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红
[摘要] 重点探讨了自动煎药机现存的优缺点及传统煎煮法仍保持的优势。主张现阶段不应一味追求方便、效益而导致过分依赖自动煎药机,仍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煎药法并重,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现代与传统煎药法各有其适用对象,不应厚此薄彼。
[关键词] 过分依赖;自动煎药机;传统煎煮法;并重
[中图分类号] R9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b)-197-02
自动煎药机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方便、快捷、卫生等特点被普遍应用于医疗机构、社会化药房,现今患者和从业人员也有对其过分依赖的趋势。但目前自动煎药设备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传统煎煮法仍有相当的优势。所以,不应只一味追求方便、效益,应坚持传统与现代煎药方法并重,充分体现中医的传统特色。调剂人员对于不宜使用自动煎药设备的中药配方应有客观认识,并嘱患者用传统方法自行煎煮,以保证中药的经济、安全、有效。
1 煎药方法的重要性
中药煎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统剂型,历代医家都很重视中药的煎煮方法,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因此,方虽对证,而煎煮方法不切证候之理与药性之理,则难以取效。
2 自动煎药机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自动煎药机的性能不断完善。有远红外煎法、常压煎煮法、高压煎煮法等,并逐渐演变为密闭式高压煎药机。煎煮过程是在密闭、高压环境下完成的,设定好时间、压力等参数,煎好后经人工或自动挤压,将药液输送到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这类方法称为现代煎药法[1]。现代煎药法改变了原有简陋开放的煎药环境,能源由煤、液化气变为电能,环境也可净化,减轻了工作量。封闭式煎煮,有效减少了药液蒸发和挥发性成分的损失,同时减少了空气的氧化作用,使易氧化聚合的成分增加。且自动煎药机是一次性煎煮后自动分装,经过包装机真空灭菌,保质期可达10~15 d,便于存放、携带和服用,尤其为无煎药条件、出差旅行人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特别适用于一些多剂量处方或协定处方的制备。
但现代煎药法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如:改变了传统的煎煮模式[2],不能中途搅拌,缺乏两煎合并、浓缩功能及文火和武火的转变,无法完成先煎、后下等特殊医嘱要求,人为地改变了自然条件,如加压、高温等。在煎煮时间方面,大多是固定化的,没有轻煎,则药物达不到升浮而走上焦、发表邪;没有久煎,则药物达不到沉降而达下焦、补虚损的作用。煎煮容器多采用不锈钢内胆,所含镍、铬、铁等在高温高压下易和药物中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有效成分以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和其他不耐高温为主的药物如六味地黄汤等,不宜以煎药机煎取,而应采取传统的煎煮方法[3]。
3 传统煎煮法的特点
传统煎煮法一般是单剂煎服,常用砂锅或陶罐等受热均匀、且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忌铜、锡、铁器,因其易与部分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降低药物溶解度,影响药物的安全、有效。煎煮前常加冷水浸泡,用火通常先武后文,根据处方的脚注、方剂的组成及治疗作用,确定适宜的煎药方法,并适当中途搅拌。传统煎煮法保留了前人总结的特殊煎煮方式[4],先煎(如龟板、代赭石)、后下(如大黄、砂仁)、包煎(如车前子)、另煎(如人参)、泡服(如肉桂、西红花)、冲服(如琥珀粉)、烊化(如阿胶)等。如:解表剂不宜久煎,武火开后文火煎5~10 min,以免降低轻扬发散之性;补益类处方武火开后,文火久煎40 min以上,取其味厚重浊、直达脏腑之用。处方中的种子、果实类药物均应打碎或掰开入药;矿石类、动物角甲类等质地坚硬的饮片应先煎,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附子、半夏片、制川乌、制草乌等均需先煎30~60 min以降低毒性;薄荷、木香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或加热时间过长有效成分易降低的饮片,如钩藤等,均不宜久煎,可考虑后下;一般情况下,一剂中药以煎煮2~3剂为宜,药渣压榨取汁后与前几次煎液混合分服。
但传统煎煮法易受环境及操作者自身素质的限制,通常带有经验性和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和差错。临时煎制,不适宜多剂量处方的同时煎制。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煎煮法与现代煎药法各存在优势与不足之处,两者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与处方对象,不应过分依赖自动煎药机。
5 讨论
传统煎煮方法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已不能满足所有人群的需要。因此,传统与现代煎药法应取长补短、互相依存,坚持传统与现代煎煮方法并重,而不应过分依赖自动煎药机,厚此薄彼。
有些患者,特别是老年人,不适应现代的煎药模式,部分患者对现代煎煮方式的药效持有怀疑态度。笔者认为,药物治疗作用与心理暗示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患者主观上不认同现代煎药方法,而独对传统煎煮方法深信不疑,就应根据患者的依从性来选择传统煎煮法。因为药物的煎煮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治疗过程的开始,如同安慰剂的作用。因此,不应坚持现代煎药法必然取代传统煎煮法的极端化观点。
传统煎煮法与现阶段现代煎药方法各有优缺点和局限性,对于处方中富含蛋白质类等不耐高温的药物、或需先煎、后下等特殊煎煮方法的处方,应尽可能采用传统方法,不应一味的追求方便和经济效益而劝说依从性不好或处方不适宜的患者采用现代煎煮方法,避免造成过分依赖自动煎药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中医中药的传统特色。此外,从业人员应增强责任感,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针对每一张处方的特殊性而制订煎煮操作规程,认真完成煎煮过程,以确保中药处方的经济、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凤春,陈明,颜耀东.传统与现代煎药方法的比较[J].中国药房,2008,19(6):479.
[2]郑虎占.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探讨[J].中医杂志,2008,49(10):936.
[3]陈维忠,于隶红.浅析科学使用煎药机煎中药[J].黑龙江医学,2004,17(6):443.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6-127.
(收稿日期:200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