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

2009-01-20 09:23柴丽俊

柴丽俊

[摘要]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为立足点,分析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以及山东省技术创新现状,提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丰富和合理配置区域资源、营造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动力的提升等,从而增强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技术创新动力;动力因素整合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3-0062-05

一、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产业技术创新是有组织的企业技术创新。一个产业或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是相对完整的,由于考虑到技术、自然资源、资金、市场、经济、竞争等因素,这些产品通常是由若干家企业分工协作和分享市场。因此产业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企业组成的,产业技术则是“同一产业内各部门、各个企业所采用的技术群体,它构成该产业内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技术手段,并且决定这些部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形式”。

产业技术的发展最终又是通过企业技术的发展来实现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企业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知识到商品的转化过程,主要依靠制造产品的企业来完成。正是由于一大批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增强技术和生产能力,制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形成规模产业,把知识、技术转变为物质财富。同时,也正是由于企业的发展和自身财富的积累,才能够形成新的研发投入,促进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突破,又将知识和技术转变为更大的物质财富,从而实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因而,在产业技术刨新过程中,应把企业置于突出地位.使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角。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

(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的研究

综观国外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大致经过了从单一因素影响到双因素影响直到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发展过程。例如熊彼特提出了技术推动模式,施穆克勒提出了市场需求拉动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等学者提出了双重推动模式。此后,学者们又陆续提出了三元论、四元论、五元论,即在双因素模式的基础上相继增加了政府行为(包括宏观的经济政策、法律措施及相应的政府机构、行为)、企业家创新偏好以及对社会、技术和经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的研究。由此不难看出,随着对技术创新动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是各种力量的集合,而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不确定性及风险进行研究

比较成功的有项保华的分析模式。这是一个基于创新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及时性和合意性、主体内在需要集合、技术创新活动集合以及源于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压力所构成的外在激励集合等因素而构成的创新动力分析模式,其特点是关注内在需要的测度,并注意到创新的风险性特点。

万君康教授以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理论,指出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产生的效益×成功的概率。其中成功的概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许小东提出的技术创新期望-风险动力论中,创新动力公式为:创新动力=创新所产生的效益×创新成功期望/创新投入×创新失败可能。

覃浩高、崔剑研究指出,技术创新与风险共存,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要素有五个方面:国家政策风险因素、技术创新要素市场供给的风险因素、技术创新商业化风险因素、组织风险因素和技术风险因素。

2.注重对技术创新的动力进行综合研究

部分学者倾向于将技术创新的动力分为企业内部动力与企业外部动力,但对于内、外动力所应包括的具体因素却有不同的见解,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张钢认为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包括:企业成长的内在需要、企业家精神或企业战略所形成的一种企业长远目标的吸引力以及来自科学家、技术专家、工程师或个体发明者的一种事业心、好奇心的驱动。来自外部环境的动力包括:来自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动力、来自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工艺方面的压力、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产业集中或发展的推动、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

王海山把决定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各种因素区分为内源动力因素和外源动力因素。其中,主要的内源动力因素包括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企业或创新机构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形成并利用企业技术传统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内在要求等。主要的外源动力因素有科学技术进步、社会需要或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政府政策等。

李垣等人认为,内在动力的形成及变化来源于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利益、创新能力和所拥有的组织管理权力。外在动力则主要包括需求拉引力和技术推动力。

3.从其他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进行综合研究

厉怒江认为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研究的归结点是企业。企业主体的动力由四个方面内容构成,即企业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自我动力、政府的激励动力、市场(竞争)压力转化动力(简称压转动力)和个人主体动力。

谢薇认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的推动、市场的拉引、创新环境的影响以及作为“中介”的企业家,是推动技术创新进行的动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的整合

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已经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确定、形成原因的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但仍缺乏对各种动力因素相互之间作用关系和传导机制的研究。

本研究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行为主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外乎是为了追求新的产品和新的生产过程,从而保证其在市场上的强者地位,最终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根本的动力。

要想形成对技术创新收益的预期,首先要有进行技术创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追求,是基于他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但有了主观愿望也不一定能形成技术创新动力。企业还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种创新的能力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和技术等等,才可能做出技术创新的最后决策。这两者都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

同时,包括市场环境、科技水平和政策环境等在内的外部因素则通过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内部因素来实现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其中市场环境涉及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等;科技水平涉及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等;政策环境涉及法律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

此外,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生存的环境瞬息万变,因此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及各种外部环境给技术创新动力的各影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利益预期。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因素整合为如图1所示的模型。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

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概念最早出现于1992年,是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以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观点将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组织等因素和新熊彼特主义的创新研究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结合起来,以解释区域进行系统化创新的能力和潜力以及对制度、组织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组成了一个分析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理论框架。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是区域内各创新行为参与者在—定的创新环境下相互合作所形成的促进创新的系统;该体系通常是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需要不断衍生和壮大的经营机制灵活的新型企业、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新的经济政策与政府管理办法。

(二)区域创新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

区域创新理论认为,区域是企业的“群”,由既合作又竟争的企业网络构成,该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相互激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它们不是潜在利益现象的简单集合,而是系统整合。

一个运转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应该是一个高效率、适应当地实际的区域性创新动力源,是一个以创新应用为核心,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高效率的开放型系统。

