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师

2009-01-14 09:35
中华儿女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文艺界荒漠体制

于 今

沐浴着“五四”春风成长起来的大师们一个接着一个走了,伴随着他们离去的是一个时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每一个时代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文学现象,都是因为有一群大师在“推波助澜”,如唐诗之李白杜甫,宋词之苏轼辛弃疾,元曲之关汉卿王实甫,明清小说之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艺术领域也是如此,就如梅兰芳之于京剧,侯宝林之于相声。大师们的经典作品就如源头活水,中华文化的长河借之得以绵延不绝。

但大师们渐行渐远。

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

你也许会说,我们的文艺界不是很繁荣么?每年出版的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难以计数,作家、音乐家、画家和各种艺术家的数量肯定也是世界第一,这难道还不够吗?我的回答是,仅有数量是不够的,正如发展经济,没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只是徒耗资源。今天文艺的繁荣,并没有大师和经典的支撑,文艺界如同失去了灵魂和主心骨的痴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更多的只是平庸和伧俗。

中国本不乏大师,更有著名的盎产大师的时代,如春秋战国时代,如五四时期。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反而没能造就出这种局面?

其实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领导人就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文艺发展方针,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文艺成为了可怜的牺牲品,文化人的个性和人格几乎被抹煞。改革开放后,思想桎梏逐渐卸去,文艺界从对“伤痕”的反思,到民族文化之根的追寻,本有步入“自觉”正轨的趋势,并使文艺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局面(我把它称为第三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期)。孰料市场经济大潮一来,有些人便把持不住,当起了“弄潮儿”,把文艺界几乎变成了“名利场”,刚刚摆脱了政治附庸身份的文艺,却几乎又成了金钱的奴隶,创造力的退化,精神的“阳萎”便无可避免了。

北京的春天,大风卷起的沙尘总让人想起渐渐逼近的荒漠,总希望能有大树、能有森林环绕着、保护着北京城。

没有大师的文艺界,就如没有大树、没有森林遮蔽的土地,即便有几蓬杂草,终究会在大风沙的侵蚀下,成为荒漠。

自然界的荒漠尚有改造的可能,但文化荒漠,断绝的却是民族之根。

我们的时代需要大师,需要经典。

今天这个时代,与春秋战国、与五四时期也有诸多相似之处,社会的变革,思想的解放,有过之而无不及,“百花齐放”本正当其时。

但为什么大师如此“难产”?难道真的是市场经济的过错?

非也。欧美诸国实行的同是市场经济,却是人才辈出。

其实根子还在人和体制身上。

身在文艺界的诸君扪心自问,你是在为文学(艺术)而创作,还是在为名利而创作?你是在思考稿费、版税,还是在思考创作的意义?

失去了艺术的自觉,失去了人格的独立,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的勇气。耳不闻民生疾苦,眼不见时代变化,为名驱,为利使,心浮气躁。其面目可憎、思想贫乏、语言无味也是情理之中,精品已是奢望,更何谈大师呢?

曾丕在《典论论文》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直事”。又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要不朽还是要速朽,全取决于文化人的自觉。

当然,体制的因素也不可小视,是激发创造力还是压制创造力,是促进文化人的自觉还是压抑文化人的自觉,文化体制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目前的文化体制,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时代的痕迹。

建设先进文化,关系国家的“软尖力”,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文化体制改革已大大滞后,民众殷切呼唤着文艺界的“春天”,“破冰”已是迫在眉睫。改革当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改革的思路。

以往经济发展过程中违背规律所造成的恶果让人痛心,如环境的破坏,如资源的消耗……如果仍沿用这种思路,文化的“荒漠化”也将是无可避免(应警惕和避免文化粗放型增长现象发生)。所以,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尊重文艺自身的规律,尊重个性,尊重创造,营造适于大师生长的土壤和环境。

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文艺界的诸君也应行动起来了。

猜你喜欢
文艺界荒漠体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都是文艺界人士
荒漠生机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批判的研究综述
经典来信
荒漠水塘
戈壁荒漠老旧小区环境改造的实践与探索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