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玮
舞蹈《千手观音》、京剧《赤壁》、舞剧《一把酸枣》,说唱剧《解放》……几乎每部作品中都渗透着张继钢的创作理念——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张继钢70余次担任国家大型晚会或大型活动、大型演出的总导演或执行总导演,“每分每秒都要精彩”是他的创排原则。
从艺30多年来,张继钢的艺术履历表写得满满当当,他的作品气势宏阔、意蕴深厚,个性鲜明。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艺术家认为:现在的中国并不缺少中国制造,而是缺少中国创造。“用崭新的艺术风格,去创造伟大的时代,是艺术家的使命。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再过50年、100年,回首望去,我们的创作依然星光灿烂。”
无数人只看到舞台或屏幕那绚丽的辉煌,无法看到张继钢和他的团队幕后艰难的创排。“有时为了一个创意,我困扰了近半个月,经常抽烟不说话,苦闷呀……”他说,永远追求。“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永远追求一种崭新的激动,永远不去模仿别人,不去重复别人和自己。作为艺术家,永远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张继钢很清醒,也很欣慰。
震撼世界的“中国8分钟”和央视春晚的354秒
一般人知道张继钢的名字是在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之后。春晚上,由他编导的舞蹈《千手观音》感动了亿万观众,一夜红遍大江南北。从此,“张继钢”3个字扎进了全国观众的心田。
言及创作缘由,张继钢回忆说:“《千手观音》的灵感来自于我的家乡山西,是在1996年左右一次采风当中产生的。记得我从山西的北部看到了云岗石窟,再往南走我又去了五台山。看到了17,7米高的千手观音,再往南走到了我生活和工作l佯的太原市。在太原市中心文庙大悲殿里我看到了3座8米高的千手观音。当时就想,我如果能够把这些雕像编成一个舞蹈该有多好。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作创作舞蹈《千手观音》的准备。”张继钢还说,家乡的崇善寺里有一座千手千眼的观音塑像。相传这千手观音本是古代妙庄王的三女儿,她为了给父亲治病,毅然砍下自己的双臂当药引。三女儿的行为感动了上天,于是赐给她千只手臂。“当时我想,如果能把这个静态的观音编成一个动态的舞蹈,一定是气象万千,雍容华贵。”
“我发现许多名胜古迹中都有千手观音像和雕塑,都给我很大的震撼,我就想创作这样的题材,后来由于工作太忙这个题材就放下了。”1994年,张继钢受邀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艺术指导,2000年5月残艺应邀出访美国时约请张继钢编舞——当时有由3位残疾人表演的舞蹈节目《敦煌彩塑》,张继钢不是很满意,由此萌发灵感,开始创作《千手观音》,由12位残疾演员表演,获得成功。
2004年5月,应雅典奥组委邀请,受北京奥组委委派,残艺将于同年9月28日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演出。张继钢担任节目编导,对《千手观音》进行再创作,推出了21人表演的《千手观音》第2版。张继钢借此弥补了4年前留下的遗憾,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8分钟的演出中大放异彩,震惊世界。“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不超过90分钟,在只有18分钟文艺表演的时间内,给了中国8分钟,而且是率先亮相。这8分钟,对于雅典是珍贵的,对于世界是珍贵的,对于中国更是珍贵的。雅典为我们提供了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舞台,我们要创编好每一秒,表演好每一秒,这8分钟必须是光辉灿烂的!这次在残奥会上演出的节目在原《千手观音》的基础上经过重新创编,定名为《我的梦——从奥林匹亚到紫禁城》。在创作中,我力求体现3个主旨:第一,体现奥运会会歌中确立的奥林匹克创始精神——美丽、伟大、正直、坚强、圣洁与友善的人性;以及奥运会五环旗倡导的‘和平、友谊、进步;第二,展示北京奥运精神和北京残奥会会徽。落实到文艺表演,主要是表现中国的人文精神,让观众欣赏东方艺术的神韵,体味中华文化的深邃,感受中华民族的天地人和之美,第三,表达对雅典的感谢、对运动员的祝福,对光临北京的欢迎,体现中国和北京的博大情怀。”
