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2009-01-11 07:39
现代情报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评价模型

陈 慧 毛 刚

〔摘 要〕本文尝试性地构建了吉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并针对科技政策实施的3个阶段逐一展开,构建并分析了每个阶段所对应的模型,以期对科技政策更好的制定和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科技政策;模型;评价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11-0196-04

Researching on Building Evaluation Model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Jilin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Chen Hui Mao Ga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Jilin,Changchun 13002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uilt an evaluation model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Jilin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and discussed each of the three stages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To each of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implementation,this paper built three models.This kind of study will be help to product and implement the bet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model;evaluation

如何进一步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提高吉林省的经济竞争力与综合实力是当前吉林省科技政策研究的主要任务。同时,为了更好的参与到经济活动中,迎接科技经济一体化及知识经济的挑战,迫切的需要进行战略性的科技政策研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科技政策制定者必须着重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如何更好的、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制定科技政策;(2)如何对科技政策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评价。

本文从《吉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的研究》课题出发,通过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基础,在总结国内外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经验、途径、方法等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吉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该模型的构建是基于科技政策实施的3个阶段而展开的,因此,从整体上,有一个整体的、纵观全局的评价模型。而在每一个具体的阶段当中,都有一个该阶段的评价模型,并且,针对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工作,适当的给出了基于这些环节和工作的评价模型。

1 吉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总体评价模型

我们应该看到,吉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工作不仅仅是对实施效果(即事后的一种评价),相反,如果期望科技政策的实施能带来更好、更多的正面效果,那么就要对科技政策实施的所有阶段都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找出各个过程、环节、要素中有哪些工作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哪些能够进行改进,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科技政策实施的所有阶段都应该纳入评价的环节中。本文给出了吉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总体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科技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当地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旦由政府部门制定出来以后不能马上就在全省范围内实行,要在试点企业内进行一下试运行。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试点企业的试运行,可以从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为大范围的使用奠定基础,并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与保障;二是如果科技政策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并且能 够及时地、有效地进行控制,及早改正,将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对预制定阶段的评价,得到 评价结果,并将这些评价结果反馈给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及时对政策进行调整,并且继续在 试点企业中试用。经过这一阶段的试运行,政府部门和试点企业都可以获得大量宝贵的经验 ,接下来就是将科技政策正式全面的大范围推广,即进入到科技政策的执行阶段。通过对这一阶段各项环节、工作的评价,及时找出 在试点企业中未发现的问题,连同其他信息一并反馈给政府部门,政府部门通过启用应急机 制,对科技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与调整。科技政策执行一段时期之后,就要对科技政策执行 所带来的效果进行评价,既要找到通过科技政策的执行所带来的正面效果、成绩等,又要找 出不足,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最后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政府部门,为下一个政策制定提供宝 贵的经验。只有通过这样反复不断的从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才能更好的保 证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最终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2 科技政策预制定阶段(制定、实施前)的评价模型

正如前文所述,科技政策在大范围推广之前,要在试点企业内进行试用。如图2所示,首先 政府部门拟制定出科技政策,这时的科技政策是在小范围内试运行的,因此科技政策的传递 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试点企业,另一个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试点企业对科技政策试 运行前的初步评价,结合专家对科技政策的评价,将这些对科技政策的初步评价信息传递给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根据企业和专家的意见,对科技政策进行适当的修改,然后将修改的科 技政策向试点企业进行推广。试点企业通过一段时间运行科技政策,获得了相应的成果。对 这一系列的几个过程进行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政府部门。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有3 个关键步骤需要进行评价,即(1)政府部门拟制定政策文件(2)科技政策向试点企业传递 (3)试点企业通过科技政策所获得的成果。下面对这3个主要步骤分别进行分析。

2.1 政府部门拟制定政策文件

一个好的、实用的、符合吉林省省情的科技政策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与基础。因此,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方法以及与这一工作相关的各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部门在制定科技政策之前,应该至少对下面6项工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找出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办法,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使得科技政策制定既合理又有效,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这6项工作分别是:政策制定的方法、与科技政策相关的基础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国际国内环境等)、各项保障工作的落实情况(例如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是否有相应的配套人员)、政府领导的意识(涉及到对科技政策的重视程度、政策的力度、幅度、政策的前瞻性等)、法律法规配到机制、与企业的事先沟通。

2.2 科技政策向试点企业传递

根据笔者调研的结果,影响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政策的传递渠道。传递渠道的通常与否,直接影响到科技政策的实施。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竞争者之间往往都是在同时间进行赛跑,谁能在竞争者行动之前就采取行动往往就能够在 竞争中取得优势与主动。如果一个企业对市场环境或者竞争对手的行动反应迟缓,迟迟不做 出反应,那么就很容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将导致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政策的 渠道如果相对通畅,从制定到企业的采纳所用的时间很短,那么企业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 取得主动;反之,科技政策虽然制定了,但是很长时间才能传递到企业,有些企业甚至都不 知道有这样的科技政策,那么,企业将会错过大好的机会。因此,科技政策传递渠道的畅通 与否、效率高低就具很重要的意义,在对整个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政策传 递渠道的评价工作要持之以恒的开展。此外,政策传递的渠道除了外部渠道以外,还有内部 渠道。内部渠道的畅通与否对外界来说是不透明的,我们很难对众多企业的内部渠道进行一 个评价,但是内部渠道确实存在,其重要程度也足以影响科技政策的实施效果。在这里,内 部渠道的评价工作只能由企业自身来进行评价。

