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客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009-01-11 07:39
现代情报 2009年11期
关键词:博客图书馆用户

李 文

〔摘 要〕博客是Web2.0下的新型网络交流方式。探讨了博客的本质和原则,从博客和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共性分析了博客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可行性,提出图书馆要利用博客技术优势,建立多种博客知识服务模式,以不断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博客;图书馆;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11-0111-03

The Study of Knowledge Service Model in Library Based on BlogLi Wen

(Library,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516015,China)

〔Abstract〕Blog is a new network exchange mode under the Web2.0.The paper discussed the mature and princple of Blog and analysed the feasibility putting Blog into knowledge service from their generality.It put forward that library should make use of Blogs advantages to establish various Blog knowledge service styles and improve knowledge service level.

〔Keywords〕Blog;library;knowledge service

近年来,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沟通形式,其发展大受网友的青睐,甚至到了言必称博客的地步。博客最早兴起于IT、互联网和传媒界,现在则一方面向着大众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向着专业领域不断渗透。由此可见,博客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如《中国博客宣言》中指出:“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显无穷的知识价值。”图书馆作为面向大众提供知识服务的主要信息机构,有必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博客,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这一Web2.0下的信息交流工具,为广大用户提供即时性、个性化、专业化的知识服务。

1 博客的本质和原则

1.1 博客的本质

博客的英文名称是“Blog或Weblog”,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本质上,博客就是个人日志、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从技术层面上讲,更是如此。一般而言,创建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我们首先需要注册一个独立的个人域名,其次需要一个IP,第三需要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由独立的服务器提供,也可以许多个人主页共享一个服务器的空间,服务器还要有操作系统、底层数据库等等。从前我们创建个人主页,空间或者是租赁的或者是ICP免费提供的,操作系统、底层数据库等等都不需要我们自己操心。创建一个博客,从技术层面上讲,与创建一个个人主页是一样的。

但是,博客与个人主页有很大的区别。第一,博客更简单。博客不需要单独注册域名,利用泛域名解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与服务商域名同根的二级域名。同样也不需要IP去和博客二级域名影射。博客主页和其他主要页面都可以利用服务商提供的现成模板即可,不需要博客创建者自己设计。也不要考虑操作系统、底层数据库等设置等等麻烦的问题。因此,博客更简单。第二,博客更便宜。博客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自己设计制作页面,甚至不需要花钱租赁空间(一般的服务商都免费提供博客空间),因此它的花费更少,理论上可以做到零成本。

1.2 博客的原则

(1)独立思考。博客最可贵的特点和原则首先是独立思考。任何学术研究如果缺乏独立思考将很难取得进步。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在获取资料方面有了空前的划时代的进步,同时也使得思想拷贝、丧失独立思考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在博客风行的时代,独立思考是博客不被湮没的强有力的保证,也是博客文化恒久魅力之所在。(2)坚持原创。独立思考与坚持原创是一对孪生姊妹。将独立思考的结果行之于文,或长或短,或庄或嬉,皆可给人以启迪。(3)时时出新。不仅要坚持原创,而且要时时出新,比如招待客人,不能总是用同一种饭菜款待大家,再好的东西老吃也会吃腻的。一旦博客,就相当于饭店开了门,树起了招牌,饭菜总不能没有变化,那样渐渐的吃饭的人会越来越少。博客也要时时出新,内容不断增加变化,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2 博客应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博客的特点和社会影响,使人们在不断应用中看到它的巨大潜能。对图书馆而言,博客为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图书馆的科学新闻博客,向全校各个系部的师生提供他们所感兴趣的图书馆方面的信息服务;康奈尔大学已经要求图书馆部门人员加强建立更加个性的个人主页以提高整个图书馆的知识效能。这说明Web2.0下的新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知识服务是完全可行的。

2.1 博客天生具有知识管理的能力

博客的出现,为专业门户网站或者专业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博客天生就有一种知识聚类和知识管理的能力。首先,博客的域名是与服务商域名同根的二级域名,这就具有了一个天然的聚类标签。从这个角度上看,博客更适宜于某一个学科的专业门户网站或数据库的发展,内容更加集中,更加易于聚类。从而,与服务商域名同根的二级域名博客就形成了一个关于某个学科或若干个学科的博客群。其次,博客的创建者一般都是比较关注于某一领域,并且对这个领域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其博客收录的内容大多是关于该领域的文献。这就使该博客群的知识深度大为加强。第三,每个博客的每篇文章都提供了让读者发表评论的功能,这样就实现了知识的交互性和更加微观的知识聚类。

2.2 博客的知识共享精神体现了知识服务的实现价值博客精神的核心是以个人或集体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博客们对学术会议的关注、对业界动态事件的关注、对新理念新技术的关注以及开展的学术争鸣活动,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更是对知识共享精神的一种升华。像图林竹帛斋主的博客、老槐也博客、超平的博客等等,他们的博文就是奉献给图林人士的学术盛宴。使读者开阔眼界、学习知识,与国际接轨。而知识共享服务就是要使各个知识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再分离,知识与知识之间不再分离,知识与人不再分离,人与人之间也不再分离,使全社会知识达到充分共享的状态。所以说,博客的共享精神和知识共享服务的价值观是不谋而合的。

