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沣
20多年前,刘迎建的手写识别技术催生出了后来的汉王科技,从而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手写板企业。如今,洞察到电纸书背后隐藏的出版行业数字化的大市场,刘迎建再也不甘隐居人后,他高调放言:在退休前,争取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汉王,目标是在未来10年挺进世界500强。
10月13日,德国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盛大开幕,中国馆“走近E时代”展区上空悬挂着的60台电纸书格外引人注目。
与此同时,这样的电纸书还出现在香港的电子展上。
去年年末,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王科技或汉王)开始启动国内的电纸书市场,半年多后又开始布局国际市场,且成效明显。截至今年9月,汉王的电纸书销量已超过索尼,成为仅次于亚马逊的全球第二大电子阅读器生产厂商。
汉王科技是中国IT业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在未进入消费品市场前,汉王就已经靠手写识别技术在市场驰骋20多年。2007年,中国市场推出的132款智能手机,其中有114款采用了汉王的手写技术。
这一切,都要从汉王掌门人刘迎建痴迷不已的手写识别技术说起。军中技术精英
56岁的刘迎建,有过长达27年的军旅生涯,直到1995年特批转业到中科院才画上句号。
15岁时,初中生刘迎建碰上“文化大革命”,继续升学已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于是,出身于军人家庭的他参了军。
在总参谋部当通讯兵时,刘迎建依然不忘读书,把从书店能买到的初高中课本买回去自学。在那个年代,刘迎建的这种行为不仅不被人理解,还被扣上不务正业、有野心等帽子。
1978年,25岁的刘迎建,以全军西北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当时考大学的年龄上限卡在25岁,刘迎建搭上了高考的末班车。
“我一生最愉快的事情就是可以上大学。”刘迎建回忆说。以前看书见不得人,现在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看多少就有多少。大一时,刘迎建经常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就是通宵看书,而白天还照样上课。
大三时,刘迎建给自己定了一个研究目标——汉字编码输入。
当过通讯兵的刘迎建知道背密码的痛苦。无线通话只能讲数码,必须把要讲的话通过密码本翻译成数码再进行对话,为了保障安全,密码要经常换。刘迎建想编一套汉字编码方案,通过偏旁部首规则和拆字规则,把每个汉字都变成数码,再通过机器按密电码加密,输出可以使用的数码,这样速度和准确性可大大提高,也可减轻通讯兵的工作压力。
刘迎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套好的拆字规则,最多只能覆盖80%左右的汉字,剩下的20%还要靠记。当时已有的20多种汉字编码方案,均存在这样的通病。由此,刘迎建产生了用汉字识别的方法来解决汉字输入编码问题的想法。“人们只要书写汉字,便可由计算机识别后产生标准代码,我认为这种方式才是最自然也是最终的解决方式。”刘迎建找到了他可以干一辈子的事业。
大学毕业后,刘迎建又回到了部队——总参通讯部第一总站,职位是助理工程师。在当时部队里,刘迎建是第一代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的大学生,简直就像宝贝一样,常常被委以重任。两年时间里,他做了7个项目,拿了7个奖,立过二等功、三等功,是部队的“技术大拿”。
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刘迎建向总参通讯部科技处申报了一个项目——联机手写汉字识别装置研发报告。这个项目很快被批准,刘迎建获得了两万元的研发资金和两台电脑。“我当时还只是一个助理工程师,做项目怎么也轮不到我,但因为之前的一些成绩,部队给了我机会。”刘迎建感叹着说。
1985年,经过不断摸索,刘迎建终于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手写板”。随后,他开发的“联机手写汉字识别在线装置”面世,并推向市场,售价为2600元。1986年,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刘迎建发明的每分钟只能输入25个字的“手写板”,尽管有识别率不高的缺点,但在北京信息展览会上还是引起了中科院计算机所的注意,刘迎建因此被中科院破格录取为在职博士研究生。
在长跑中当冠军
1993年,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发出“教授带着技术下海”的号召。手写输入技术为刘迎建赢得了下海的“第一桶金”。
一位到大陆寻找项目的台湾商人,发现了刘迎建的手写输入技术。“当时,大陆基本上没有应用这项技术的机会,我觉得如果他们可以应用倒是不错。”刘迎建将这项技术使用授权转让后,得到了8万美元。
此前,刘迎建在香港参加一个软件展览会时,遇到了名人公司的老板佘德发,他们讨论将手写识别运用到PDA上,最后刘迎建将手写识别技术以1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