2.3 试点企业通过科技政策所获得的成果

科技政策在试点企业范围内的试用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而进行的铺垫工作,这一工作的经验教训,心得、措施、办法等等对于今后的推广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对试点企业所采取的措施、方法等进行评价,看看哪些措施方法能够使得科技政策的实施获得更大的效益,而哪些措施方法虽然是为了积极的效益而实际上却是妨碍了科技政策的实施,或者哪些方法如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会带来更好的效益。

3 科技政策执行阶段的评价模型

科技政策的执行阶段是科技政策的全面推广阶段。由于各个企业的自身条件不同,对科技政策的认识不同,所采取的行动和决策不同,最终所反应出来的科技政策实施效果也必然不同。

吉林省科技政策执行阶段的评价模型,如图3所示。科技政策制定完成以后,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企业当中,这一过程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通过许多途径到达企业的。而企业在接收到科技政策以后,对其进行响应也要一定的时间。这里提到的两个时间段以及传递渠道是要进行评估的,传递时间的快慢,传递渠道的畅通都将对科技政策最终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企业在接收到科技政策以后,做出一系列响应的举措,采取了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和活动,利用科技政策来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开发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一系列举措和活动的制定以及实施,是影响科技政策顺利实施的最基础最直接的因素,因此也要进行评价。通过前面一系列的评价活动,要对科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总体实施情况进 行一个掌控与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两点:(1)科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有偏差;( 2)根据目前的实施进展情况分析科技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科技政策的制定,要求全面,覆盖范围广、涉及到的企业多,也就是说科技政策的制定往往是希望众多企业都能够受益,因此,也就不可能针对某一个特定的企业而制定科技政策。而科技政策的实施因各个企业内部的环境条件不同,其效果也有所不同。下面从两个方面出发,对影响科技政策在企业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

3.1 以一个企业为参照

如图4所示,科技政策制定好以后,会有许多的具体内容与条款。这些内容与条款不可能100%为企业所利用,肯定有企业用不上的。如果科技政策的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匹配,则能够为企业所利用(能利用的数量用m表示);反之不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匹配的,则不能为企业所利用(不能为企业所利用的数量用n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例如企业 领导的意识上不去、对科技政策的理解有障碍、科技政策的传递在途径上和时间上产生的时 效性问题、企业内部的博弈以及其他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多且繁杂,但是只要通过努力是可 以克服的。并最终使得科技政策能够为企业所利用的数量增加,m与n的比例将会有所提高。 3.2 以多个企业为参照

当科技政策面向多个企业的时候,其内容与各个企业实际上所需要的、利用的情况是不同的。如图5所示,绿色的代表能够为企业所利用的,黄色的代表不能为企业所利用的。表中一、二、三、四分别代表:“一”代表能够为科技政策能够为所有企业所利用的部分;“二”代表所有企业都用不上的科技政策;“三”代表科技政策中的大部分内容能够为 大多数企业所利用,小部分内容不能够为小部分企业所利用;“四”代表科技政策中的小部 分内容与条款不能为大多数企业所利用,而该部分内容与条款能够为少数企业所利用。通过 这个模型,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制定科技政策的时候,应该首先将图中“一”部分的比例进 行相应的扩大,使得科技政策的大部分内容为所有企业利用;其次,应该尽量减少“二”部 分所占的比例,甚至让“二”部分的内容为零;再次,“三”部分的内容应该考虑更加合理 ,分析为什么大部分企业能够用上,而小部分企业却不能利用科技政策;最后,对于“四” 部分,考虑科技政策的制定应该面向的受众更广,而不是仅仅只有少部分企业能够从中受益

4 科技政策实施后果评价阶段

科技政策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必定会产生诸多的成果与影响,本课题将科技政策实施的后果分为两大类,如图6所示,即(1)通过科技政策的实施,企业所取得的成果;(2)通 过科技政策的实施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这两大类后果,都可以通过很直观的指标得到 体现。企业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成果数量、间接 成果的数量、通过实施科技政策而获得的企业竞争力、带动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的共同 发展、新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通过实施科技政策从而涉足的新领域;对经济、社会的 影响主要有:企业R&D的增长以及比重、由于实施科技政策而带动社会上新增加的工作岗位 数量、带动GDP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居民收入的增加等。以上 这些指标都是通过科技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结果。通过这些结果,对比科技政 策的预期结果,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障碍分析以及经验分析。对结果分析的同时,要进行 两方面的工作:(1)对政策自身进行评价;(2)收集企业对科技政策的评价。这两方面 的工作主要是评价政策的在企业的满意度、适用性、可操作性、政策实施的经济性、风险性 以及可持续性等。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当前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若干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7,(7):190.

[2]张武农,陈文波.湖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 4,(11):149.

[3]陈瑞雪,魏津瑜.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6):201.

[4]吴松.日本政府政策评价制度与科技政策绩效评价浅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 07,(7):22.

[5]殷醒民.工业发达国家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经验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111.9卷第11期基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Nov.,2009Vol.

猜你喜欢
评价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