奥林匹亚版《我的梦》表演中,聋哑演员邰丽华与20位同伴结为一体,以慈祥的千手观音形象立于莲花台上,在镶嵌着残奥会会徽与1000多只手的金碧辉煌拱门下,以缤纷的手姿与斑斓的色彩,述说着内心世界的美丽言语·相随激昂的乐曲,舞者鱼贯而入舒展在多边形舞台,以婀娜的舞姿与欢悦的眼神,描绘着脑海中的梦想天堂,身着白纱衣的4位手语指挥,天使般地相伴四周,向舞者解读着他们无法听到的音乐……
雅典残奥会闭幕式的“中国8分钟”,精彩绝伦,震撼全世界。张继钢为国争了光,为中国人争了气。
2004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邀请残艺《千手观音》参加2005年春节晚会,张继钢又创编了第3版《千手观音》。“到了春节晚会前3个月,我们为了备战春节晚会,又做了调整。因为这是一个传统春节晚会,而不是体育运动会,是在大过年期间,我们聋哑孩子献给全国观众的礼物。于是,我去掉了运动会的特征,而加入了春节喜庆的气氛。”
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让舞蹈《千手观音》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实现了张继钢的梦想。354秒。诞生了一个舞蹈神话。这样-的结局,完全在张继钢的意料之中。在中国残联艺术团的排练厅里。他曾反复地灌输着“每分每秒都要精彩”的原则。同时,他也不止一次地告诉大家,春节晚会可以留下一首歌,一部小品,这次一定要留下一个舞蹈。演出后的轰动印证了他的判断。
排练是非常辛苦的,张继钢有感而发:“这帮孩子特别刻苦,我曾经告诉他们,不允许他们把脸暴露出来,这个‘千手观音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只允许看到一个脸,而且还不是领舞邰丽华的脸,应该是菩萨的脸,他们必须要有团队精神。于是,这些孩子从早晨一块起来,跑步啊,吃饭啊,排练啊,练功啊都在一起。虽然他们处在无声的世界,但是彼此之间那么真诚的交流是非常让人动容的,这正是我所需要的那种一致。我很为这些孩子们感动,他们不会有任何一个因为自己胳臂疼、腿疼就从排练场缺席,每天都能看到不缺一人的排练。”
第一次给残疾人演员排练时,张继钢很谨慎,不敢直接的指出他们的错误,怕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后来。有一位长者批评了他:这种不真实的包容是无法提高表演水平的。从此,张继钢对残疾演员们的要求才逐渐直截了当起来,寻找到对他们进行批评的好方法,同时他认识到了导演自身的任务——“掸去灰尘,让金子发光”。
在排练中,困难无时不在,张继钢告诉记者:“因为演员都是聋哑人,所以要表演整齐是一个难度,但是还有一个难度是在观音打开千手的时候动作位置必须一下子找到。前面一个的手臂伸出去在这个位置,后面一个就必须高出之前的位置,而且必须一步到位。一、二、三、四……必须按规定好的尺寸出去,否则就不匀称、不好看,这个难度确实是很大的。”
要是演员们出现了错误,怎么办?张继钢说:“我们想出了一个惩罚方法,就是拿钢笔在他们手臂上画杠,如果画了5个杠就是说明你错
了5次。就是这样来使他们的身体有一个强制性的记忆,头脑必须要记住错了,一定要改正。”张继钢记得:“在一堂训练课后,要是谁的手臂上没有钢笔印或者很少钢笔印,就会非常开心。见到谁就伸出手臂给谁看,还一脸灿烂地笑。”
在排练过程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们付出了很多,观众光看到舞台上呈现的舞蹈十分完美、震憾,很难想像演员们在舞台下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因为他们都是听不到音乐的孩子。节奏的训练和对舞蹈的理解,就需要手语老师、排练老师反反复复给他们分析作品,这个过程应该是非常艰苦的。张继钢说:“我所认识的很多朋友都问我,聋哑人跳得那么整齐是不是很难?实际上这并不是最难,难在音乐对形体的感觉。舞蹈必须要让编导示范,我要把舞蹈编出来,我要给邰丽华她们做示范,她要从我们身上感受到音乐。21个孩子扮演这一个角色,就是‘千手观音。”
“邰丽华站在第一个,她的形象需要体现出观音的灵魂、情感和境界,在她的身上要表现出巨大的沉静和安详。起初她是用笑来处理,我觉得她笑得有点过分,所谓笑不露齿,她一高兴以后就把牙齿露出来,我认为这是不行的。后来,我又让邰丽华不要笑,让她露出充满慈爱的、安详的表情。结果她又太严肃了,把脸给完全紧绷了起来。你们所看到的那个表情是我和她一起寻找了很久的,是一种安详而又心如止水的样子。”张继钢透露了打造这个表情的小秘诀,“眼神在前面三四米的地方下垂,整个面目必须松弛。”
张继钢对邰丽华的要求比一般演员更严格:“作为领舞,我要求邰丽华必须用余光看着分布在舞台侧面的手语导师,不能让观众感觉到她在斜视。她必须去感觉,这点她做得很到位。这个孩子非常刻苦,往往是被钢笔画杠画得最少的。”
