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

2009-01-14 09:35孙爱珍
学理论·下 2009年12期

孙爱珍

摘要:维特根斯坦的一生的语言哲学思想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维特根斯坦主张语言的逻辑图像论,后期他提出了语言游戏说。本文认为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观并非是对前期的简单抛弃,而是继承基础上的批判。

关键词:逻辑图像论;语言游戏;生活形式;家族相似性;意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H00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2—0059—02

作为分析哲学的创始者之一,维特根斯坦特别关注语言哲学。无论在其前期还是后期,语言哲学的研究都占显著地位。《逻辑哲学沦》和《哲学研究》分别是维特根斯坦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在这两本书中维特根斯坦语言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试图介绍、分析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思想。

一、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简介

维特根斯坦支持意义逻辑指称论的观点。名称与对象之间存在着直接对应关系,即指称关系。名称的意义即名称所指称的对象。关于命题的意义,按照图像论的观点,命题的本质在于描述事实。所以命题的意义在于命题与事实之间的描述关系,或者说在于它是否是事实的图像。在图像论的观点下,语言必需反映事实或与事实的逻辑相符。所以前期的维特根斯坦追求语言的确定性,主张意义的指称论。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他全部哲学思想的核心。哈克把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几个不同领域比作一棵大树,语言哲学是这棵大树的干,而数学哲学、心理哲学和文化哲学是长出的几个分支(Hacker,1990),可见语言哲学在其后期哲学中所处的地位,它是哲学的干,是整个哲学的研究方法,即用日常语言分析方法来考察哲学问题。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意识到了图像论的困境。只要认真考察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语言就会发现,日常语言是鲜活的,是动态的,并非是与世界一一对应的静态关系。语言并非世界之投影,如果坚持其为图画的话,那它所反映的也只是世界和实在的一部分。

二、语言游戏说

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是作为他整个哲学的核心概念。早在《蓝皮书》和《褐皮书》中就对这个问题有所论述,后来在《哲学研究》中他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阐述。在《哲学研究》的开篇,维特根斯坦向大家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朴素语言,或者是原始语言。这是他前后两个阶段不同语言观的缩影,一种是奥古斯丁的图画,这是脱离了生活的语言。奥古斯丁向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语言观,而许多哲学家,包括罗素,弗雷格及早期的维特根斯坦都试图将这幅简单的图画应用到更多其它复杂的情况。另一种是建筑师和助手之间为某一目的而交流信息的对话,这是日常语言。维特根斯坦把这两种语言都叫做语言游戏。

实际上维特更斯坦并没有给语言游戏做严格的定义,这与这个概念本身的开放性及维特根斯坦后期反对事物具有本质的哲学立场是一致的。有时他把原始语言称作游戏,有时他又把语言和那些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正如棋类活动包括棋的下法一样,语言游戏本身包括游戏规则,即语言用法。无论游戏规则还是棋类规则,都是一种内在构成规律(constitutiverules),规则构成游戏本身。人们只有学会棋子的下法,才能学会某种棋类活动,而人们只有学会某种语言的用法,才能学会某种语言。

在图像论中,语言使用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所以语言的用法是唯一的、确定的。而日常语言不具有逻辑的严密特征,正如他所言,我们在游戏时,可以一边玩一边制定规则。这就意味着语言的用法是动态的,多样的,我们不能一老永逸地学会词的固定不变的用法和意义,同一个词,或一个表达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这种语言活动中,语言与世界发生了联系:语言和世界统一于晤言的运用之中

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建立理想语言只是一种哲学幻想而已,自然语言本身是充分的。对于有人认为自然语言过于粗糙,无法做出精确的表达这一观点,反对逻辑语言,回归日常语言,这不但是他在对自己前期语言哲学观进行批判,也是对西方传统的批判。在反对形式语言的看法上,维特根斯坦与摩尔、斯特劳森笄人及许多欧洲大陆人本主义哲学家的看法一致(如海德格尔H.Heidegger)。

