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采编部
一幅黑白画面的照片上,一位小姑娘坐在昏暗的乡村小学教室里,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凝望前方,好像在抄写着老师留在黑板上的作业。这幅由著名摄影记者解海龙拍摄于1989年的照片,成为20年前代表希望工程起步的最为鲜活的LOGO标志。
在世界公益慈善项目中,儿童、教育和贫困,始终是相当重要的救助目标,希望工程则将三者结合在了一起。正因如此,希望工程一诞生,就得到了公众意想不到的关注和参与,而贫困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则成为这一工程最大的受益者。
陈正,一位89岁的上海老人。因为喜好旅游,他16年前到西藏寻找“好玩的山”,却从此与墨脱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在这个中国境内惟一不通公路的县,他发现孩子们上学很困难,便发动自己所在单位千部职工募集资金,花费B6万元在这里建起了一所希望小学。这位自称“有点梦想不服老的普通人”,已成为墨脱门巴人心中永远的恩人。
“5·12”大地震发生之后,凯迪网友在惊愕和悲痛之余,决定通过募捐为灾区重建一所希望小学。从项目选址到方案设计,从工程招投标到学校落成典礼,一年多的时间,学校建设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是在网友的参与和监督下完成的,凯迪小学由此成为具有显著网络时代特征的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实施20年,数以亿计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募集资金54亿元,帮助数百万贫困孩子改变了人生命运。在西部农村,每一百所学校中有四所是希望小学。在云南省希望工程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誓言:只要还有一名失学孩子,还有一所危旧校舍,希望工程就不会终结。
其实,希望工程不仅改变了贫困孩子和乡村教师的命运,她所代表的更是健康向上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回归。正如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所说,“希望工程给社会带来的精神的道德的文化的价值是不能够用钱来衡量的。”
显然,这正是希望工程生命力源源不绝的密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