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涛
[摘要]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特色。高职院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既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又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文化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为培养合格职业人才创造优良环境。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特色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张涛(1958- ),男,江苏南通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江苏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在高职院构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SJD8800003)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048-03
一、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学校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经过优选集中,形成多元系统,对学生能起到显性和隐性教育作用的群体文化。
学校文化包含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针、教学模式、治学态度等,反映一个学校的价值观、人才观和一种对社会的态度。应当指出,学校文化渗透于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表现在学校师生员工的言行之中。它既是隐性的,又是显性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从其结构来看,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主体建筑,如教室、寝室、食堂、澡堂、图书馆、体育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训中心、计算机中心、俱乐部、周末影院等;宣传设施,如广播室、橱窗、黑板报、学报、校刊等;附设的雕塑、题字、风景点等人文景观及整个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等。这些物质生活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这是校园公共规范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治校方针、改革举措、道德规范、校歌、校风、校纪、领导作风、教职工风范、行为准则、交往方式、文化娱乐方式、管理模式等。这些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文化。其核心是世界观、价值观与学术水平。主要包括师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审美观念、行为理念
及各类科研成果等,这是校园文化的内聚力之源。
二、高职特色学校文化培育与建设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高校是文化自觉程度最高、体现最充分的场所,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学校文化建设要继承和体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蕴与人文精神。深厚的文化传统、丰富的人文景观、博大的人文精神对陶冶广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文化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高职院校也应该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构建社会新文化的责任。要使高职院校能够真正承担起构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任,就应该有意识地在发展建设中注重文化建设,建立一个适宜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培养人才是高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首要特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是提高师生员工的身心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和教师身心健康发展,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重大问题,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要利用校园文化的特点,创造优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教师能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让师生都能自我教育、自我创造,自然而然地塑造和发展自己。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创造一种人才健康成长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现代大学文化氛围的硬件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但是校园文化如果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自身的品牌。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提出了“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这种思想理念造就了北京大学特有的大气魄和胸怀天下的文化传统,使北京大学当之无愧地雄踞全国高校之首,并对世界文化产生着影响。因此,每个学校应该具备符合自己校情的、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特色。校园文化特点体现着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追求和研究的重点目前不在共性而应该在个性,唯有突出的个性内容才可能创造独特的品牌。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生产与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其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努力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既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又要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文化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为培养合格职业人才创造优良环境。
三、高职特色学校文化培育与建设路径探讨
高职院校文化特色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应该是与“职业”“技术”元素相关联的内容。与学术型综合大学不同,高职教育是把“职业”和“技术”要素摆在学校教育的显著位置上的。尽管高职教育专业多样化,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学制也有三年制、五年制之别,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人们在思考“职业与技术”培养目标达成的具体衡量标准,通常是以学生的实践性能力作为指标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挂钩,高职院校学生的“准职业人”身份鲜明,教学中的“实习实训”环节也是高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是考核其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校园文化氛围中应该有与此相适应的内容,以此影响校园学风和学生的精神气质,更好地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人才。
1.高职院校要创新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人才按照社会需要可划分为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前两类人才一般由我国普通高校来培养,后两类由职业技术院校来培养。而技术型人才也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术型人才,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由此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有别于普通高校,要树立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多年办学经验基础上,总结出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已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反映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我院在人才培养上,围绕国家职业标准所涉及的“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职业能力、核心能力”四层次职业能力来培养与要求学生,按照“分层化、分级别、分类型、模块化、学分制”的五步工作思路,抓住“构建质量标准、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方法、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师资队伍”六大实施环节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制订方案,具体落实,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专业试点,我们具体地从“六大环节”入手,构建并践行了“双证融通,产学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有三个专业的试点方案分别通过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江苏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的验收。