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实还原中建立思想

2009-01-20 01:44郭铁成
同舟共进 2009年10期
关键词:史学家人和事史实

郭铁成

张耀杰的新书《民国背影》与此前的《历史背后》和《北大教授》等书,都是以“政学两界人和事”为副标题的,其中所贯穿的治史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惜繁琐与辛劳,对诸多史实重新查证、核实的严肃严谨;二是直面史实,“不为尊者讳”,对被人为遮蔽的民国时代著名人物的旧情往事进行钩沉、索隐的客观求实。在日益快餐化和低俗化的信息时代里,若不是忠诚于自己的生命感悟,为某些“问题”所折磨,并执著于一种学术情怀,我相信不会有人从事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学术研究。

读完《民国背影》等几本书,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身上有一个强大的价值支撑,简单说就是20世纪的中国已经开启的并且在新世纪需大加弘扬的公民理性——这是由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科学、宽容等一系列价值组成的价值体系。这种公民理性其实也是现代史学家照亮幽深历史的电光石火。有了它的烛照,史学家不但可以洞幽悉微,充分看到中国自民国以来诸多人和事的“历史局限性”,也可以厘清中国现当代史的基本脉络。

举个例子说,自民国建立,五四一代人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中国的航船似乎已傍了彼岸,但何以又颠颠簸簸走了回头路,以至最终落入了最不“民主”最不“科学”的“文革”浩劫?有人用诸多偶然性来说明其中的历史转折,但是有良知的史学家不能不正视某种观念、思潮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之后所造成的人为干扰,以及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集体无意识力量所主导的路径选择。哈耶克就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

作者以“北大”和“民国”作为切入点,也是颇具深意的。北大一向被认为具有“自由主义传统”,“民国”则无疑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期。从“自由主义传统”和“转折期”窥探人和事的“历史局限性”,也许更能解读中国这艘大船的轨迹。

猜你喜欢
史学家人和事史实
基于Bayes判别构建吉林省玉米干旱发生等级动态预警模型*
画与理
《中国地铁60年
——人和事》出版发行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我永远不会忘记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
芬兰军事史学家与军事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关于若干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