维特根斯坦为了说明各种各样语言游戏的关系,提出了家族相似的概念。按家族相似的观点,虽然游戏之间有某种共同的特征,但这种共同的特征不是贯穿于所有的语言游戏之中,“如果你看这些游戏,你是不会看到所有游戏的共同点,你只会看到相似之外的和它们的联系。”(P66王,P100)家族相似的观点和“语言游戏”的概念一样,强调语言、概念的开放性。即我们的概念及其使用都不能严格定义的(王P101)。家族相似是对语言或事物具有本质的观点的批判。在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中,他不愿给出对于如理想、意义等一些概念的严格的定义,甚至任何断言,这反映了他后期反对“本质”的存在的哲学观点。语言游戏的无限多样性及没有确定性本质的观点遭到了许多人包括塞尔的批评,但家族相似的概念在人的认知范畴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既反对他前期的意义指称论,也反对意义的观念论,提出了意义的使用理论。图像论框架下的意义指称理论认为,意义存于字词之外,独立于它的使用。但是维特根斯坦发现许多字词意义的理解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获得,即使是用于指称性表达的名词的理解,在不同的用法中也是不同的。所以意义不在于指称什么,而是基于不同的场景的使用。既然意义不是所指称的对象,那么意义是不是一种心理现象呢?即意义的观念论。意义的观念论认为,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与这个语词相联系的观念,语词是作为观念的标记出现于思想交流之中的。于是意义被认为是一种与语言相伴的心理意指活动(P54涂)。正是这种意指活动赋予了语言以生命和意义。但维特根斯坦认为,没有什么把意指称为一种心理活动更为荒谬的了,除非他的目的是制造混乱(v8,P243,693)。维特根斯坦强调说,不要把意义置于形而上学的迷雾中,认为它是一种心理活动。“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是通过我们对它的使用而被表征的,不是与表达式相伴的心理现象。”(v.6,P87)。要想知道语言的意义,看它的用法就可以了。

无论是意义的指称论还是意义的观念论,都把意义和语言相分离,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表征一种语言之外的东西,或者是实物,或者是观念。在后期的意义使用论中,语言不再是语言之外的东西,而寓于语言的使用。这里的使用是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既语言游戏。探讨意义问题实际就是探讨字、词如何在语言游戏中使用的(王,1999,93)。维特根斯坦后期意义即使用的理论是语言游戏观下的必然转变。只有实际的运用才能赋予表达式以意义和生命。维特根斯坦认为“意义”、“功能”、“目的”和“用途”是一些相互关联的概念,“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v8,P31,43)

另一个与语言游戏密切相关的概念是“生活形式”。同样,虽然维特根斯坦在不同的地方多次提到这个概念,但他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语言的说出是一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是一种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v,8,P19)。“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v.8,P14,19)。语言游戏根植于生活形式之中,或者说,语言游戏是最重要的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纠正、批判了前期把语言从日常生活用法中割裂开来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而是在一定生活形式下去学习认识语言。他认为,对一种陌生语言的不理解,原因在于我们不理解说这种陌生语言的人的生活形式。同样,不同部落、民族、国家的人们尽管使用不同的语言,但能通过翻译交流思想,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同的生活形式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相似之处。

三、后期与前期哲学观的比较

前后期语言哲学观的不同点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核心的转变是从图像论到语言游戏说。这个核心的转折带来了许多其它方面的转变。首先,从意义的指称论到意义的功能论(涂),意义不再是孤立于语境而指称事物和事态。意义是植根于生活形式的语言使用。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上,语言不再是现实的原子图画,语言与现实只能统一于语言的运用,即语言的游戏之中,批判日常语言的不确定性。后期维特根斯坦回归日常语言,相应的在分析方法上,由早期的逻辑分析到后期日常语言的语法分析;由早期的逻辑解释澄清到后期的语言描述。前期维特根斯坦追求确定性,追求语言的本质,后期的维特格斯坦放弃了对本质的追求,提出了家族相似性。

尽管在许多细节方面,甚至是重要哲学观念上,后期维特根斯坦与前期大相径庭。但总体上我们还是能发现,后期是对前期的继承,两个阶段有一致的地方。首先,贯穿维特根斯坦一生的哲学主张是: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活动。哲学的任务不是提出新的命题,而是一种消解。这种主张是对西方哲学旗帜鲜明的批判,是维特根斯坦—生的主张。但是批判的方法、手段和视角在两个阶段中是不一样的。前期的维特根斯坦试图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从逻辑语言的角度来把握和理解语言,用逻辑语言来说明:后期的维特根斯坦重新审视这一视角,回归到自然语言的语言游戏中来,通过对自然用法的描述来澄清对日常语言的误解。但对哲学性质的主张上(即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种活动),前后期是—致的。其次,维特根斯坦始终都站在批判行而上学的立场上。在前期,他试图通过逻辑分析来消解那些没有意义的哲学命题,在后期通过对日常语言的研究把一些笼罩在行而上学的迷雾中的问题拉回到日常语言用法的分析中。最后,他始终把语言作为解决哲学问题的钥匙,哲学的任务在他是语言的批判,只不过在前期和后期批判的方法手段是不同的。如果说维特根斯坦在前期已经发起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人们意识到语言不再是人们生活和哲学的边缘话题,它成了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关键,那么在后期,他没有抛弃革命的立场,只是把这场革命更加彻底地进行下去了。

四、结语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尤其是后期的语言游戏说,不但在哲学领域,在语言学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的转变促进了语言研究者们将语言研究的视角从语言的内部转向了语言的外部。在当代的许多语言学流派,语言研究领域,都能找到维特根斯坦的思想。

参考文献:

[1]Hans Sluga, David G. Stern 2006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ittgenstei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陈波.逻辑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罗素.哲学问题[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尚杰.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6.

[5]张庆熊,周林东,徐英瑾.二十世纪英美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