PDA键盘偏小,键盘输入极其不方便,这就为手写输入提供了机会。手写识别技术在PDA的运用,成为PDA换代的主因,一度热推的概念“连笔王”、“行草王”等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国内诸如商务通、名人等主流PDA都采用了汉王的手写输入技术。
靠着这两笔收入,刘迎建组建了北京中自汉王公司。1998年,汉王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关村成立,吞并了前者。
“当初之所以起名叫汉王,就是想把公司打造成‘汉字识别之王,成为识别领域的佼佼者。”刘迎建念念不忘创立公司时一心要传承民族文化、打造民族品牌的理想。
创业初期,刘迎建一直专注于手写技术及产品的完善与改进上。他将“手写板”用的压力笔改进成带线的电磁笔,又将电磁笔改进成无线的手写笔,使用越来越方便。这一时期,技术授权是汉王的主要收入来源。1995年汉王的第五代、第六代产品与英特尔合作,英特尔提供了25万美元。
但在1997年,汉王遇到来自摩托罗拉的挑战。后者推出一个叫慧笔的系统,其特点是可以应用在最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而且还可以识别连笔。一下子,很多电脑硬件厂商将之捆绑销售,连联想也不例外。
刘迎建找到了慧笔的缺陷,能连笔,但对笔顺有限制。于是,汉王就把连笔和笔顺的问题一起解决,在技术上再次领先了一步。同时,刘迎建花费40万美元,购买了IBM当时还不是很成熟的语音识别技术,并将之与自己的手写识别系统结合起来,推出“汉王读写听”,售价高达1500元。1998年,汉王电脑笔销售由前一年的两万套增加到5万多套。这次竞争,还推动汉王科技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经销商体系。
其实,汉王也有定力不够的时候。
刘迎建曾想,既然手写技术在PDA上成功了,在电脑上成功了,推而广之应该能在固定电话上应用。于是,他决定开发一种可以自动记录通讯录、收发短消息。一键上网收发邮件的智能电话机。
刘迎建组织了100多人进行研发,还建起了电话生产线,生产出四大系列16种型号的电话机,融入汉王手写输入,可以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还有大容量的电
子名片等。但是,由于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电信系统不支持来电显示和上网等功能,代理商把产品全都退回来了,产品堆在仓库里有一层楼高。连续两年,公司出现亏损,原来的百人团队,最后只留下10位。
这场失误让刘迎建对成功的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发出一个产品被用户接受,把技术变成钱,这才是成功。”经过这次教训,汉王在项目投入上不再盲目,研发项目必须经过五问:是不是汉王主业?是不是长线?能否持续发展?有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符不符合长远利益?
IT产业中涉及中文部分一直是影响很大但收益很小的领域,但刘迎建不改初衷,一直坚持做应用到主流产品的边缘产业。他看中的是,“正因为是边缘产业,所以竞争者就相对少,新来者不做5到10年是很难进入这个领域的。”
汉王的成功,似乎就是得益于这种在长跑中当冠军的劲头。侵权官司的启示
“汉王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从手写识别、OCR,脸谱识别,再到车牌识别,不断地创新。我们喜欢做一些别人不做的边缘产品。但是,汉王总是要长大的。我们耍想办法在主流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刘迎建思索着汉王的新去向。
在看好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后,汉王决定以绘画板切入这个市场,这是汉王进军主流IT产业的重要一步。“选择绘画板产品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国界限制,可以承载更大的市场空间。而汉字输入识别产品就有其地域局限性。”刘迎建说。
汉王先后在“无线无源”和“微压精密传感”这两个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彻底打破了国外公司十多年的技术垄断。2006年,汉王“创艺”系列绘画板产品上市,涉及高、中、低端三个产品线,价格只有国外厂商原来价格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但是,汉王绘画板推出后,竞争对手WACOM以侵权为由,将汉王告上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区法院。在诉状中,WACOM称其6项专利被汉王侵权。
打不打这个官司,刘迎建也是做过一番挣扎的。
2000年时,汉王曾打了一场官司。4年后,汉王赢了官司,被告赔偿汉王科技280万元人民币,但公司是不太可能拿到全额赔偿金的,因为其中一个被告已经找不到了。原来汉王通过手写识别技术授权在PDA市场一年的收入有6000万元左右,受到侵权后,2001年授权转让费锐减到500多万元。赢了官司却输了市场。
这场官司让刘迎建意识到,为防止被侵权,在软件开发上同时要有自己的硬件,软硬结合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绘画板便是这类产品中的一种。
