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英国特约记者 陆 乐 纪双城 本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全球性的贸易大滑坡。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世界各地的对外贸易都在急剧下滑,即便是在衰退中这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情况,而且也增加了各国摆脱经济急速坠落的难度。”
各地进出口都在下滑
根据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的数据,去年7-11月这四个月期间,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月度进出口总额从近3980亿美元降至3260亿美元,降幅达18%。日本财务省周二表示,11月出口较上年同期下滑27%,创下有史以来最大降幅,进口也大幅下滑14%。据中国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数据,中国12月的出口额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8%,进口更是大幅下滑21.3%,外贸降幅创下了至少10年来的最高纪录。而这已经是中国连续第二个月进出口同时下降。
此外,德国11月出口降幅也为10年来最高水平,较上年同期下滑11.8%;韩国11月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19%;台湾11月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23.3%;据《华尔街日报》计算,英法意三国11月出口降幅也与德国大体相当。而据俄罗斯《每日商报》15日报道,俄联邦海关总署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俄罗斯出口额从去年8月的454亿美元降至298亿美元,进口额也跌至192亿美元,比上月剧减了22.3%。
亚欧海运费率几乎跌至零
全球贸易量的急剧下滑不仅体现在这些冰冷的数据上,而是让全世界的贸易商都感到了刺骨的“严冬”。英国《每日电讯报》14日的报道说,亚洲到欧洲的集装箱海运费率有史以来首度降到零,反映了全球贸易从去年10月以来正逐渐走向崩溃。文章援引香港一位长年从事亚欧贸易的交易员查尔斯·德·特楞克的话说,“运费已经到零了。我们眼看着贸易活动笔直往下掉。亚洲到欧洲这个方向惨不忍睹。”
《每日电讯报》说,海运业著名的衡量运费标准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眼下已经下跌96%,而与往年仅仅祸及某个行业产品或是地区的情况所不同的是,目前的僵局是全球性的。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亚洲,市场交易都停滞了。最新的趋势是,海运危机现在已经蔓延到制成品,而制成品是国际贸易的核心。专业期刊《劳埃德航运》说,新加坡现在对华南来的集装箱已经不收费了。从北亚来的集装箱,运费则降到200美元,比营运工本还低,交易商们希望借此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贸易往来。一位没有透露身份的交易员说,他从来没见到市场像眼下这样冷清的。过去数周来,亚洲出口重镇的数据可看出灾情严重,也反映出欧美地区需求崩溃。今年1月,韩国的出口额已经减少了30%,台湾则减少42%,日本减少了27%。
2009年全球贸易面临二战后最严峻时刻
《华尔街日报》援引经济学者的话指出,经济衰退必然会影响到贸易,但全球都出现贸易大幅下滑情况却很少见,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1982年。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全球贸易下滑幅度将达2.1%,降到二战以来的最严峻时刻。位于日内瓦的全球贸易资讯服务中心负责人当·布拉谢尔预期,全球贸易下滑的情况至少会持续6个月。查尔斯·德·特楞克预计,亚洲对美国今年的出口交易额将会下降7%;对欧洲则会下降9%到12%。他还提到,虽然“零运费”听起来不合逻辑,但国际贸易从业者今年必须要凭借一切机会,才能存活下来。
对于眼前贸易萎缩出现的原因,《金融时报》解释说,信贷危机和油价危机的双管齐下是直接原因所在。而国际投资银行ING的贸易顾问林赛科本则认为,目前的贸易寒冬和往年的贸易需求减缓不同,因为它更像是海外需求就此停滞。ING的报告称,美国港口的海运活动也陷入冻结状态,两大港长岛和洛杉矶的对外贸易比去年减少18%,比过去几次经济衰退都严重。
不过《金融时报》认为,无论对于底特律汽车制造商、德国工业企业还是日本电子厂商来说,中国拿到的订单数量仅“温和下降”还是让人感到欣慰。作为最受青睐的世界工厂,中国在去年12月出口同比仅下降2.8%。但《每日电讯报》转述业界的警告说,来自中国钢铁、电器和纺织产品出口额已经大大缩水了,这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而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贸易代表苏珊·施瓦布周二表示,她担心由于全球贸易量大减,自由贸易将面临威胁。即将卸任的施瓦布说:“我不仅担忧美国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担心中国等其他国家有这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