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的崇高 另一种方式的讲述

2009-01-18 08:34房圣易
艺术汇 2009年8期
关键词:观者崇高事物

房圣易

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

大约2006年初,我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拍摄计划。我将使用尽可能最简单的器材,发掘最寻常的题材,呈现出最质朴的照片这些照片大部分都配着一组文字,而且照片与文字之间可以互换。由于这些文字大都有人生哲思的意味因此某些时候文本起到了启发阅读照片的作用而照片因为其视觉的引人联想,很多时候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所指。有时候语言文字的引导对于观者来说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快的进入到有关影像意义的思考中去,或使观众能沿着创作者的脚印走上一段但是观者有时候根据画面会得出超过创作者意料的不同的理解结果。我的照片改变了客观事物呈现于你面前的状态。而你的思维方式最终为这张照片定性,定性于你的理性思维之中,在你看到之后这张照片就分成了三份,一份属于事物本身,一份属于我,一份属于你。

物象虽不完整但依然可以创造出完善的构图,照片虽然呈现静景但依然可以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律动。

为了拍出符合我想法的照片,我必须对于拍摄的条件做出一些限制。摄影作为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近两个世纪的积淀与发展之中,能选择的器材与技术手段已经非常丰富,至于摄影表达的“风格”,则更是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但我并不想投身到推进摄影技术与披法的工作中去,我感兴趣的是照片上所呈现出的现象。我在拍摄时仅使用一台扑克盒大小的老式无变焦卡片机,无论在何种拍摄环境下,我除了一把家用手电筒外不使用其它人造光源。这些照片是黑白的,因为我希望它们传递的信息尽可能简洁些,此外表现连续不断、微妙的影调层次是很有乐趣的事。影调层次像技巧一样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在这里就是保持和加强我们所追求的那种律动美感以及引起对于事物联想的手段。这些照片之所以多从小处着眼,是因为我希望它们在形式上显得尽量渺小些,在拍摄这些渺小的事物时,我的态度非常严肃。小小的一个角落,有时需要拍上一个星期。我需要等待自然光线的变化,此外需要对多种构图方式作出取舍。即使是不太重要的背景,也需要耐心地进行试验。我希望借此达到一种视觉的纯粹。我不去物色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在美学原理上,任何渺小的事物都能够通过元素的抽离或者形式的转换而获得崇高的表征。摄影的主要材料是光与时间,其次是相机与胶片。

照片是一种特殊的时空交织产物,我们利用光来记载眼前的现实,这些被截成片段的时空碎片,即是我们捕捉时光的成果,又是证明时光流逝的证据。照片是一种无论我们多么接近被摄物都会造成距离的观看方式。反过来思考,我们必须在一定时空距离之外去观看照片里的景象,但是我们会觉得如此之贴近。总体来说,所有的照片都是关于过去的,所以一切照片都带有怀旧的意味。照片为事物的存在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照片里出现的一切曾真实存在过。照片里事物之间的联系可能容易因为人为的误导或误解而使我们得出与曾经的事实不甚相符的印象或见解,也就是说,拍摄的那一瞬间与我们眼下的观看之间存在着“阻碍理解的鸿沟”。

关于照片呈现出的景象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差距,或者说照片具有的“欺骗性”,很多人都曾意识到并加以讨论。镜头具有比人眼更高的识辨能力,很多肉眼无法识别的信息,我们可以在同角度的摄影照片里发现它们的踪迹。但反过来思考,经过人为的操作,例如对光影的把握,我们也能够掩盖很多现实中具有的信息。因此每张照片都在带给我们关于被摄物的相关讯息的同时,又提示我们这些照片里的一切眼下可能都已失效,这些事物的当下状态已经成为悬疑。

当我们看到世界的样子时,才会有存在感,很多人不停地周游世界,不停地去发现世界,这正是一种力图验证自我存在的行为。而摄影用照片保存事物的样子,并且还可以让这些事物被随身携带。因此照片对于这个时代每一位渴望保留记忆的人类来说,都是一种珍宝。照相机应该用于记录生活,反映事物本身的物性和精华。

艺术家应当拥有从取景框中看到最终照片的能力。设备必须成为艺术家身体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才能越过技术的障碍而达到自由表达的境地。在这个时代,电脑暗房是我们的优势,同时也是我们最大的障碍。因为过分地依赖它,把它看成拯救创作的灵药,那么观察能力的低下将永远无法得到弥补。我想更聪明的办法是用最笨的方式把照片拍好。因此我一直不主张在电脑上大幅度的修改照片。

在摄影者理解的引导之下,相机的洞察力能被用来创造一种更强烈的真实感,一种能揭示事物本质的超级真实性。在不改变事物基本真实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再现他的被摄体,并且通过这样的再现让观众感到他看到的不止是事物的外表特征,艺术家的观察创造了他的照片,曝光记录了他的观察方式,冲印呈现了它。艺术家的观察方式最终决定了作品的价值。在进入技术流程之前,艺术家的观察已经基本决定了结果。

形式是艺术家的语言,是艺术家情感传达的直观途径,是艺术家理性思维的外在表征。形式的优劣决定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内涵与形式的默契与否,直接影响观者对于作品理解的思维走向,甚至决定了观者对于作品理解的深刻程度。因为,对于观者来说,形式就是一切。作品的外在形式是艺术家与观者发生关系的唯一场所,是艺术家与观者精神媾和的桑社。观者要从照片的外在形式中感受、理解作者所体验到并反映的精神世界。

在机械复制的时代,衰落的是贵族化的审美观念韵味,而不是艺术本身。

——瓦尔特·本雅明

身边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显得很寻常,寻常的东西看的久了我们嫌弃它的庸俗,庸俗的东西还要天天看到,我们不禁憎恶它的丑陋。如果我们忘掉它们的功用呢?如果我们忘掉它们在我们心中的想当然呢?暂时忽略我们的已知,以陌生的眼光,以超然的态度静静的重新审视它们。寻常可能化为了奇特,庸俗可能变成了不凡。还丑陋吗?是不是开始有一点动人了!

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自己封闭的个人世界里。我指的是人们俗称的“几点一线”的生活,由于个人生活圈子的局限性

每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同时由于工作的无创造性以及重复性,大多人注定只是人类社会运转链条中的一点铁屑。这也仅仅是相对人类社会而言,如果用“世界”概念来说个人则更加渺小。我想这是毋需争论也无关痛痒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人们依然活跃而亢奋,并且很多人能够感受到人生的充实以及精彩呢?在哲学或者说心理学领域,每一个渺小的生命个体都会创造一种“封闭的崇高感”,几乎所有正常人都会在庸碌的人生中为自己找到一些崇高感,这是一种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自认为的崇高感。当我们看一只小蚂蚁的一生时,他毫无疑问是渺小的,但它在自己生命里所进行致死才停歇的挣扎与重复劳动会让我们感受到悲剧式的崇高感。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作的某些事,赋予崇高的意义。意义,不会在事物发生的同时即可完全展现。没有事物的发展,没有事物与其他因素的联系,没有传播,没有揭示,便没有社会学上所指的“意义”。任何艺术品所具有的意义,都是人为赋予的。

猜你喜欢
观者崇高事物
端午节观龙舟赛
单独中的洞见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
The Four Crafts of Kites
The “Crane and Celestial Boy” K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