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红
[关键词] 颈性眩晕;当归补血汤;蒸敷
[中图分类号] R681.5;R28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55-02
颈椎及其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头颅、四肢、上胸背、内脏症候群,统称为颈椎病。大致分为五型,其中椎动脉型的主要表现:头痛、眩晕以及小脑症状常见,更有甚者可发生急性供血不足发为晕厥。尤其是高校教师这个特殊群体,长期伏案工作,颈性眩晕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我科在门诊治疗中运用当归补血汤加味配合药物蒸敷治疗,取得较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门诊病例中随机抽取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9人,其中男性17人,女性12人;年龄在29~58岁,病程2d~15年。对照组30人,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5~61岁,病程15d~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经CT、X线摄片确诊为颈椎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弓和排列异常、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等变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1.2诊断纳入标准
参照2002年颁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1]。①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人若有损伤史、劳损史、颈部畸形或其他诱因等亦可发病。②病程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若有颈部创伤史、过劳史也可急性发作。③具有典型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症状头晕、头痛,曾有猝倒发作,且多伴有交感症状。④旋颈试验阳性。⑤影像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弓和排列异常、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等变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全部患者经相关科室检查排除心源性、高血压性、脑源性、耳源性、眼源性眩晕、中毒性等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内服药物生黄芪60g、当归20g、川芎15g、葛根21g、红花12g、刘寄奴12g、片姜黄12g、半夏10g、胆南星10g、白芥子10g、羌活10g、威灵仙21g、桑枝21g、白芍15g、炙甘草10g,上述中药加水500mL浸泡2h,文火煮沸20min后,共煎两遍,将滤液混和约合计300mL,每日早晚各一次。
1.3.2治疗组蒸敷药物组成制乳香30g、制没药30g、姜黄30g、红花9g、苏木9g、血竭粉15g、白芷20g、羌活9g、川椒5g、细辛6g、防风10g、樟脑15g,局部湿热蒸敷,隔日一次,10d为一疗程,可连敷2个疗程。个别患者可有局部痒、皮疹,停药后自行消失。
1.3.3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TL980-Ⅱ中频治疗仪,将两电极片置于患者颈部两侧,频率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每次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并口服敏施朗、曲克芦丁等对症治疗。
1.4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症状鉴别学》制定[2]。治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经随访观察停药6月~1年无复发;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经随访观察停药6月~1年内有复发,再经此法治疗仍有效;无效:治疗后症状减轻无明显改变。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29例患者中治愈18例,占62.07%,有效者9例,占31.03%,无效2例,占6.70%,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0例,占33.33%,有效者8例,占26.67%,无效12例,占40.00%,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典型病例
张某,女,56岁,教师。阵发性头晕头痛两月余,牵连上胸背,左臂肘手麻木筋蠕,颈部活动有响声,发作时只能一侧卧位,颈部转动时眩晕更甚,伴视物模糊,耳鸣如蝉,心悸失眠。颈椎X片示:生理曲度直后倾,颈4、5、6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5、6椎间孔缩小。颈椎病。退行性改变。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舌质淡暗,脉细涩。证属肝肾不足,气血虚弱,于基本方加猪脊髓30g。七剂,日二次。同时将蒸敷中药煮后纱布包置于痛点,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十日后上证大减,略增减续用15d,恢复正常工作,随访一年未发。
4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脊柱由骨、筋、肉、(血)脉等组成,为全身之干,尤其筋骨是维持机体一定的体位姿势和产生运动的主要素材。骨为肾所主,骨端为节,节与节相交称关。筋附于骨节,即关节结构的组织如滑膜、韧带等为肝所主。骨节可据其位置与形体而产生相应的功能和特性。颈椎位居脊柱上端,活动度大,骨节小而狭,承受压力较大,易老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的衰老,骨、筋均发生退行性改变。《素问·上古天真论》称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男子“五八肾气衰,六八肾气衰竭于上”,“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颈椎病损在于筋与骨,颈项为督脉之所过,经络上涉“络脑、贯心”,故即可因“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睃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因此临床上除出现“痹症”外尚可发为 “眩晕”。现代人多为长期伏案颈部活动减少,局部肌肉疲劳僵化所致血液运行减缓,经络不通,气血亏虚所致。在治疗上采用补气血,通经络,化瘀祛痰法,方选当归补血汤加味,葛根解痉止眩,川芎、红花、刘寄奴、姜黄活血化瘀通络,胆南星、半夏、白芥子化痰通络,威灵仙消骨刺,除湿止痛,桑枝通络止痛,白芍、炙甘草缓急止痛,羌活化湿疏通膀胱经阳气,可引诸药直达病所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当归、葛根、川芎、红花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脑供血,增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葛根、白芍具有解痉作用,可解除脑血管痉挛增加脑供血并具有镇痛作用[3]。同时采用湿热蒸敷法,药物的挥发性成份与药物粉末可直接与皮肤接触,其有效成份经皮肤渗透吸收,从而改善血液淋巴循环,促进组织机能恢复,并可刺激神经末梢作用于内、外感受器,达到活血化瘀、散风通络,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解除血管痉挛之功,则眩晕自除。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
[2] 钱惠,郑伟如.临床症状鉴别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69.
[3] 阴健,郭力弓.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 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249-287.
(收稿日期:20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