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茶香飘万里

2009-01-18 08:34余宗宝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46期
关键词:福鼎宁德市工夫

余宗宝 李 艳

宁德是全国著名的茶叶之乡,茶业已成为宁德市一大产业、一大优势、一大潜力、一大希望,成为宁德市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重要来源。目前全市有茶园面积75万亩,年产干毛茶5.3万吨,毛茶总值9.35亿元,商品茶总值21.3亿元。全市70%的农户经济收入直接或间接得益于茶叶。

宁德是著名的茶叶之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驰名中外的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宁德占其二,其中“坦洋工夫”曾被英国王室指定为御用专供茶,产品远销英国、荷兰、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福鼎白茶”是风靡海外的“保健茶”,素有“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的美誉。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宁德茶业却陷入了守着传统品牌没名牌的怪圈,茶业产值不高,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不大。

从2003年开始,宁德市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打造茶叶品牌,重振茶产业,走出了一条品牌复兴之路,茶叶这一传统产业成了今日闽东发展新的增长点,焕发出勃勃生机。

没落的“风向标”

“南北山头竞采茶,一肩便是好生涯。旗枪声价分高下,艳说茶商几十家。”这首清代蕉城人吴寿坤的《松城杂咏》道出了古时闽东茶园丰盛、茶市繁荣的亮丽风景与民生对茶的倚重。

宁德茶产业历史悠久。产茶始于晋代,到清代中叶至解放初期,以“坦洋工夫”、“白琳工夫”为代表的红茶时代,产品风靡欧亚大陆,出现以三都澳为埠的海上茶叶之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有宁德的“天山银毫”获全国质量金奖,福安的“白云牌”系列高档花茶获巴黎国际金奖,连续八次获部优称号。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明前毛峰”为代表的一系列名优绿茶,创造了宁德茶叶的第三次辉煌,当时宁德茶叶价格成了全国茶叶市场的“风向标”,影响极其深远。但随着市场变化,原有生产品种的老化和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宁德茶产业面临着品种单一、缺乏品牌、效益低下、鲜见现代化生产企业的状况。

回想当年,宁德市茶叶管理局局长陈道兴依然记忆犹新:“在提出打造茶叶品牌之前,宁德整个茶产业处于低谷状态。虽然全市的茶叶产量较大,但只卖原材料,效益低下,政府对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不足,县市一级的茶业管理部门都处于瘫痪状态。”

宁德茶叶何去何从?从2003年开始,宁德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扶持茶叶支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茶叶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扶持政策,提出对茶叶品牌进行整合打造。

陈道兴说,最初的办法是以“绿雪芽”(绿茶类)作为市里的公共品牌,进行全面包装。

绿茶占据宁德茶产业90%多的份额,打造绿茶品牌,似乎合乎情理。然而,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创绿茶品牌这条路行不通。“中国80%多的人在喝绿茶,浙江的龙井、洞庭的碧螺春、信阳的毛尖,早已是老品牌,知名度高,当地政府扶持力度也大。浙江一个县打造绿茶品牌,一年要花300多万,我们和人家竞争,没有优势。”陈道兴说。

于是,宁德人开始考虑发挥本地特色和优势,走一条人无我有的道路。“白茶历史悠久,原产地在福鼎;坦洋工夫是百年老品牌,全国还没有响亮的红茶和白茶品牌。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陈道兴说。根据这样的思路,2005年,宁德市提出了力争5年内实现茶叶“3331”工程的战略目标,即生产经营“福鼎白茶”、“坦洋工夫”和“玉观音”乌龙茶三大品牌各占三成,传统绿茶占一成,采取“财政扶持、连片开发”的措施,引导发展高香型绿茶和绿乌兼用茶树品种,精心打造茶叶知名品牌,推进茶产业升级发展。宁德茶产业由此开始品牌复兴之路。

打造现代品牌

在宁德,说起红茶、白茶,人们如数家珍。采访中,时时会听到这样的故事,坦洋工夫为福安小山村赚来数不尽的银元、福鼎白茶从太姥娘娘便传开来的神奇药效。从历史中走出的传统名茶,如何适应今日的茶叶竞争市场,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文化是品牌之魂,白茶的保健文化从古流传至今,因此福鼎市在打造福鼎白茶公共品牌时,着重挖掘、发展和提升这一文化内涵。” 福鼎市委副书记陈兴华三句话不离白茶,被人称为“茶书记”。福鼎是我国最大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福鼎白茶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很少有人了解。“福鼎白茶历史悠久,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从古时太姥娘娘的传说,到近现代远销国外,都验证的是白茶的保健功效。”陈兴华说。

