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解读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提出要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建设。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来建设高校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体育竞赛等,合理配置与使用体育场地器材,加强高校领导与学校体育师资的体育文化素养,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得到科学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 高校 校园体育文化
[作者简介]郭春燕(1974- ),女,河南孟州人,河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河南洛阳47100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05-02
一、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亚文化,在体育文化中独树一帜,它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又增添了校园文化的活力。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又是在高校校园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由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但包括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还包括体育价值观、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行为风尚等。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可以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从三方面加以概括:第一是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内各种各样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也包括学生自身购置的体育器材和服装等。第二是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包括学生参与的各种健身运动、学校的体育教学与运动竞赛等。第三是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它不但包含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互助友爱的精神等;而且包含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感召性,具体包括学生视觉的刺激和交谈的内容等。三种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观
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高校体育文化贯彻科学发展观应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坚持物质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1.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地、器材。一所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学校体育水平的标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文化意识。学校内体育建筑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这些物质对全校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同时,体育场馆、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体育场地、器材,学校的体育文化层次很难达到一定的水平与高度。因此,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不仅是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对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高校应当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本,不断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增添体育设施,并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真正做到合理利用已有的场地与器材,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
2.合理开发社会体育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发展尤为迅速,部分高校自身受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无法改善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而学校所处的社区内体育场馆与设施则成为高校体育最有效的开发对象。从协调发展的观念出发,可以积极联系社区内体育组织机构,联合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与赛事,共同参与到比赛中,利用高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既帮助社区体育的发展,又扩大并开放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范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这种开放性相适应,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坚持制度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1.改革体育课程设置。当今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而高校体育课则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其课程设置与开展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开设多种体育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体育班(每班人数控制在30~40人)上课。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先进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能力和职业取向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进行学习和锻炼。课程设置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与需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每一个学生真正受益,从而通过体育课程的多样化,促使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更全面、更加丰富。
2.改革课堂教学。体育教学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渠道,体育课是学校组织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术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和纪律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同时,借助现代教学中各种图片、视频、广播宣传、网络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也可以利用组织教学比赛、现场观看高水平的体育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在教学中也可采用录像的方法,通过回放录像,一方面使学生对自己的“动作”质量有所了解,达到寓教于乐;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具体而生动的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和体育文化品位。
3.加强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队与体育社团的管理。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生理教育扩大到生理、心理、社会范畴,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已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以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为指导,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增加锻炼时间,合理安排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减少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健身与终身体育观念。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能充分满足学生各种体育兴趣和体育爱好, 还能带动一批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因此,要加强高校校园体育社团建设,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结构,从而增强校园体育文化底蕴。
高校体育运动代表队是一所高校对外展示、交流、扩大知名度的窗口。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校运动队常年的运动训练,对学校师生参与体育锻炼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对学校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同时运动队的训练、比赛作风等也是全校师生关注和评论的焦点,就像一块磁石,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凝聚力。高校体育运动队以其特别的影响力和号召性,促进了全校师生的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提高。
4.体育活动竞赛制度化、常规化。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完备的体育竞赛制度,是全校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催化剂,对维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积极作用。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完善体育竞赛制度,使高校体育竞赛传统化、制度化。如在高校组织的综合运动会、单项运动会、体育节等。综合运动会、单项运动会形成制度化,每年定期举办或交替举办等。体育节的活动可以形式多样,根据参与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内容进行改革,可以是师生之间、男女生之间、院系之间、年级之间,更小的范围也可以是寝室之间组队等形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吸引到体育活动中来,努力营造人人踊跃参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三)坚持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1.提高高校领导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增强高校体育师资的素质。高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决定学校体育教学与体育文化建设的方向。提高领导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及管理,无形中保证体育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与传播的保障。
高校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体育教师的体育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在教学、竞赛及其他体育活动形式中,对学生体育文化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完善其知识与能力,培养其敬业精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2.加强宣传,提高舆论导向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使校园体育活动生机勃勃,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对学生掌握多种体育知识、多种锻炼方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各类体育活动前、中、后期,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舆论与宣传作用,加强宣传高校体育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广大师生对高校体育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促使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使其能够在告别校园走向社会后,将所学体育知识、爱好和体育锻炼习惯一并带入社会,传播于社会,有利于社会体育风气的形成,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四、结论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需要对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第一,物质文化建设要以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加大高校场地设施、器材的建设投入,合理利用周边社区体育资源;第二,制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改革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校园体育活动竞赛制度,加强校园体育社团与运动队训练以及课外活动的管理等;第三,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高校领导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增强高校体育师资的素质,加强宣传,提高舆论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魏薇.关于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
[2]丁建国.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
[3]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何蕊.科学发展观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1).
[5]周庆谊.浅析校园体育文化及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田爱华,刘海斌,孟昭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7]陈强.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统一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8]刘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农业教育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