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9-01-18 07:44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殷 昊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在大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文章论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166-02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1]。

1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把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当前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大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先进理论,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扎实过硬的理论素质,才能保证自身发展和成长的正确方向。实践证明,先进的理论水平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保证作用。

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就是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的主观取向,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遵照“90后”学生自我实现感较强的现实,充分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第一、二、三课堂相结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②尊重学生的主观取向,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和学生干部培养。③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原理,特别是要围绕大学生在学习、成才、健康、生活、交友、恋爱、求职、就业等方面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切实抓好日常的就业指导、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工

作。

2注重全面发展教育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保证,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四者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则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当,则相互干扰,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首先,要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德育对智育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思想政治觉悟越高,就越能自觉地、刻苦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越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智育又是德育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了智育,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准则,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

其次,要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就是说,体育这门学问和德育、智育互相配合,而道德和知识都寄托在身体上,没有身体就没有道德和知识。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使德育、智育和美育等方面得到顺利发展。所以,我们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控制学生活动总量,注意防止和纠正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为此,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工作方法,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教育质量。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美育既独立于德智体三育之外,又渗透在德智体三育之中。在德智体各育之中,增加上美育的因素,就会使各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向更高的程度升华。美育融化在德育之中,就更增添高尚之美,有利于情操的培养;美育融化在智育之中,就更增添理性之美,有利于智力发展。美育贯穿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就可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更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运用协调发展观教育

坚持以统筹兼顾,促进每个大学生在各部门中的协调发展和平衡发展,就要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做起,从实现集体的凝聚力做起。我校大学生参加每一个学生团体在一开始都是报以了无比的热情以及兴趣的,但是坚持下去的却不是很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在各种学生团体中得到的锻炼和发展是不均衡的。在各个学生会中,各部门的负责人无法对每一个成员去进行足够的了解和沟通,导致了在用人方面的狭隘性,对于熟悉的,让他们实践的活动就更多,相反,陌生些的甚至有可能被遗忘。如此下去,一个部门内部就会出现不稳定因素,而且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也无法达到。部门内经常沟通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虽然这会增加各个负责人的工作量,但这也是可行的。因为只有沟通才能深入了解一个人,抓住了每个成员的性格特征,才能把他们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去锻炼他们,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发展。只有负责人真正了解了每个成员,才能把部门内的成员统一起来,形成一股向心力,实现部门的凝聚力。同样,各个部门之间也需要沟通,通过沟通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了

解,以便能随时合作行动,使各个部门之间形成工作上的默契。这样可以实现无缝模式教育。

4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观

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大学教育关注学生的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关注他的一世。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功能,引导学生在注重今天发展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长远的发展目标,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为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3]。

目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认同。其中,中国政府和人民也做出了庄严的承诺。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的是人的素质。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再大的科技含量,可持续发展仍然会是一句空话。对大学生来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大学生是最有知识的一个群体,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关键是要树立“天人和谐”的自然观,确立“自然资源”的价值观,崇尚“关爱自然”的道德观和弘扬“永续利用”的消费观。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有必要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特别是学校担负着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责任。高校要从教育观念、教学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把专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其宗旨就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健康有序地实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上几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补充、 相互影响的, 要把新生完善的人格教育、人性化的法治纪律教育、道德教育、贫困生教育等各项工作融入到新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让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应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将科学发展观贯穿落实到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为大学中后期的进一步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大学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优秀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潘喆,宋新,迟艳艳.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J].魅力中国,2009,(7).

[2] 张继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广西轻工业,2008,7.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