“双证融通”与“产学合作”被贯穿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这些反映了学校的校园文化价值观:通过构建“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将对核心能力、跨行业能力也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高职院校要突出产学合作,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学术框架。产学合作教育是将理论知识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由学校和产业部门合作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地说,就是在学校教育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等外部教育环境和资源,将课堂为主的知识教育和掌握实际经验的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贯穿于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培养的全过程。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研究型人才不同,高职院校在教育前期,需要把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计划,教育过程中需要产业部门提供真实的实习实训场所;在教育后期,高职院校需要产业部门提供就业岗位。因此,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不仅是由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由社会产业部门提高产品质量和社会竞争力的需求所决定的。高职院校作为工程技术型院校应架起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实质性合作的桥梁,自觉地履行作为企事业单位“技术的宝藏”“创新的基地”而该承担的职责,以丰硕的科研成果密切与企事业单位水乳交融的关系,并以此获得大量的办学经费和构建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的良性循环,而不能以“双师型”“实践性”等作为借口,放松科研要求和进展步伐。高职院校在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方面起到了主力军作用,从而有可能发展成为有用的学术主体。可以说,快速发展的高等职教与普通高教相比,只有学术发展类型之分,不是学术层次的差别,而且由于高等职教的边缘性和综合性、发展潜力和开发空间巨大,有可能成为重点发展的一个方面。作为高等职教的主体,高职院校应该义不容辞地组织专门力量,辅之以专门的经费,对国内外高等职教的历史与经验、现状与问题、将来与展望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宣传与阐述,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现实生活框架上的有效理论,进一步把实践经验提升为智慧和学问。
3.借鉴名人效应,以高技能榜样人物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名人的出现能达成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确切地说,名人效应,就是从某个名人身上折射出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质上就反映了一种名人效应。成功的典型最容易打动人心,最容易产生良好而巨大的示范、激励效应。榜样选择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际性,要有与学习者的共性特点。选择榜样目标时,应该注意选择切实可行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先进典型,不能一味追求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全的典型。榜样是时代的产物,而他的价值也在于时代的需要,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榜样。当今社会,衡量榜样模范的标准应该放在对国家与民族的贡献上,应该把时代精英当成榜样让高职学生去学习,应该宣传那些对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让他们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应该引导高职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人的价值,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健康快乐地生活,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做好事、勤俭刻苦。由于学生榜样具有的人生经历与广大高职学生基本相似、榜样形象直观贴近、其先进性易于为高职学生所接受并产生效仿效应等特点,所以树立高职学生榜样,在激励过程中把科学的理论、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与身边的榜样结合起来,通过褒扬和倡导学习校园里大学生榜样,对于实施精神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以学习杰出校友邓建军为契机,提炼、确立了以“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邓建军,1988年毕业于江苏省常州轻工业学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的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成为常州第二色织厂(现常州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电气技术工人。邓建军在本职岗位17年如一日,学习先进的工艺技术,潜心攻读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教材、刻苦钻研国际纺织机械电气自动化先进技术,实现了从一名学习型职工向知识型职工、专家型职工的快速转变,由普通的青年职工成为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代表,成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等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被称做“民族工业的脊梁”。邓建军为中国工业化时代崛起时产业工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一面旗帜。
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特色人物榜样成效是明显的。邓建军成才的起点仅仅是中专,但他不自卑、不气馁,通过对本职工作的钻研获得了为世人包括外国专家所称道的高技能。这说明,只要自强不息、终身学习,文凭低照样可以成大器。对于高职院的学生来说,邓建军这一成才起点是很具启发和鼓舞作用的。因为高考或中考的失利,高职院的新生进校普遍存在着自卑感,有很多学生甚至认为自己不属于大学生。为此,我们在新生入学时,就鼓励大家以技能成就自我,做邓建军式的高技能人才。此外,邓建军爱岗敬业精神已在我院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同学的毕业实习总结中,有的同学写出了“不怕学历不高,就怕本事不大”“不怕做工人,就怕没本事”的句子,还有的同学如此反问自己:“邓建军能做工人,我们为什么不能?邓建军能做知识型工人,我们为什么不能?邓建军能成为高技能人才,我们为什么不能?”
从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视角看,我们在倡导学习邓建军精神的时候,邓建军已经不是指具体的个体了。我们从他成功的轨迹中,抽象出了他最具本质的职业精神,那就是“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其实质就是要尽你所能,力争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孔子把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叫“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具体表现为恭恭敬敬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责任意识、乐于奉献和锲而不舍的职业精神,这些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道德或职业精神。
当我们把邓建军精神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加以培育时,也代表了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即把教育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人才素质的整体提升上。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建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标杆了。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建设突出职业性价值导向,塑造高职院校的技能文化、职业文化特色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要求。失去职业特色,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高职院校的个性文化。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努力强化个性,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从科学决策、细致规划、人财物保障、各环节协调配合、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等方面入手,针对学校现状提炼整合出自己独有的特征,逐渐积淀形成与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相配套的大学精神,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优势应该成为高职院校今后较长时间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友清.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陈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读本[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5.
[3]潘春胜,钱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
[4]崔生祥.职工爱岗敬业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