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秋

2009-01-15 09:03曾丽香
文学与艺术 2009年12期
关键词:爵士乐

曾丽香 李 力

【摘要】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身为黑人的女主人公维奥莱特处于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中,她不仅受黑人男性的压迫,还要受到种族的歧视。人到中老年后,由于没有生育,年老色衰的她找不到生存目标。她只能无可奈何地过日子,最终丈夫乔背叛了她,从而导致了她的命运悲剧。

【关键词】《爵士乐》;中老年女人;同化;背叛

《爵士乐》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名作。它是继《宠儿》之后再一次将笔伸向历史背景之中美国黑人精神内核的爱情故事。《世界》杂志曾赞誉为:“吟唱布鲁斯的莎士比亚!”小说描写了乔与妻子维奥莱特为了逃避贫穷和暴力,从南方乡下来到大都会纽约谋生。二十年后,两人的爱情和梦想都已在大都会中迷失,苦闷的乔爱上了十八岁的女孩多卡丝。有着同样不幸经历的两人,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慰藉和满足。但当乔发现多卡丝跟其他男孩交往时,痛心地开枪打死了她……小说借爵士乐即兴演奏式的方式叙述,推动故事的进展,令读者犹如置身于上个世纪20年你纽约哈莱姆爵士乐师即兴演奏的旋律之中。目前国内对本书的研究主要是从叙事技巧、对黑人女性所遭爱的苦难等角度进行解读。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作为黑人的女主人公维奥莱特处在传统的男性社会中,她不仅受黑人男性的压迫,还要受到种族的歧视。在男性社会长期的教导下,人到中老年的她,她已经无意识地认同了男性社会中对女性的各种规范。由于没有生育,年老色衰的她找不到生存目标。她只能无可奈何地过日子,最终丈夫乔背叛了她,从而导致了她的命运悲剧。

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男人一向握有全部的具体权力。女性世界被用来和男性世界相对照,可是她们从未构成过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社会;女人只有被规定为“他者”。女人虽然说是人类群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这个群体始终受男性的支配,她们在群体中处于从属地位。男人在社会中永远担任统治的地位。这一意识形态是如此强有力,以致于处于压迫地位的女人们,还要仰视男性,对男性在社会中的各种表现大加称赞。男人制定各种制度来塑造女人,并通过各种手段使制度合理化。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中,男人在女人心目中的地位犹如上帝在她们心中一样,是绝对权威的象征——女人必须崇拜、服从、依附于男人,女人对男人的背叛或忤逆被看作与亵渎上帝同样是严重的不轨。久而久之,大多数妇女从内心接受了自己比男人低等的感觉。

在男权社会里,女人要牺牲独立意识和人格,将自己的智能和生命全部奉献给某个男人或家庭,成为男人们眼中的贤妻良母。女人为男人提供各种服务。她们除了做繁重的家务活,还要为男人提供性服务,而且还为男性传宗接代。生儿育女也是女人不可抗拒的任务。女人只有通过做母亲时才实现她的生理命运;生育是她不可推托的自然“使命”,因为她的整个机体结构都是为了物种生存。也就是说通过生育的女人才是完整的女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维奥莱特没有生育。她出生在贫穷的南方,小时候父亲离家出走,母亲独自抚养她们几个孩子。然而母亲因为受不了贫穷,最终投井自杀结束了苦难。维奥莱特她从母亲的残死得出的最大教训就是——永远永远不要孩子。她为了生活不被孩子拖住,为了生活更轻松一点,为了不再走母亲的老路。她就一直没有生过孩子。然而人到中老年的她,由于自己的皮肤,她越发觉得融入不了大都会——纽约的生活,她越发觉得自己孤独。而且受到传统社会的熏陶,在男权社会的教导下,她很渴望有自己的孩子。她自己也觉得没有孩子是人生的缺陷。没有孩子的她是不完整。结果她做了出格的举动:偷孩子。在偷孩子不成的情况下,她养了好多鸟,其中一只还会说“我爱你”。她呵护孩子般地照顾她的鸟儿们。成天和它们谈心说话。很多人为此断定她是“疯”了。她没有疯,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教育下,她被男权社会同化了。她把男权社会的制度要求套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没有完成女人的自然使命。她不得不说是男权社会牺牲品。

在父权制社会里,女人总是被描绘为青春、漂亮、富有吸引力。男人们总是热衷于这些年轻漂亮的女人。年轻貌美的她们或者可以通过某个男人控制住世界。然而女人非神仙,不可能长生不老。在女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她们变得年老色衰,不再有吸引力,不再能取悦于他人。她无法再通过男人控制住世界。她会离开她的保护性职业,她的原来的计划会中断,她突然发现自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成了孤家寡人。她没有实现的梦想与愿望,将无法再实现了。作为女人,她或多或少被动地经历了她的命运,她仿佛觉得她的机会被人家夺走了,她觉得被人愚弄了,不知不觉地从青年滑到了中老年。她会发现:她的丈夫、她的环境、她的忙碌,对她统统是没有意义的。她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被人感激过。她非常渴望挽回曾经流逝的时间。然而她无能为力。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维奥莱特,她更是想留住青春。作为黑人的她在大都会生活,她不仅受到主流社会中白人的排斥,五十岁的她也受到了同是黑皮肤丈夫乔的冷落。由于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奔波,她过早地步入了老年。她失去了年轻时的激情。变的不再独立自信,说一不二。受到年龄的困惑,她无法集中精力持家。她不再为丈夫做可口的饭菜,不再让丈夫接近她。从小受父权制社会教育的乔无法理解妻子的生理变化。他没有理会妻子的生理变化,只是一味从自己的要求出发,觉得妻子没有做好家务,没有伺候好他。看到妻子整天和鸟儿们说话,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不再和妻子有话语可交流。乔最终背叛了妻子维奥莱特。生老病死是社会的自然规律,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些。然而在男权社会里,作为女人的我们却要为自己所经历的自然规律付出沉重的代价。

由于维奥莱特步入人生之秋,她的生理机能开始衰退。无论是行为还是思想,都会发生重大的改变。有时还会伴随疯狂举动。无论是维奥莱特由于做母亲的渴望去偷孩子,还是因为性冷淡使得丈夫无法接近,亦或是由于精神无处寄托养鸟的举动,都是她这个“危险年龄”的正常行为。可由于处在男人统治的社会中,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不合理的。丈夫可以因为妻子的这些举动而胡作非为。女人则要为自己步入中老年付出被背叛的代价。这不得不说是女人生命之秋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潘岳、雷格译《爵士乐》,海口:南海出版社,2006年版

[2]陶铁柱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3]艾晓明 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刘慧英著《走出男权的樊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5]王岳川主编《女权主义文论》,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爵士乐
我希望我的音乐“四不像”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关于我国艺术院校爵士乐专业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20世纪早期爵士乐在上海的兴起与传播
广州,你有多爵士?
爵士乐中国本土化的历程与反思
上音爵士乐和音乐剧联手为社会服务
Music
中国爵士乐的双城记
回顾爵士乐(Ja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