春节晚会上,张继钢让《千手观音》的手势表现出巨大的沉静和慈爱,“我要让这个舞蹈告诉人们,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伸出一双手去帮助别人。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
《千手观音》火了,火得一塌糊涂。神州大地,处处邀请《千手观音》演出,而所到之处更是一票难求。
艺无止境。张继钢仍不满足。在一次演讲中,他说:“一件艺术作品,完美到一点缺憾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千手观音》就有很多遗憾,每次再排演的时候,我都认为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而这种状态再过30年都会有。”
北京令世界感动的奥运之夜
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时,沿着北京中轴路,在夜空走出29个大“脚印”。被称为“历史足迹”。当最后一个足迹在“鸟巢”上空绽放时,它像繁星一样落在了“鸟巢”。此时,繁星向中间汇聚,形成了一个奥运“五环”。
展现五环标志是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规定动作”,北京奥运开幕式上《梦幻五环》的创意灵感来自一块黑板。编导组办公室有块写方案用的黑板,用了几次后发现笔迹擦不掉,大家以为黑板质量有问题,后来才发现由于马虎,黑板上的膜没有揭下来。当编导去揭那层膜,揭到一半的时候,张继钢突发奇想……这个设计是所有演出场次中惟一从一开始确定就没有再改变的创意,只是在上升方式、速度上进行过反复调整和训练。据张继钢介绍,大家看到五环慢慢立起来,实际是魔术手法。当最后一个“大脚印”在天空绽放的时候,它像满天的星斗落在“鸟巢”。形成繁星向地面汇聚,一直汇聚到中心场地,形成了地面的五环。“其实,这是45000个LED,也就是发光二极管铺在一个幕布上的效果。”
前28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一直是举世共享的视觉盛宴,如今却是横亘在新的导演组面前的28座高峰。做到和别人不一样,几乎是艺术家一生的追求。为了设计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张继钢观看了所有的前28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后,他与张艺谋总导演达成共识:要利用地面建造大面积LED屏幕。在张继钢的建议和坚持下,和张艺谋等编导人员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在开幕式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中国画卷。
张继钢说,我们要求奥运会开幕式的环节应该尽可能每分每秒都要精彩。“开场锣鼓音色最好不要太像鼓,也不要太像青铜。最终我们选到在春秋时期诞生的缶。我们找来乐器方面的专家试缶的音色。可谁听过这声音啊?我们不知道什么声音正确,但我们知道需要什么。我们不要太像大鼓的声音,不要太像敲木板的声音,不要太像打铁的声音,也不能像西方的钟,音色选择上研究了很长时间。”
张继钢记得,两千多名战士半夜练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喊得像战士口令。一听就傻眼了,一下子回到了军营,这哪能行?!他们还需要练京剧韵白,可是京剧韵白也不好练啊。战士来自五湖四海,个个南腔北调。完全不懂音律,多次演练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张继钢干脆让战士各说各地话试试。“偶然发现四川话最接近韵脚,所有字发音都发四声,半夜三更在大队长的领导下,全体人员对着操场大声地一遍遍诵读,终于找到了古韵味感觉。”
开幕式的细节上,张继钢也要求尽善尽美。在“击缶而歌”的欢迎仪式中,击缶员们需要吟诵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了确定“乐”字的确切发音,张继钢咨询了许多学者,最终才认定应读“le”。
开幕式上有很多非常明显的中国文化的元素符号,在表现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精神的时候,张继钢和他的团队总是努力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世界读懂。由于全身心的付出,开幕式极为成功。2008年8月8日这一夜,世界被北京感动了。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约3个小时。其中文艺表演约1小时。文艺表演的结构以北京残奥会会徽“天地人”的寓意为逻辑架构。形成空间的旅行、时间的旅行、生命的旅行3个篇章,展示出御梦飞翔、永不放弃的精神境界。“整体风格为童话般的风格。梦幻,轻盈、浪漫、温暖和快乐是我们力求达到的效果。”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是一幅画卷的话,那么残奥会开幕式则像一本讲述我们自己家园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和梦一起飞》。
