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网络平台 促进高校德育发展

2009-01-14 08:11孙娅彬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网络德育高校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既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又给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随着青年大学生德育工作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加强新形势下的大学德育工作已成为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青年学生的时代特征,利用网络的特点,积极构建德育网络平台,促进高校德育发展。

[关键词]网络 高校 德育

[作者简介]孙娅彬(1976- ),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英才学院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管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山东济南25001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072-02

青年是未来的希望,青年能够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全力做好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散播方式产生了剧变,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已经越来越依赖网络这一渠道,网络也是大学生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载体,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各方面,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网络给高校教育带来诸多机遇和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德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要积极构建网络平台,使网络逐步成为进行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不利影响

网络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的传媒,其信息量大并且传播的速度快,但是由于网络自身所具有的非现实性、自由性、无组织性等特征,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这给高等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1.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上网频率很高,每天都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其感兴趣、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同时也会接触到一些品味低下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反动的、色情的负面信息,“拜金主义”“享乐思想”等不健康的思想和倾向在大学生中存在一定市场。调查表明,网络上有大量的色情内容和影像资料,这些不良信息为大学生带来的毒害令人难以想象,也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下降。

2.网络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大学生沉迷于网上交流、网上游戏、网上购物,这些网络行为不但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而且也是造成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由于一些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他们不能正确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实际上,部分学生毫无节制、不分昼夜的“泡”在网上,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而不能自拔,造成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纪律松弛,甚至有脱离集体的不良倾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结交朋友已成为一些年轻大学生社交活动的重要内容,网上的联系逐步转化为现实中的“网友见面”,因此引发“一夜情”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这个方面看,虚拟的网络为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境内外的不法分子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人群是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有能力和实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当前,由于网络中存在着诸多不良信息,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进攻与反攻、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也愈加激烈。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方式的无国际性,极力地向其他国家推行其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在殖民时代,列强是靠商品和武器对其他国家民族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网络时代,则演变为靠强大的网络力量传播其罪恶的种子,而且成本低、见效快。发生在新疆的“7·5”暴力事件,就是境外反动势力利用网络纠集、联系境内势力制造的反动事件,网络力量可见一斑。大学生作为网络活动的主要群体之一,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容易受到网络上传播的不良文化思想的影响,从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3.网络造成大学生道德感弱化。大学生极易受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的影响,从而造成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感弱化。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并不认为“在网上交流时不说真话是不道德的”,部分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可以毫无顾忌的为所欲为”,这是网络的虚拟性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的具体表现。另外,虚拟的网络游戏、网络交友可以使部分大学生人格发生改变。虽然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具有益智和提高社交能力的有利因素,但是当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映射到现实生活中时,会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强烈的冲突,从而会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不良变化,影响其正常生活秩序,或人格扭曲。而网络真正的危害在于改变了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和对真实世界的看法,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由此引发犯罪行为。如何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成为高校做好德育工作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二、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资源共享性,构建校园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并提高工作效率。网络能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信息传递到各个角落,实现知识和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高校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道德养成教育,把与德育工作有关的大量信息利用多媒体技术放到校园网络平台,扩大学生可利用的信息量,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在网上直接交流。因此,积极构建网络平台对促进高校德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网络丰富了德育的教学方法。网络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虚拟空间,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这样不但可以获得尊重、友情,还能实现自我价值;不但能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还能拓宽德育教育的平台和渠道。高校德育工作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改变传统德育方式,对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增强和提高学生道德行为的现实性、灵活性、可选择性,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成为教育的主要材料和分析的对象,使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参与感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学生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热门话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快速地沟通和及时地交流,以便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3.网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把“善”放到最大,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德、推动制度完善。人们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丑恶和不公平现象曝光在网上,这些丑恶现象能迅速被正义的洪流所淹没,但是这些负面信息对思想处于不稳定阶段的大学生仍然有不小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解决这种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快捷、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基本态度,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应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具有重要意义。

4.网络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沟通交流手段,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利用网络技术可以编辑德育工作内容,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数据加工成多媒体信息,使以往无趣味、无吸引力的理论说教变为生动活泼、声情并茂的趣味教学。通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达到德育工作中入口、入心、见行动的要求,让青年大学生感受到德育工作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为德育工作注入活力。

三、构建德育网络平台,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1.高校要积极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德育工作是以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实践活动,在工作中要求德育工作者具有较强的网络实践能力和政策水平,可通过网络开展不同方式的社会实践和问卷调查,既能丰富学生的网络知识又能加强德育教育,还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调研的能力,也可为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对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道德水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体现高校教育“德育首位”的意识。

2.网络宣传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BBS等网络公众交流平台,是校园论坛中的舆论引导,学生可以在论坛里自由地发表言论,与他人进行相对不受限制的思想交流。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这些网上交流平台,善于通过BBS等平台引导学生的言论。网络论坛上舆论形成迅速,焦点问题或事件一旦出现,各种舆论就会蜂拥而至,对立双方都存在情绪化的倾向,舆论经常是个人或群体情绪的表达与问题的反映,德育工作者应随时关注、全面掌握事态的发展,并及时反应,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德育网络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路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网络系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希望我们从因特网中接收有益于中国发展的各方面信息,但我们也希望尽可能限制一些不利于我们发展的消息。党和国家对网络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非常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遵循网络传播的规律,充分发挥本位优势,使党和政府的声音、马克思主义阵营的理论占领网络阵地。在校园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下健全高校的德育教育网络信息平台,以实现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在德育网络平台上积极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高科技手段完善德育教育工作,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研发德育电子书籍,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比如在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上开展德育竞赛、网络咨询、网上问卷调查、辩论赛等,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又可通过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和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把校园网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把德育工作的内容融入信息平台的建设中,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变为寓教于乐的网络式教育,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

4.要搞好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德育工作队伍作保证。这支队伍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还要掌握网络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网络信息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辨别力度。因此教师队伍的结构要合理,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除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党政领导和主管学生工作的机关工作人员外,还要有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德育课教师和从事网络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鼓励德育工作人员和网络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积极寻求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促使工作队伍的成长和更新,完善和发展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网络的发展对当前的德育工作是新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充分重视网络,勇于探索,感于创新,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强化德育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服务。

[参考文献]

[1]仵自连.高校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之浅见[J].河南教育,2005(2).

[2]孙陶生.互联网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研究[J].湖南教育,2005(11).

[3]黄慧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发展[A].夏季亭.山东英才学院德育工作论文集[C].北京:团结出版社,2009.

[4]曹伯纯.努力开创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J].当代广西,2005(4).

[5]王左生.把“德育首位”落到实处[J].河南教育,2005(2).

[6]钱远晏.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实招、硬招、新招[J].河南教育,2005(2).

猜你喜欢
网络德育高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