WACOM占据了全世界绘画板将近80%的市场份额,如果和其打官司,必将又是一场费时费力的苦战。
为打赢官司,汉王采取了两路并进的策略。先是在美国阐述刘迎建白手起家的历程,争取美国法院的同情。同时,在国内将WACOM告上法庭,理由是WACOM有几个关键技术,和汉王在国内申请的几个专利过于吻合。
美国知识产权鉴定比较透明,要求汉王和WACOM都出示研发的源程序,要从头到尾的研发记录。汉王提供了一万多页的源程序,以证明其自主研发。最终,WACOM向汉王抛出了橄榄枝,双方达成一揽子和解协议,WACOM的许多专利将与汉王的一些专利实现共享,并约定长期友好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多报专利,如果能力不够,至少要把在中国市场的专利报好。”刘迎建认为,申请专利不仅要有核心技术,还要有意识,“海外市场专利能申请就尽量申请,如果每个国家都报也挺困难。一般来说,美国一定要报,日本争取报,欧洲也要报,这就基本上差不多了。”这场官司给刘迎建这样的启示。
“突破,全有、全超”,这是刘迎建为汉王绘画板的研发历程概括的六个字。“突破”是指技术突破,包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发明专利、海外发明专利;“全有”是指竞争对手有的,汉王全有:“全超”是指汉王产品的每一项指标都要超过竞争对手,后来者居上。
冲刺世界500强
从去年起,刘迎建一改低调姿态,手拿电纸书频频亮相,还高调表明“10年内进军世界500强”的宏大愿望。
有媒体说刘迎建是在“豪赌”。
“我们的梦想是做世界500强,这不是在拍脑袋。”刘迎建这样回应。“视频、图像、声音,文字,前三个都已经完全数字化了,只有文字是最后一个尚未被数字化攻下的堡垒。”刘迎建想在攻克这最后一个堡垒时为汉王找到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6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显示,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迅速普及,电子图书市场呈现规模增长态势,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2009年电子阅读器全球的产量是500万台,业内人士认为明年会翻番,届时会形成一个数亿元的大市场。
自2005年起,汉王公司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但比起lT行业普遍高达30%甚至动辄翻番的增长率,似乎过于平稳。汉王有不错的技术,缺的是一个能把企业做大的突破口。
刘迎建预测,“网络时代孕育了新商机。一些数字资源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人们对阅读、记事、读写、娱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将来纸张只会在少部分领域使用甚至进入博物馆。电子阅读内容丰富,基础性强、见解性强,时事性强,这种优势是普通书本不能替代的。”汉王推出电纸书,旨在大众电子消费品市场分得一杯羹。
“我们要让电子纸的功能不仅限于读,看见喜欢的段落,可以圈圈点点;在书页的空白处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书页上留下的是你的‘真迹,而不是冷冰冰的标准五号宋体。这样的电纸书才更像一本书。”刘迎建这样解释汉王与同类产品的区别。
2008年7月,汉王终于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并向市场成功推出了一款类纸阅读器。10月,电纸书伴随宇航员与“神七”一同上天,为产品上市做了一次最大的广告。
刘迎建对未来的设想是,搞一个网络运营平台,由过去免费提供下载书籍到提供收费。和出版社合作,提供数字化内容供消费者下载。这样,就有了两种收费渠道,既卖终端,也卖额外催生的服务。收取服务费利润虽小,但毕竟是一个转折。
在刚刚举行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汉王科技与全球最大的英文书籍出版商之一哈伯柯林斯(Harper Collins)高层决策者进行了合作洽谈,汉王意欲购买其数千册英文书籍使用权。此举不仅意味着汉王要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去,还要让世界上优秀的图书走进来,国人将有机会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书籍。
但是,汉王也有自己的不如意。
去年7月,汉王通过上市首发申请,在公开资料的“本次发行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位居第一的便是“电子纸智能读写终端”。不巧的是,金融危机使得汉王上市计划推迟了。
如果不能从股市融资获取足够的资金,靠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去撬动“数字阅读”这个大市场,会不会让汉王有点蛇吞象式的力不从心?会不会因步伐的放缓而错失良机?毕竟,国内电子书市场竞争在加剧,目前已有近10家电子书推向市场,有的品牌背后还有强大的出版实力支持。
在这样的环境下,刘迎建要实现2020年带领汉王成为世界500强大企业的目标,显然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