作为残奥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张继钢感觉这台节目要尽可能感人肺腑,尽可能浪漫、阳光灿烂。“解读生命总有梦想,一切生命都有价值、自强不息这样的理念,用快乐的方式来表达。整个开幕式演出充满梦幻色彩。从上千名卡通马拉松运动员们喜笑颜开,忙碌着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残奥会运动员铺就一条美丽的七彩跑道开始,到太阳鸟飞到盲人歌手身边进行交流,再到2000多名小演员表演卡通舞蹈……无不表达着我们的风格。”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有大量残疾人演员加入,更好地诠释出。一切生命都有价值,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梦想”的理念,讴歌了永不放弃的精神。汶川地震后,媒体的一篇报道使在地震中失去了左腿的李月进入了张继钢的视线。“‘虽然地震夺去我的左腿,但是我永远不放弃芭蕾梦想。读到这段话,我顿时热泪盈眶,就在那一刻,我想到了要把李月邀请过来。”
“因为排练经常进行到深更半夜,我经常是晚上十一二点过
去看排练,去的时候经常看到小李月在轮椅上睡着了,我们都不忍心叫她起来,总是先进行别的内容的排练,一直到需要她出场时,才把她叫醒。她揉揉睡眼,很高兴地投入到排练中。因为芭蕾舞是她的梦想。”《永不停跳的舞步》是由李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聋人艺术家们和“芭蕾王子”吕萌共同完成的作品。张继钢说,对于一个热爱芭蕾的孩子,芭蕾舞演员失去了腿就等于失去了芭蕾梦想。聋人演员用他们的双手去代替李月的足尖,“芭蕾王子”吕萌高高托举起她的梦想,整个舞蹈描绘了残健同行,舞动同一个梦想的美好图景。
北京残奥会的闭幕式主题是《给未来的信》,寓意所有的观众、运动员共同谱写的一封寄给未来的信,寓意向着最美好的梦想奔跑、永不放弃的精神。在仪式开始前的表演时间,以卡通邮递员作为主要形象的演员将以独特的方式向观众赠送特制的明信片。近千名“邮递员”将回收这些写满对未来祝福的明信片,送进摆在“鸟巢”内的数十个邮筒。演出结束后,邮局收回这些邮筒,免费寄往上面写下的地址。“这样一个罕见的,有大量群众参与的行为艺术将呼应出主题,表明写给未来的信不是空洞的,在‘鸟巢的所有人都可参与。”虽然可能很多人会写给亲朋甚至自己,但是这种方式仍然是表达出一种自己对未来的寄托。
“残奥会闭幕式整个晚上都在‘写这封信。无论是唱的歌,跳的舞,都是围绕这一主轴进行。在艺术手法上,我们选择用童话般的风格来表现,这是因为闭幕式同残奥会开幕式是一个整体,开幕式也是童话风格。”《给未来的信》文艺表演是一部运用现代艺术与民族传统艺术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由2000余名演员与全场观众、运动员共同完成的,具有浓郁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6个章节以《给未来的信》作为整体结构,体现自然、纯净、亲切、温暖的艺术风格,结合绘画与雕塑艺术的视觉语言,书写残健同行、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秋风微拂,夜色荡漾。“鸟巢”里,漫天的红叶飘飘洒洒,将一个层林尽染的美丽秋天呈现在人们面前。无边红叶盈盈落,不尽大爱滚滚来。一片片“红叶”,仿佛就是一张张寄向未来的明信片,燃烧着岁月的激情,浸透着友爱的泪水,充满着明天的希望·一片片“红叶”,仿佛就是一只只飞往世界的千纸鹤,镶嵌着北京的微笑,传送着和平的祈福,飘扬着中国的秋天……
通向国家体育馆中央的红地毯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先生摇着轮椅,缓缓地行进在枫叶飘飞的红浪之中。这位曾参加过5届残奥会的轮椅篮球运动员,此时此刻被北京残奥会独一无二的体育精神所感动,他俯下身来从地上拾起这象征着北京激情的两片。香山红叶”,一片递给了身边的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另一片则郑重地放进了自己西装的口袋,而叶尖则露在了深色西装的袋口外。他情不自禁的一个动作,也让数万观众情不白禁地鼓起雷鸣般的掌声。
当克雷文先生拾起“红叶”那一刻,全世界都在珍藏着中国这一个秋天的美丽!
