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点思考

2009-01-18 06:01
科教导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刘 晶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大学生文化意识的现状,从文化意识的视角,探讨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策略,旨在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意识 培养策略 跨文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但是,目前中国的大学生文化意识明显欠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文化教学,使学生懂得外语学习不仅是培养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了解目的语文化,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能力的过程。杜瑞清认为,“和其他学科相比,外语教学更是一个跨文化底蕴积累和深化的过程,一个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1998)可见,文化能力要和语言能力同步发展和提高。本文主要从文化意识的视角,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2 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于文化,中外学者、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给出的定义已数不胜数。笔者认为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英国学者泰勒。他是第一位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对人类文化现象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人。他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明确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对文化的描述是一个里程碑,为文化的研究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视野。那么,什么跨文化交际能力呢?杜瑞清(1998)在他的论文《关于跨文化交际与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知识文化以外的交际文化能力。知识文化主要指非语言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在词语理解、语句组织等方面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隐含在语言中,反映使用语言的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文化信息,对不同文化的交际产生直接影响,又随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改变,实践性强,贯穿于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不能只靠课堂教学去解决。

3 中国大学生文化意识现状

目前中国大学生的文化意识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还只是获取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语言理论,语法和词汇被充分的展示在课堂里,而英语文化的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形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低下,重记忆轻理解,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落后于语言能力。这种现象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尚不平衡,对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文化教学中也存在是否合理选择社会文化项目的问题。笔者曾作过一个关于“大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首先是因为英语对找工作有帮助,其次是对英语学习本身感兴趣,再就是为了出国的便利及考试的成功,而为了学习和了解英语文化则被排在了最后。笔者也针对英语教师进行了类似的问卷调查,他们反馈的信息,笔者在这里做个总结:目前中国大学生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解不全面,以及对文化习得途径的掌握不彻底,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策略过于单一,以及文化教学涉及的文化项目不丰富等。

4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策略

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大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笔者从课内文化意识培养和课外文化意识培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4.1 课内培养策略

(1)录像观看。录像观看,即让学生看一些原版的英文电影或教学录像带来培养其文化意识。录像观看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得学到很多文化知识。但是,这一过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在看录像时,学生不仅要注意片中人物对话的内容,更要注意日常生活的情景,观察人物的姿态、表情动作等语言以外的交际手段。比如:人们是如何随着彼此间的熟悉的改变而使用相应的称呼;男女同事、朋友间谈话的礼貌距离;某些像耸肩、摊手等身势语表达何种含义,等等。所有这些讲解虽然都不涉及语言点,但对于了解异域文化却是至关重要的。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去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扮演强调的是语言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的结合。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通过使用目标语表达自己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了解目标文化和本族文化的不同,从而培养对目标文化的敏感性。文化教学的关键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目标文化及遵照跨文化交际的准则产生恰当的行为。而通过让学生经常进行角色扮演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实现文化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3)小组讨论。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下转第72页)(上接第69页)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能够提高学生获取目标文化的技能。在一个合作性的学习小组里,学生对文化话题的讨论可以加深他们对目标文化的理解还可以拓宽他们对目标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范围。

(4)文化讲座。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采取举办文化讲座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讲座通常针对特定的文化话题及对目标文化和中国文化进行比较。比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有关感恩节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感恩节。同时,教师要引入中国的节日,比如春节,以及西方的其他重要节日来进行一个中西方节日的对比。文化讲座对促进中国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很有帮助。

4.2 课外培养策略

(1)文学阅读和报纸浏览。文学阅读即让学生阅读一定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诗歌等来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文学作品往往真实地反映了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其中渗透着各种文化要素,如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对国外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因而,文学阅读一直以来被认为使用最普遍的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课外手段。与此同时,它还能发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向人们展示各种社会关系、社会价值及交际风格。而这些因素对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是非常必要的。报纸的浏览也有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因为报纸涵盖了大量的信息,能使我们对当今西方世界的了解更加充分。学生可通过阅读China Daily(《今日中国》)、21st Century(《21世纪报》)等报纸来实现这一目的。

(2)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即让学生通过和英语本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来提高跨文化能力。学校可以通过聘用外籍教师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跨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能够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敏感度,从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 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语言学习能力和文化能力同时发展,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当然,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努力,即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现状,采取有效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使其跨文化能力不断提高。

济宁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09SKLX04)

参考文献

[1] Hanvey.R.G.. Cross-cultural Awareness[M].Cambridge: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3-23,1976.

[2] Taylor, E.B.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M].London: John Murray, 1871.

[3] 杜瑞清.关于跨文化交际与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

[4]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5]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