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2009-01-14 08:11李惠娟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解决方法之一。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实施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就业对策

[作者简介]李惠娟(1974- ),女,吉林吉林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团委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吉林13200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54-02

如何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求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5月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45%,较去年同期下降3%。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谋出路和自主创业,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应该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现阶段创业教育应突出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4月在汉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突出强调要加强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会议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教育和培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巨大的市场和无数等待开发的领域,蕴藏着无穷的机会,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把“创业”看做与“就业”和“出国”两大出路并行的第三条出路。这条路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路,于国、于民、于己都十分有益。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从2000年到2009年,大学毕业生从211万增至611万。特别是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一些企业竟然宣布取消校园招聘计划。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少,农民工离岗返乡增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使今年劳动力市场出现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新失业人员“三峰叠加”的局面。大学生与工人、农民工,天之骄子与蓝领,在产业链的新一轮调整中均沦为弱势群体。在中国社科院举行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中,与会专家指出,预计2008年大学毕业生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到2009年,中国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明年的调查失业率有可能超过9.4%,将是官方登记失业率的两倍。继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危机后,大学生成为中国新的就业困难群体。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自主创业将成为重要的就业形式,更多的大学生将选择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

三、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社会和高校对创业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创业教育视为就业指导的一项就业补充策略;认为学生需要创业教育的高校很少,他们认为开展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不大;不少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是学好专业知识,不应该鼓励他们去创业,对创业教育的片面理解,使创业教育成为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2.目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低。日前出炉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中77.6%表示会考虑自己创业,但最终能下定决心走上这条路的却不足2%。创业者中,从事社会服务业的最多,比例达到34.63%;其次是制造业,占13.27%;之后为金融、保险业,占12.9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占12.94%。虽然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行业不少,但其中真正参与高科技创业,即创业项目中拥有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创业者,仅占创业人数的17.11%。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中,22.98%“经营状况良好,健康发展”;31.39%“收支基本平衡,平稳经营”;24.92%的创业者考虑改变经营项目或歇业;20.71%已经停止经营。将近半数的创业者对自己创办的企业状况感到不满意。

3.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讲教师多为缺乏创业经历的“学院派”,主要来自行政和教学岗位,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还有部分老师因为行政工作关系,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选取的课程内容和采用的授课方式与平常的专业课教学没有太大差别,对学生创业缺乏直接的指导意义,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4.尚未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封闭,内容陈旧,方法、途径单一,缺乏系统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多流于形式。学校通常开设一些选修课,或通过举办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等形式来实现创业教育,并没有将其融于高校教育体系之中。高校一般不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统筹全校的创业教育,这部分工作通常归属于高校的学团工作系统,如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就业指导部门等。创业教育基本停留在学生活动层面,或者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种补充形式。

5.缺乏权威的教材体系。国外已经开发出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创业教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但这些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缺乏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一些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6.扶持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各地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涉及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资助等诸多方面。各高校也在创业基金、项目申报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但这些措施缺少衔接和系统性,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扶持体系。

四、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解决对策

1.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降低创业成本和风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创业基地、人事档案管理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条件,特别是在创业资金方面,政府可联合高校和企业出资设立创业担保资金,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也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对科技含量高、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中小企业直接投资,与大学生创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2.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在大学期间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学科建设、“两课”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让学生时刻触摸到时代发展的脉搏,适时调整专业知识结构,进行自我分析,寻找进入社会的切入点。

3.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投入资金加强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优化创业教育内部环境。一方面,要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到学校的创业基地任兼职教师,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4.构建多层次创业社会化实践平台。第一,积极开展各种创业计划竞赛,锻炼大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大学生创业进行热身。第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建立多个创业教育实习基地,给予学生更大的创业实践空间。第三,鼓励大学生以专业为依托组建“创业工作小组”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第四,高校应积极创建大学生创业街,挑选有翔实创业计划并有一定实践基础的学生进驻创业街。

5.积极创造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开展走进成功企业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特定课程模式,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体系,扩展大学生创业平台。创业教育能够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为将来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奠定基础。

6.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高校应正确引导、支持鼓励、加强培训,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创业综合素质是除技术与技能之外最重要的名片,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练就较高的创业综合素质。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就业观念转变,使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创业,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之一,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但是,与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实践相比,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转变观念,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创出特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楷有.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4).

[2]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