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春
11月29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首次对外公布改革路线图。全国供销合作社主任及相关直属企业的负责人悉数赴京,听取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和中央财经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工办主任陈锡文等官员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内容。该“意见”成为供销合作社下一步改革的“指南针”。
据悉,这次国发〔2009〕40号文件,是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以来国务院下发的第三个文件。前两个文件,一个确立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及组织体系,一个指导了供销合作社解困。李成玉表示:“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出台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文件,标志着供销合作社改革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历史悠久而又机构庞杂的供销合作总社下一步往哪里走?
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说,供销合作总社走合作制、为农服务的宗旨不变。今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担落在了供销合作总社的肩上。
李成玉表示,改革将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农民专业合作三个方向提速。
记者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了解,根据组织体系完整的优势,供销合作社将参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并发挥供销合作社扎根基层的优势,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有专业合作社5万多个,行业协会2万个,村级综合服务站20多万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800多家,各类法人企业5万个,各类发展连锁、配送网点65万个,经营服务网点覆盖了全国80%的乡镇和1/3以上的行政村,经营服务内容涵盖了从农资供应、日用品销售、农副产品收购到餐饮娱乐、养老幼教、农技服务、家电维修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很强的网络优势。
同时,供销合作社将成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领头羊。供销合作社将发挥流通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利用供销合作社这个平台,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区域性配送中心,跨区域大型农资集团,联合采购、连锁经营的农资放心店等,将分散的经营网点改造整合为统一的现代流通网络。
改革路线图还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国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达到20多万个,由供销合作社领办的约5万多个。国务院“意见”要求各级财政,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利用供销合作社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农民技能培训。
目前,供销合作社承担着部分化肥农药、抗灾应急物资、边销茶、羊毛等特殊商品的储备和经营任务,其中化肥承储量占国家1500万吨淡季商业储备的65%以上,棉花企业承担着国家部分棉花储备的代储任务。“意见”除了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企业承担化肥、农药等重要物资的国家商业储备和救灾储备,以及承担边销茶、羊毛等储备和经营任务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接受政府委托,承担国家棉花储备、进出口等任务,这是国家储备棉管理体制调整后,第一次允许系统企业直接承担棉花储备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还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考虑到目前全系统已有13个省份的供销合作社通过兴办农信担保公司、发展资金互助社、参与村镇银行建设和农村信用社改制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涉农金融服务, “意见”提出,“鼓励供销合作社的企业法人按照市场准入条件参与组建村镇银行,支持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的业务合作,积极探索发展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另外,强调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治理结构完善和分配机制灵活的制度,在保持供销合作社控制力的基础上,鼓励经营管理者持股。加强联合合作。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弱的状况,低水平同业竞争非常严重,下一步将推动上下联合,鼓励相互持股,推进社有企业联合做强。有条件的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加快“新网工程”与专业合作社间的对接被专门提出,继续加大“新网工程”资金支持力度。开辟专业合作社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帮助行业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这次国务院“意见”中明确提出“抓紧完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规划,扩大实施范围,充实建设内容,中央和省级财政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新网工程”扶持资金的使用范围得到拓展,从农资和农产品经营网络建设向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领域延伸,也可以向县域经营服务网络倾斜;二是“新网工程”资金的扶持力度要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