张继钢爱喝茶、爱抽烟,或许他是藉此让自己的思绪或精神沉淀沉淀。一天深夜回家的时候,张继钢照例先在楼底下抽半个小时的烟。抽着抽着,正好几片叶子掉下来打在他的脸上,好似苹果砸到牛顿头上一样,张继钢有了难得的灵感一现。“白天遇到一些很难的事情,北京奥组委要求我们……,特别中央还要求我们做到有特色高水平。如果白天遇到了怎么也攻克不了的难题,而且出了很多的主意都是那样的平庸,别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想到,不出色、不独特。这个时候往往就很忧虑,在这个时候就会在家的门口先徘徊一会,或在下面抽一会儿烟。在这个时候有很多很好的主意就是诞生在这个时候的,比如说北京残奥会闭幕式的那个落叶,‘香山红叶的想法(产生)就是在那个时候。”
有了灵感的张继钢十分激动,立即擦熄手中的没抽完的香烟,“赶快洗澡准备睡觉。睡了一会怎么也睡不着,就到把这些想法写了下来……”张继钢说:“香山红叶是北京的象征之一。香山红叶以其优美的造型、斑斓的色彩闻名。黄桷树是香山品种最多的红叶树种,栽种历史悠久。在《香山红叶》章节中,红叶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我们从‘鸟巢顶部撒下600多万片‘红叶,持续5分钟时间,不间断飘洒,形成艺术景观,蕴含着深情、祝福和祈盼,代表着中国人民及北京人民,对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诚挚的祝福。这600多万片‘香山红叶,我们都是选用环保材料制成,经过了多次试验,整体效果令人满意。”
残奥会的圣火,在亭亭玉立的聋哑女孩诗意的手语中熄灭了,一个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届残奥会”,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张继钢说:“北京残奥会圣火熄灭原来的方案是让一位盲人熄灭圣火,表现‘光明永在心间的意境。这个创意一直坚挺到闭幕式前10余天,但随着残奥会的进程,随着我们对残奥会精神的理解的深入,我们感到这个熄灭圣火的时刻并不仅仅标志着残奥会的落幕,而是整个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画上一个句号,7年精心准备‘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圆满地结束。因此,残奥会圣火的熄灭不同于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圣火熄灭,意义更为特别。”经过大家的反复研究,最后商定选择了新的圣火熄灭方式替代10多天前还在准备的另一个方案,选择一位聋人小女孩用手语的方式,在与圣火交流的过程中,圣火缓缓熄灭。
不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的倒计时方式、焰火“大脚印”,还是北京奥运闭幕式上的“记忆之树”;或者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白玉盘”主舞台上翻动的“四季”、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聋人手语舞蹈《星星你好》、残奥会闭幕式上的“草坪”和“红叶”等,都是张继钢与他的团队的得意之作,给世人留下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创意,也给未来承担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艺术家们留下了不小的挑战。
两个半小时噙着热泪的幕后
掌声如潮一浪盖过一浪,越来越响、越来越快;饱含热泪的观众齐齐站立,久久不愿离去……2009年9月28日晚10时30分,北京人民大会堂,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出闭幕。此前的两个半小时里,每隔十几分钟,这样的掌声便会响起一次。
《复兴之路》是继1964年的《东方红》和1984年的《中国革命之歌》后,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用什么样的艺术鉴赏、表达手段来歌唱新中国60华诞?用什么样的语言塑造文化中国?”在最初的创作阶段,总导演张继钢一直在思考:“不是《东方红》,也不能是现在打开电视就能看到的歌舞晚会。因为《复兴之路》是歌,是舞,同样也是史,是诗。”在总导演张继钢看来,创作《复兴之路》最难之处是把历史进行艺术的概括和精彩的呈现。“不光正确、准确,更要生动、精彩!”
