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长久的时间记忆,站在文明初始的起点,人类最开始信可的居家是能够遮风挡雨就好,但“改变”这种东西不可言说。从打浆泥土开始记载
建筑艺术风格的统一与分化与再统一一路蔓延开来。揪着“古”这次字眼从头说起,古希腊时期简洁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说是一切风格的基点与来源。
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最早大概用木头建造,其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用石头仿造这些简单的建筑物。石材的力学特性形成了其建筑结构密柱短跨的特点。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则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在当时,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多立安柱式(Doric Order)
以多立安部落命名的多立安柱式风格简单,朴素、布局清晰,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形式感,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台农神庙(Parthenon)采用的即是多立安柱式。帕台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在石灰岩的山岗上,神庙矗立在卫城的最高点,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庙顶已坍塌雕像无存,浮雕也剥蚀严重,但锋芒俊美的柱廊依旧屹立。多立安柱式又被称为男性柱,全因其特点粗大雄壮,造型有力,给人以浑厚刚毅的感觉,近乎男性人体。多立安柱式没有柱础,柱子直接安置在台基上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由方块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整体的简朴与和谐另人惊异。
爱奥尼亚柱式(Ionic Order)
艺术走向自由的伟大觉醒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20年到公元前420年这百年之间。虽然艺术家仍然被看作工匠,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赏识他们作品本身的诱人之处,不再是仅仅赏识它们有宗教作用或政治作用了。帕台农神庙已用多立安式风格建成,后来的卫城建筑则启用了所谓的爱奥尼亚式风格。胜利女神神庙是雅典卫城最早的爱奥尼亚式建筑,1687年,神庙毁于土耳其人同威尼斯人的雅典卫城争夺战。1835年,考古学家们在这里细致地收集起了无数大理石碎片
在幸存的完整的地基上拼凑起了神庙遗址。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智慧、技艺与战争女神,当她与海神波塞冬大战九个回合后夺取胜利,也就成为了雅典的保护神。为了祭奠,人们在希腊首都雅典中心卫城山上建起了这座神庙。同多立安柱式不同,爱奥尼亚柱通常被竖在一个基座上,柱身和建筑的柱列脚座或平台分开。爱奥尼亚柱的柱头由一对标志性的涡形装饰置于模塑的柱帽之上,或是从内绽放出。经过一些早期尝试后,柱身上的凹槽数被固定在24个。爱奥尼亚柱总是比多立安柱要纤细。维特鲁威一名奥古斯都时代的实践建筑师,在他的《建筑十书》中认为多立安式的基础建立于粗壮的男性身体比例,而爱奥尼式则来自“更优雅的”女性的身体。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亚历山大帝国的奠基对希腊艺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希腊艺术得以发展成为几乎半个世界的国画语言,这后一时期的艺术被称为希腊化艺术。一种新型的柱式受到了人们更为普遍的欢迎,它以富有的商业城市科林斯的名字命名。
希腊科林斯柱式实际上是爱奥尼亚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只是希腊科林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维特鲁威在他的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科林斯的一位少女去世后,悲伤的乳母把一个装有女孩生前宠物的篮子放在她的坟墓顶上,并在篮子上盖上一片瓦。这个篮子碰巧放在一棵莨苕的根上。春天到来,植物发芽了,由于瓦片阻止主茎向中间生长,茎叶便向外弯曲,在边缘形成旋涡形。当雕塑家卡利马科斯路过时,他从中获得灵感,把发芽的莨苕叶子当作科林斯柱头的范本。由此便确定了这一风格,并运用它自身恰当的少女般的对称性确定了科林斯柱式其他部分的比例。值得说明的是科林斯式豪华富丽的柱头图案呈环绕状之余还可被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适合各种观赏角度。因此,科林斯柱式特殊的地方并非在于构造上之方便性,而是在于其装饰性的效果。目前可以看到的科林斯式古希腊建筑,首推位于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在希腊化时期,这座神庙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建筑物,庙内闻名的宙斯塑像同帕台农神庙的雅典娜塑像一样,出自著名的雕刻家菲迪亚之手。宙斯塑像在昂然地接受了人们长达九百多年的崇拜之后,也没能逃过被毁的命运,焚身于大火之中。目前仅存的13根柱子原身确是拥有着104根柱子的庞大建筑。
逝去的景和物在人们的深究之下成就了另一番面貌,好像古希腊柱式的确立和完善为后来的古罗马建筑及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复古主义建筑辅以的巨大影响一样。世上还没有另一种如此简单而又完整的元素,能这样几乎无所不包地决定着后来产物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