在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执行主体之中,科研机构和大学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依赖于他们生产的知识,和依赖他们的教育培训来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及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正是形成企业的创新需求所需的前提条件。同时,企业通过网络被链接到更广泛的创新系统中,对区域内各行为主体来讲,该网络提供了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从而加速了区域内人员、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的流动,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

此外,区域内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产生了一些具有进一步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如新思想、新成果等,而这种交流又促进了新观念的传播,从而促进新知识和技术的创造、引进和扩散,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的增值,推动整个区域内的科技水平的提高。

其次,企业所处的区域不同,面对的市场也会存在差异,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本环境,会对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会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市场需求状况,不断地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培育相应的市场体系,探索市场竞争机制,做好市场预测和决策,由市场决定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决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的创新导向性以及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

最后,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执行主体之一的政府,不断地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营造创新硬环境和制定适宜的政策、计划、规划和法规等创新软环境以影响或引导企业和科研部门进行创新活动,从而间接地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一个高效运转的区域创新体系会适应当地的区域经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自身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区域创新政策,使政府由直接的干预者转变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等软环境的建设者,有意识地发展多种知识产业,建立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多层次的网络交流机制,减少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创新的不确定性,使各主体更好地控制环境,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山东省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一)科技活动人员现状

2005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27.4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17.7万人,占66.1%。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下称R&D活动人员)9.1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6万人年,占83.5%,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5.86%、31.03%。2005年两院院士达到33人,其中新增选2人,比2000年增加了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人。

从部门分布看,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为5.33万人年,占58.6%,所占比重不足六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执行部门的R&D活动人员为0.53万人年、1.32万人年和1.94万人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分别比上年增长0.69%、11.56%、38.99%。

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万人,占企业从业人员的8.6%,其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9万人,拥有博士学位的847人,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骨干。

(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情况

2005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36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按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的来源分,政府资金为30.44亿元,企业资金294.8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28.58亿元,其他资金9.97亿元。企业资金占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比重达81%,继续居首位。

2005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374.96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30.6%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195.1亿元,R&D经费投入占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52%,相当于GDP的1.05%,比2000年提高了0.44个百分点。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业企业、其他部门的R&D经费支出分别为6.40亿元、6.87亿元、150.84亿元和31.04亿元,分别占3.3%、3.5%、77.3%和15.9%。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1.06%,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比重偏低,仅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4.6%。

2005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2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7%,其中科技“三项”费和科技事业费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72%和16.29%。但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81%,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且低于全国2.08%的平均水平。

(三)科技产出情况

2000-2005年,全省累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35955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5393项,占15%,投产率达86%,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7600亿元,利税830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率达18%。

全省已建立省市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10家,其中5l家被认定为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建立了7个行业技术中心。全省65%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2005年,省

市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7%,累计开发新产品10000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210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4.1%;实现增加值1955.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实现利润42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9.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5亿美元,增长70.3%;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出口135.7亿美元,增长39.6%,占出口总额的29.3%,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

2005年,全省专利申请量28835件,比上年增长56.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801件,增长48.6%;授权专利10743件,增长10.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903件,增长14.6%。

全省连续举办了15届产学研洽谈会,汇集科技成果10万多项,达成合作意向5000多项,签订正式合同2200多项,有20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在山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解决了1000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新增经济效益280多亿元。开发推广重大新技术60多项,应用企业3000多家,取得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2005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75.09亿元,占东部地区的7.4%。

(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到2005年,全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全省有200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有120多家重点企业在海外建立了研发机构或信息中心。

全省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7万个,建有7家省级常设技术市场和3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组建了山东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注入资本金20亿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50家,孵化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0家,为提高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五)现状分析

由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全省工业系统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新产品开发、产学研联合、技术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1.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和科技储备仍然不足

虽然山东省的科技经费投入近年来有了较大增长,但R&D投入占GDP的比例仍然偏低。2005年R&D占GDP比重仅为1.05%,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2005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且分别比广东、浙江低1.85和2.14个百分点。

2.省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十分薄弱,科研产出的质量亟待提高

2005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申请专利4961件,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仅增加565件。全省企业专利申请量只占全部申请量的26%左右,拥有专利的企业只占全部企业总数的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9.2%。虽然一些国际大公司在我省建立了合资厂,但核心技术、技术标准和自主创新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中,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能力弱,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3.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企业缺乏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增强自主创新的政策落实不够。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仍需改善,缺乏完善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服务体系,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公共平台建设不健全,设施落后,无法为企业提供足够的信息、技术支撑。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成熟,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服务对接。

五、对策和建议

1.提高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比例,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优惠力度

制定关于科技投入的法规和政策,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科技投入重点,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激励和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2.加强教育和交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强化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结合能力,与科研单位和大企业联合,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研究团队,提高为国家、区域和行业服务的能力。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作用,加大对重大科学试验、检测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公共平台,建设良好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3.制定和完善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不断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减少不对称信息造成的损失。

4.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专利权和许可权方面的有效保护机制

依法治区,扩大联合执法范围,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及其网络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为知识产权的转移和应用提供保障;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

5.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培育全民创新意识

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途径和大众传媒,倡导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积极开展和大力表彰群众性创新活动,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的文化价值观,使追求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改革创新评价体系,提高创新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导向性,正确引导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