干职位,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

展望未来——中职物流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广泛赢得社会和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在教育与市场、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结合机制,架起一座“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的桥梁,使二者真正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物流涉及信息、运输、存货、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等多方面知识,同时要求操作人员能有这方面的综合能力。目前,我国的企业有1000多万家,而真正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业管理流程的还不到1万家。今后需要培养和引进大量的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才能真正使我国现代物流得以顺利发展。

一是物流教育视野要大转变,朝物流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努力。未来的物流业竞争是全球性竞争,物流市场也必然是全球连成一体。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对物流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对物流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将来的物流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样,物流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将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是要更重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的实施,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以典型的物流项目为载体,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专业的实用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要解决物流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解决学生走出校门后,实操能力不强、上手不快的缺陷。

三是物流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物流人才的特点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体系。教师可以参与物流企业系统规划,进行信息交换甚至直接介入企业管理业务,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使教育、就业一体化。物流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础地,为学生作实习指导。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把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加快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使物流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

四是建立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发展多渠道的职业培训,重视物流终身教育。物流的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加强物流人员的后续教育很有必要,还要求物流人才在工作中有较强的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在物流行业中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认证制度。此外,职业人才培养形式要多样化,要有不同层次,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

五是建立物流专业调整与改革的预警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制度,建立中长期人才资源需求预测系统,及时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和技能培养模式。在条件适当时可以实行物流专业教育评估与考核机制,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最终必须通过社会来检验,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听取企业对人才需求、专业建设的意见,防止物流人才培养滞后甚至与社会脱节。应加强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研究,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与新课程的开发,使中职学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

中职物流教育在我国物流业的新一轮大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尤其是提高一线操作岗位人员素质,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物流教育的良性发展,需具有前瞻性,立足社会需求,满足企业要求,它们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物流人才跟上甚至适度超越当今物流做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陶世怀等.国内外物流教育比较[J].物流技术,2008,(8).

[2]高和鸿,郝建彤.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15).

[3]路桥.供需错位 质量参差 物流教育该怎么办?[N].现代物流报,2007-02-08:(007).

[4]丘尔,张辉.我国企业物流人才的发展趋势分析[J].物流教育与培训,2008,(3).

[5]贺登才.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J].物流教育与培训,2008,(4).

[6]颜旭.新时期职业教育定位思考[J].职业圈,2007,(3).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物流发展与人才需求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覃忠健(1973—),男,广东佛山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物流师,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和会计教学。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讨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