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位置的生活与边缘精神的追求

2009-01-13 07:08时红军
安徽文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黄山边缘诗歌

时红军

本立先生是我学兄,且多年同居一个大院,但却疏于交往,更没串过门,其原因是他一直肩负重任,而我又过早地卸职赋闲,看他忙而又累的样子,实不忍搅扰。直至去年底,我去他省人大副主任的办公室,请他为一家新创办的诗歌刊物题词,才有了促膝交谈的机会。事情谈完,恰逢一位新上任的厅长来“拜门子”,我便起身告辞,谁知他一把把我按在沙发上:“别忙走,我还有事和你谈。”待那位厅长走后,他拿出这部《山水行吟》诗集大样征求我的意见,因时间仓促,我不可能细读,便在字体和版式上谈了自己的看法。随后,他又打开电脑,让我看他的一首新作《遗产》,我便毫无顾忌地道出了自己的意见,他一直认真地听着,真可谓不耻下问,虚怀若谷。

本立先生写诗,我是知道的,但读的不多,读的不多,是因为他发表的太少。虽然读的少,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大概就是发表在《安徽日报》上的那首《屈原问天》吧,写的很厚重,很深沉,充满激情。而真正让我震惊的,是细读了他的这部《山水行吟》诗集后,我惊叹,一个多年为官的人,诗竟然写的这么好。

还是让我们随本立先生走进那些山水名胜,人文景观,听他是如何吟唱的。他面对《铁画芜湖》:“拂动历史烟云/奇瑞/呼啸着 飞驰着/辗碎屈辱 越过国门/去俯看大西洋的落霞”,如此大的跳跃,如此豪迈的奇思妙想;还有《活力铜陵》:“一千三百年前的赧郎/用汗水擦亮炉火/炼出的明月夜/至今高挂中天”,让“凤凰衔来酒爵/请您醉饮而去”,而安庆的振风塔,在他的眼里是一支饱蘸万里江涛的如椽巨笔,纵情书写“方苞的汪洋恣肆/姚鼎的字字珠玑/徐锡麟的演场喋血/陈独秀的刚肠激烈”;而在《醉翁亭》里,他为欧阳太守叹息:“期待峰回路转/却是斜阳西歇/乌鸦啄去星斗”,只留下金瓯一樽,“醉了鸥鹭/醉了帆影/醉了一城桐花雪”,思古之幽情,绵长而醇厚,叹先贤命运之多舛,令人怆然;而在万佛湖边,他又像一个青春少年:“捧起一捧晶亮的湖水/犹自捧起全世界的清凉”;同样,在秋浦河畔,他“看不够竹排的笑语/看不够情侣的甜蜜”;而在古徽道上,他却感叹:“一代徽商的鞋底/磨平了石板的齿痕/那执手相看的泪眼/依旧挂在叶面/松针/雀舌茶的嘱托/在炒锅里咝咝絮语”,触景生情,细致而又入微;而在黄山,他不仅赞赏那奇松怪石、云海日出的景观,更让他崇敬的是那些挑夫,那些清洁工,他看黄山挑夫:“一头担着莲花峰/一头担着天都峰/……两千八百个台阶/你一步一个脚窝/用老研打磨着岁月/把人生写进迎客松的年轮”,这样的形象哪里还有苦力劳役的影子,分明是秀美壮丽的黄山的缔造者;他看黄山清洁工:“梳洗‘仙人秀发/理好黄山的衣裳/……伴着最后一缕晚霞/把劳顿装进背篓”,把游客“灿烂的笑容”“装在心田/孵化出生命的华光”,黄山之所以永葆秀美之青春,原来是这些勤劳的化妆师们不辞辛劳、日复一日描画的结果。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在今天,这条底线几乎被突破了,本立先生的诗,充分证明了他为人为官的品格。

据说,本立先生在学生时代就显露出诗人的天赋和才华,但因长期从政,真正写诗只是从近年到省人大工作清闲一点以后。也许正是年届花甲,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多的体验,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样,在“独留青冢向黄昏”的虞姬墓前,他告诉人们:“霸王的剑折断了/折断的 不是/历史的脊梁 而是英雄的翅膀/不过 还有英雄/高高地飞翔”,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炎黄子孙的豪迈气概。而在《记住了吗?》一诗中,他借江姐之口警告人们:“觥筹交错中/倒了多少英雄汉”,“玉盘珍馐 捶打/镣铐的霜寒”,“记住了吗?我的孩子/人永远不能骨头变软”,古往今来,多少能臣悍将在灯红酒绿中骨头变软了,又在铁窗高墙里悔恨不已。而在白公馆陈列室里,他举起小萝卜头的半截红铅笔,更大声疾呼:“如果忘记了/子弹击穿的/就不仅是我们的心脏/而是我们的灵魂”!放眼看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有多少人的灵魂被子弹击穿。迷茫的人们啊,请记住一位诗人官员的忠告吧!那么,本立先生的理想追求是什么呢?请听他的诉说:“我渴望/不仅是我/而是我们全体/都是一颗太阳一轮月亮”(《我渴望》);“奋袖攘臂/去埋葬/罪恶与陈腐/擦净/心灵的铜锈/还童贞于人类/还微笑于地球”(《绿色》);“我愿化作一束沙棘/守护着人类圣洁的家园”(《青海湖礼赞》)。多么宽广的胸襟,多么赤诚的情怀,以天下为已任永远是中国仁人志士的标尺。

合上本立先生的诗集,我陷入沉思。沉思中我发现,本立先生数十年来一直从事、主持经济计划工作,尽管公务繁忙,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于诗歌的爱好,一直研读着古诗和新诗,一直保持着诗歌创作的欲望。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建设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而文学,特别是诗歌,被挤到了社会生活的边缘。也就是说,本立先生数十年来虽处于政治生活的中心位置,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对于边缘精神的追求。这种边缘精神是什么呢?是文学,是诗歌。而诗歌是正义的呐喊,是良知的呼唤,是人世间最完美的真善美的载体。有了这种对边缘精神的不懈追求,就有了做人的品格,就有了为官的清廉,就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就有了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和社会责任感。数十年来,经本立先生之手申报审批的项目以千百计,经本立先生之手批拨的款项以千亿计,而没有丝毫关于他贪污受贿的传闻。

我期望,我也相信,卸任之后的本立先生,只要继续着边缘精神的追求,他的诗一定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

责任编辑 舟扬帆

猜你喜欢
黄山边缘诗歌
黄山日落
黄山冬之恋
诗歌岛·八面来风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
边缘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