反复观看《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舞台艺术片,观看《复兴之路》展览,请党史、近代史专家上课,学习中央文件,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核心创意组开始在历史和思想的千头万绪中上下求索。终于,《复兴之路》以《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和《中华颂》五大板块为线索的思路成形了。
第一章《山河祭》在历现中国1840年前“最后的繁荣”时,用上了圆明园被烧毁前美轮美奂的画面。圆明园中,二炮文工团的姑娘们饰演的梨园弟子正紧张有序地上演昆曲《惊梦》的段落,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突然间“轰隆”一声,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响起,随即,银镜应声而碎,皇宫里乱成了一锅粥,大清王朝纸醉金迷的沉梦就此彻底粉碎,随之而来的300多份充满耻辱的不平等条约令人触目惊心。
在悲愤苍凉的《山河祭》朗诵声中,由解放军战士饰演的清兵、百姓每人都躬着腰,背着一大箱银子,在舞台上急急地跑过
炮声响、玻璃碎,圆明园被焚,加深了鸦片战争的耻辱感。结尾以“曙色”的舞蹈推向高潮。621位演员面孔缓缓抬起,1242只手臂交错在一起,望天呐喊,构成了一幅被欺凌民族悲切的嘶喊,用志士的牺牲、陨落和最终被抬起构成全场支点。而万臂向志士伸去的那一刻,又展示了不屈的民族脊梁即将挺立。
第二章《热血赋》,起自公元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英勇悲壮。比如,在讲述南昌起义的舞蹈《点燃朝霞》中,起义前夜的紧张气氛被重点描写——在钟表的嘀嗒声中,在夜幕的掩护下,战士们擦亮了手中的枪杆,《长征路上》以一种“飞翔”般的舞蹈体现长征中飞扬的理想色彩……每一个好点子的诞生都会让张继钢像小孩子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
“要通过舞台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可以展现毛主席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天安门城楼向人民宣告,然后起音乐。你说行不行?当然行,而且肯定是正确的,也是准确的。但是,不独特。记住,只要不独特,艺术的冲击力就相当有限。”张继钢如此自问自答。
他用来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是一段《共和国的名字》的情景表演:新中国成立那天,一支解放军南下部队正在作战,身在沙场的战士接到命令,要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徽,国名。“一个人不能少,一个字不能丢”地传达给每个战士。枪声大作,炮声隆隆。在传达中,一个战士问:“新中国叫什么?”“中华人民……”“你大声点,新中国叫什么……”嘭,一颗炸弹,战士倒在了血泊中,他还在追问,“咱们新中国叫什么?”这是他在弥留之际最后的心愿。此时,全场的舞蹈、合唱演员齐声高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崛起的岁月足音在回响,中华民族的深情记忆在流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以两个半小时、五大乐章、35个曲目、3200余人的演出阵容,呈现自1840年到2009年的中国发展历程。
演出后,观众完全沉浸在舞台上所展现的一幕幕历史场景中。走出人民大会堂,精彩的演出仍让观众久久回味。有人激动地说:“没想到《复兴之路》这么好看,宏大又不失个性,在目不暇接的演出中把复兴之路清晰勾勒出来,艺术性与历史感完美融合在一起。”一位老人说起来很动情:“曾经看过经典的《东方红》,今天又看了《复兴之路》,它必将成为又一个经典!”观众的称赞,让曾经承受巨大压力的演创人员松了一口气。
中央领导对创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高度重视和关心。2008年3月,有关部门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意见,提出“这是大型创作团队,由党和政府组织实施,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把《复兴之路》打造成可以传世的精品力作”,“争取‘人民满意、中央满意、国际社会好评一。李长春、刘云山和刘延东也就《复兴之路》创排事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这是一个汇集了全国极具权威的领导小组和顾问组一一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文化部、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委等方面领导同志,文化部部长蔡武任组长。顾问组则由周巍峙、金冲及、张海鹏等文艺界、党史界、历史界享有很高知名度、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