2.3 博客的知识创新之路实现了知识服务的最终目标知识服务的目标就是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和中心,从大量的馆藏资源中搜寻、选择、分析各种信息和知识,从中找出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知识,传递给用户,实现知识的创新服务,强调的是知识创新。博客恰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知识创新的温床,因为知识的创新依靠的是独立的学习与思考能力,博客记录和反映了专家们宝贵的个人经验与思想火花,用户通过对博客的独立学习可以探寻专家们的思想历程、思维模式和他们对新事物新观点的看法和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所持有的观点进行评价与分析,找出差距与分歧之处,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养分,启发自己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可见,博客是实现知识创新的一柄尚方宝剑,为知识创新目标的最终实现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3 博客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应用模式分析

3.1 学科资源导航博客

知识有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每一领域又有特殊的专业语言。不同学科的专业语言壁垒成了知识共享和跨学科交流的自然障碍,使某些成就仅限于某一学科领域享用。构建学科博客可以解决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共享和跨学科的交流问题。目前,大多数学科导航库都是将重点学科的知识与信息重组后以关键词的形式,向用户提供其分布情况,指引用户方便、快捷地查询所需信息。现在,可以创建类似于“重点学科信息库”的博客站点,利用博客将网上重点学科信息挖掘、分解成若干信息元素后,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重点学科某一专题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专深度很大,是重点学科信息重组库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可通过征询各专业学者、专家等权威人士的建议,争取他们的帮助,让他们自愿地把最新的观点、方法和成果等上传到网上,以此来协助构建图书馆重点学科信息库博客站点,使用户能与专家互动交流,使在线教育的优势得到更加有效的展现。

3.2 参考咨询博客

通常,图书馆参考馆员通过博客上的论坛留言随时收集用户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答复;只要参考馆员处于在线值班状态,用户就可以通过博客上的时实解答区和参考馆员进行对话,并在第一时间得到答复,做到了即时性的时实参考咨询。同时,用户还可以利用留言的形式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提交需求信息等,图书馆回收用户意见后可以采纳其中合理的建议对服务工作进行改善。既达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又提高了图书馆和整个用户群体的知识水平。另外,借助博客的开放共享性还可用于开展馆际间的合作化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各个图书馆通过各自的公共博客网站的相互链接可以为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提供联合性的参考咨询,使处于某一馆的用户可以通过与本馆合作的其他馆的博客寻求更多专家的帮助,提高了单个图书馆参考咨询的效率,同时也扩大其咨询服务的范围,更加推动了图书馆界数字化联合参考咨询服务的步伐。

3.3 书目导读博客

建立书目导读博客,图书馆就可以利用博客上的RSS功能及时将新书信息主动推送到读者桌面,甚至让读者订阅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新书信息,并且可以将新书的文字、图片或视频信息结合起来发布,吸引读者关注、借阅和评论,读者和图书馆都可以从评论中了解新书的关注程度和受欢迎程度。

3.4 用户教育和培训博客

主要利用博客对用户进行文献信息检索语言、检索工具、检索方法等培训。尤其是在高校图书馆,利用博客为远程教育提供服务,使远程服务更加人性化。图书馆利用博客的网络化学习方式主要表现在:(1)个人知识积累和管理。在学习中利用博客实现数字化学习笔记,进行个人学习过程的数字化管理。这比传统的学习模式更易于查询检索、回顾反思。(2)学习群体间的相互促进。通过博客,可以邀请他人参加,形成某一学习主题的交流群体,大家可以互相浏览兴趣相同主题相近的博客来获得自己所需相关资料,而不必在漫无边际的网络中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去查找,通过群体间的交流和共享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5 图书馆宣传博客

图书馆借助博客的网络传播优势可对本馆开展的服务进行宣传。例如,目前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种类、馆藏分布状况(特指对用户检索行为具有建议性和指导性的馆藏介绍)、特色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各种数据库的适用范围和检索利用的有效方式等。另外,还可以对馆内最新动态进行发布,如读者培训讲座、各种学术会议和活动等。可以看出,通过博客既拓宽了图书馆的宣传面又保证了宣传的时效性,满足了用户多渠道获取图书馆信息和信息预知及时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斌秋.“博客”给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的新理念[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6):62-63.

[2]涂颖哲,钱国富.博客(Blog)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11):53-56,78.

[3]严海帆.博客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7,(2):92-93.

[4]朱小香.高校图书馆博客服务的理念构成和实施模型[J].图书情报知识,2007,(6):57-60.

[5]陈良金.基于Blog的图书馆信息交互服务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7,(12):48-52,57.

[6]刘高勇,汪会玲.基于Blog的知识服务的组织与实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5):702-705.

[7]范并思.Blog对海峡两岸图书馆学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06,(6):80-84.

[8]田洁.我国图情博客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8,(5):91-93.

[9]程焕文的博客[EB/OL].http:∥blog.sina.com.cn/huanwen,2009-04-03.

[10]超平的博客[EB/OL].http:∥mzgw.bokee.com,2009-04-03.

[11]老槐也博客[EB/OL].http:∥oldhuai.bokee.com,2009-04-03.

猜你喜欢
博客图书馆用户
图书馆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