2007年底,福鼎市成立茶叶发展领导小组,2008年又成立了争创驰名商标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各种国内重要茶事文化活动,大力推介福鼎白茶;同时,通过举办中国白茶文化节、中国白茶“自然·健康·和谐”高峰论坛等活动,使福鼎白茶的品牌形象得到全面展示。“现在,政府正出资邀请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对白茶的保健功效进行科学的验证,让白茶的保健品质更响亮。”陈兴华说。

福安市坦洋村1851年创制出坦洋工夫,以其原料优质、制作工艺独特、技术精湛、品味香醇等特色,名列“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首。曾被英国王室指定为特供茶,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名噪一时。

为了挖掘这一历史名茶的品牌价值,福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发展壮大茶产业的“五个一”工程,即每年推广优良品种1万亩;每年举办一次大型茶事活动;建设好一个茶叶交易市场——中国海峡大茶都;打造好一个品牌——坦洋工夫;建好一个茶叶加工区;逐年增加专项资金,推进茶树品种结构调整和品牌推介,仅2008年就投入530万元。

从2005年起,福安市每年组织坦洋工夫杯优质茶叶评比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茶叶展销评比会,大力宣传推介茶叶品牌。2006年,“中国名人共建海峡西岸和谐福安暨坦洋工夫茶”系列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时,拉开了坦洋工夫品牌打造序幕。2007年12月,福安市策划坦洋工夫红茶重返巴拿马,参加“第十届巴拿马中国贸易展览会”,备受瞩目。

茶产业品牌的发展受到了宁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时时关注。2007年6月,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上任的第一天就带领宁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奔赴福安坦洋茶场、省茶叶研究所调研,强调要着力推进“3331”工程,争创享誉海内外的宁德茶叶品牌。

为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在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的同时,宁德市还以设立在闽东的省农科院茶科所为依托,加大推广名优茶开发和小型名茶加工机械力度,把标准化生产与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茶叶的系列产品,促进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品牌创新出精品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打造,历经多年发展的传统品牌带动宁德茶叶走出了一条复兴之路,茶乡重振昔日雄风。如今,宁德茶业实现了连续五年增产增收,茶叶增量1万吨,总值增5亿元,平均每年增收幅度达到一个亿,茶产业成了120万闽东茶农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持续增收的增长点;福安市和福鼎市分别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中国茶叶之乡”和“中国白茶之乡”;“福安坦洋工夫”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曾经获得英国皇家青睐的中国红重新在国内刮起“红旋风”;福鼎白茶“保健茶”的口碑逐渐在业内传开,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选定为特供用茶,就在记者采访之时,还传来福鼎白茶入选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的好消息。

据宁德市茶叶管理局局长陈道兴介绍:“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打造茶叶品牌的举措,红茶‘坦洋工夫和白茶‘福鼎白茶知名度不断提高,闽东茶叶发展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由于‘坦洋工夫和‘福鼎白茶都属于大范围的公共品牌,涵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一系列产品,缺少精品,同时,两大品牌都进行了原产地的地理标志认定,无法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品牌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闽东茶叶品牌知名度的快速提升。”因此,宁德市决定在“坦洋工夫”和“福鼎白茶”两个公共品牌的基础上,推出精品红茶“金闽红”和精品白茶“太姥银针”,借此解决公共品牌的全市共享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宁德市茶叶的知名度。

“精品茶的选定有严格标准。”陈道兴说,为确定精品茶标准,宁德市将从十家茶企业产品中进行初选,这十家茶企业需是市级以上企业,且产品至少在省里获过奖。同时,从12月7日开始,省里多位茶叶专家已奔赴宁德,对入选的茶叶进行审定评比,从外形、汤色、叶底、口感、香气五个方面精益求精,最终形成一整套精品茶标准。

而整合后的“金闽红”和“太姥银针”两大精品茶品牌,将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志、统一标准、统一简介”的原则和模式使用,只要是宁德产的红茶、白茶,经过严格检测,达到精品的标准,就可以申报使用“金闽红”和“太姥银针”两个品牌。

在福鼎白茶和坦洋工夫的品牌带动下,宁德地区其他各县市区的茶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蕉城谱就“中国绿茶数天山”的茶弦茗韵;寿宁乌龙茶重现“风烟团一市,茶香绕千家”的茶乡盛景;霞浦推广名优茶加工技术,经济效益突显……

“宁德山清水秀,茶叶没有污染,本身质量比较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陈道兴说,宁德茶叶从历史深处走来,既是一个古老茶叶,也是一个朝阳产业,依托品牌复兴之路,宁德茶叶还将有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福鼎宁德市工夫
同享好时光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功夫”和“工夫”
老区情深人未老——记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会长叶协进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