2008年9月17日,北京残奥会闭幕式结束时,张继钢长舒了一口气,感到了轻松。“9月18日凌晨开完新闻发布会,站在室外,看着紫色的天空,我流下了眼泪,奥运会开闭式圆满完成了。可就在这一天,我又接到了导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任务,又一副重担压在了我的肩上。”张继钢还说:“当时我特别激动,表示一定会饱含深情去做。能够再次得到国家的信任,我感觉很荣光。”
可谓征尘未洗又上新的战场。很快,《复兴之路》核心创意小组召集全国文艺院团精英,汇集到北京海淀的武警森林指挥部。经过5个月的创意策划,通过艰难的寻找和发现,张继钢领导的核心创意小组拿出了《复兴之路》的演出方案,又经过20多次的补充和修改,初步形成了给中央领导的汇报方案。“有的节目被我枪毙过3到4次,歌词被推翻的实在太多了'有的被彻底推翻。像《呼唤》那个作品,前后推翻了4次,彻底推翻。小修小改的节目就太多了,包括歌词也是这样。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觉得太类似各种晚会的内容。这个我不能容忍,一定要避免。”
张继钢强调:“这是一个政治晚会,和奥运和残奥不一样,它不仅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同时它带有政治性。如何表现近现代历史、表现中国人民的选择、表现党的领导、表现改革开放,我希望做到现阶段我能做得最好,我们不仅要说得正确、准确,同时还必须说得精彩、独特。”
2009年3月19日,张继钢和阎肃、任卫新等人再次前往中南海,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们汇报方案,胡锦涛总书记听完汇报方案后发表了“人民满意、中央满意、国际社会好评”等期望,要求他们务必“打造精品力作”。
2009年4月6日,来自全国各地40多名舞蹈编导集中在北京,正式启动《复兴之路》舞蹈创作。6月26日,《复兴之路》的分散排练工作在北京9个排练场地全面展开。7月26日,正式开进中国农业大学进行分章节排练。
和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大手笔一样,《复兴之路》庞大的演出团队有3200余人。张继钢回顾排练时演员的敬业表现坦言,“在没完没了的舞蹈动作调整中,没有一个人是做做样子,几百次的重复歌唱中每个人每一次都是放声歌唱。我已经担任过70多台大型晚会的导演,一般超过百人的晚会都比较难齐心,但是3200A规模的队伍却做到了,这源于全体演职人员lOO%的付出。”
“我们不是搞一台歌舞晚会,而是创作一部史诗,这是对文化中国的塑造。”张继钢一遍一遍地告诫自己以及每一个编导和创作人员。他领导的是一个庞大的团队,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不折不扣地记住并贯彻到所有的演出细节中——我们所做的一切,必须“合国体,有国格”。
他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不管睡得多晚,不管事情如何千头万绪,他总是按时出现在排练现场。尽管他眼中布满血丝,声音有些喑哑,但头发一丝不乱,衬衫合体平整,永远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他聚精会神地审视舞台上每一细节,准确而敏锐地判断方案可行与否。一切皆有条理,一切皆在掌控。“我本人可以冒险,国家的事不能冒险。否则,我们的生命将不神圣。”在排练现场,张继钢总是神采奕奕,精益求精。他心中燃烧着一种激情——为祖国歌唱。
据张继钢透露:“《复兴之路》最早确定的是90分钟。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成为2个小时。再后来,中央决定不能超过2个半小时。我们最后合成的节目是2小时50分钟,排练了几次后,我删到2个半小时。”
张继钢说:“如果我们没有让才华尽情绽放就是最大的玩忽职守。”为了达到“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创新要求,总导演张继钢不知多少次到现场审看,亲自做示范、纠动作。用舞蹈部副主任张华的话说,“张继钢有_双点石成金的手,总能抓住锋芒锐利的细节。”演出不负众望,获得巨大成功,很多观众在两个半小时的节目中一直噙着热泪,这让张继钢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