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志才
[摘要] 目的:探讨患者下颌骨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变化,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的患者10例,年龄10~12岁,通过测量头颅侧位X线片12项下颌骨测量项目在矫治前后的变化,说明头帽肌激动器的矫治效果。结果:①角度变化,SNB角平均增大1°,ANB角减小了1.3°,两者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长度变化,下颌升枝(Ar- G0)、体部(G0-Me)的长度在矫治后,平均分别增长1.9 mm、1.5 mm,但二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总长度(Ar-Gn)在矫治后平均增长3.2 mm,矫治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帽肌激动器能有效的刺激下颌骨的增长。
[关键词] 下颌骨;头影测量;头帽肌激动器
[中图分类号] R78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011-02
头帽肌激动器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其作用,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头帽激动器特别适合矫治高角、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患者,采用不同力值及方向的口外力,头帽激动器对上下颌骨及上下牙槽骨有不同的作用[1]。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下颌骨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变化,为临床提供详细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例采用头帽激动器矫治的患者,开始矫治的平均年龄为10.5岁,矫治结束后平均年龄为12.0岁,疗程平均为18个月。选取标准:①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颌;②高角患者或上颌发育过度、下颌后缩的低角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戴头帽肌激动器,采用枕牵引,力值为300~500 g,每天戴10~12 h。所有患者的上、下垫在矫治过程中均未调磨或降低。
1.3 检测方法与项目
10例患者矫治前后均在同一条件下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由笔者在连续的时间内进行描图并测量。测量参考平面 X轴:经眶下点作与SN向下7°线的平行线;Y轴:经S点作X轴的垂线。测量项目见图1。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SNB角;2.ANB角;3.面角( FH—NPog);4.平面角( FH-OP);5.下颌平面角(FH-G0Me);6.下颌角(Ar-G0-Me);7.Y轴角;8.下颌升枝长(Ar-G0);9.下颌体长(G0-Gn);10.下颌长度(Ar-Gn);11. Pog 的水平距离;12.Pog的垂直距。
2 结果
2.1 治疗后的角度变化
SNB角平均增大1°(P<0.05),ANB角平均减小了1.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眶耳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减少2°,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后的长度变化
下颌升枝的长度(Ar- G0)矫治后平均增长1.9 mm,下颌体部的长度矫治后平均增长1.5 mm,但二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总长度(Ar-Gn)在矫治后平均增长3.2 mm,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颏前点(Pog)在垂直向平均下降3.6 mm,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头帽肌激动器对上颌骨水平方向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下颌骨水平生长影响不大[1-3]。但仍有少部分学者持不同观点,如Dermaut等[4]的研究结果认为头帽肌激动器对上颌生长控制不是关键,而对下颌生长的刺激作用显著,这与作者研究结果相符。
头帽肌激动器对下颌骨角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头帽肌激动器矫治后,SNB角平均增大1°,ANB角平均减小1.3°,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下颌骨在矢状向有了明显的生长。而眶耳平面与颌平面的夹角减小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平面发生了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而下颌平面角及下颌角均有增大(下颌平面角增大0.2°,下颌角增大0.6°),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知,下颌骨在垂直向的高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尽管平面角减小2°,但下颌骨并未产生逆时针旋转,估计只是后牙伸长,前牙压低,上下比例不同所至。随着下颌骨的向前向下生长,面角增大0.6°,Y轴角增大0.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头帽肌激动器对下颌骨长度的影响,下颌体部的长度增加了1.5 mm,颏前点水平向前移位1.5 mm,但两者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颏前点的前移应该是颏部、下颌体及髁突共同生长发育的结果,该结果是否是由头帽激动器刺激作用产生的还是下颌自然生长发育的结果,且头帽肌激动器在这个结果产生的过程中究竟起到的作用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下颌升支的长度增加了1.9 mm,与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前点的垂直距离增加了3.6 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颏前点在垂直向的向下移位量明显大于其水平向前移量。笔者认为,颏前点在垂直向有如此显著性下移估计是后牙在垂直向的伸长和颌骨顺时针旋转的结果,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下颌总长度增加了3.2 mm,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笔者认为:头帽肌激动器有促进下颌向前、向下的作用,同时调整面部的神经肌肉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在矫治过程中,由于髁突脱离了原来的关节位而处于一个前下位,为髁突提供了向后上方的生长空间,从而刺激了髁突向后上方的生长,尽管下颌骨是整体性生长,但有学者认为下颌向前、向下的生长潜力主要是来自髁突软骨,头帽肌激动器在这方面无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5]。
头帽肌激动器矫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II类患者能有效地刺激下颌骨向前、向下的生长发育,达到明显改善患者面型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芸.口腔正畸学-现代原理与技术[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 :471.
[2]赵健慧,徐宝华,林久祥.口外力与Activator联合使用治疗安格尔Ⅱ类Ⅰ分类错的骨骼变化研究[J].口腔正畸学,1999,6(1):7.
[3]王昭文,黄迅雷,项伟雄,等.口外力-肌激动器联合与单纯肌激动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的比较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0,7(2):51.
[4]DermautLR.Skeletal and dentoalveolar changes as a result of headgear activator therapy related to different vertical growth patterns[J].Eur J Orthod,1992,14:140.
[5]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3.
(收稿日期: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