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第三方物流发展促进研究

2009-01-11 07:39李亦亮
中国市场 2009年41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安徽发展

[摘 要]安徽第三方物流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和物质基础,但目前存在总量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不高、服务能力不强、衔接关系不顺、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突出问题。促进安徽第三方物流发展需要深化对发展第三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推进工商企业物流外部化进程,要为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加强对第三方物流发展方向的引导,要加大对第三方物流专业人才培育的力度。

[关键词]安徽;第三方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1-0049-03

现代物流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徽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正在兴起的加工制造业大省、承东启西和传承南北的中部大省,要实现经济崛起、要融入长三角,必须紧紧抓住现代物流业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大力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1 安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实基础

1.1 经济实力增长迅速

2008年,安徽生产总值达到8874亿元,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较2007年仍增长了1968亿元,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初步形成。安徽国民经济中物质经济的高比例和持续增长及其对物流和物流业依存度的不断提升,为第三方物流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2 物流产业初具规模

2008年,安徽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08.2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3%,涌现出芜湖安得物流、徽商集团、安泰物流、迅捷物流、江汽物流、远方物流等一批骨干企业,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0多家,还有数千家中小型第三方物流和微型物流企业。芜湖安得物流目前是国内首批4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2008年位居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第10名。安徽省外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如中外运集团、宝供物流集团等正纷纷入驻安徽。全省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进展较快,截至2008年年底,在建重点物流项目达167个,总投资额达223亿元。

1.3 物流设施建设加快

安徽初步形成了公、铁、水、航空运输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2008年年底,全省公路里程14.88万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铁路通车里程2878公里,拥有长江、淮河两大黄金水道和四个一类口岸,通航里程达5596公里。仓储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建设了一批粮棉油、冷藏、危险品等专业仓库,一批大型物流仓储中心正开工建设。如正在建设中的芜湖邮政物流仓储中心是安徽邮政系统规模最大的物流仓储中心,也是安徽邮政独立运营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物流园区初具规模,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物流园区分布体系。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基地正在加速形成。如安庆光彩物流园聚集了400多家物流企业,已经成为皖西南名副其实的重要物流中心。

1.4 物流环境改善明显

安徽省政府制定了《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大多数市县政府已经制定地方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物流业自律性得到加强,组建了集管理、服务、联络、交流等为内容的全省物流协会和地市物流协会。物流企业信息化工作正在推进,据安徽省运输管理局对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593户物流企业调查发现,其中224家拥有办公自动化系统,191家拥有经营业务信息系统,一些优秀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已经赶上了国内同行。

2 安徽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总量规模不大

尽管安徽2008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08.2亿元,但只占GDP的6.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作为一个资源、农业、制造业大省,安徽物流业实现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对于经济结构相似的省份是偏低的,如山西2007年这一比重就超过了8%。物流业增加值的创造不仅有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有其他性质的物流企业,如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等,因此目前安徽真正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比例还是很低的。

2.2 经济效益不高

一方面,物流成本居高不下。2007年安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接近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3%,比美、日等发达国家要高出近1倍多;另一方面,物流服务附加值偏低。2007年安徽发送货物83361万吨、货物周转量1989亿吨公里,单位货物发送量和单位货物周转量实现的增加值只有57.3元/吨和0.24元/吨公里,低于周边和中部其他省份。

2.3 服务能力不强

初级物流服务多,高端物流服务少。安徽第三方物流服务内容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等初级物流服务上,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物流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物流服务。目前安徽合肥多数物流公司的基本构成是:一间办公室、几辆货车、几个司机、送货员;单一物流服务多,综合性物流服务少。货主企业的物流服务内在需求是多样化的,既有运输、仓储,也有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物流系统优化等服务需要,但安徽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还是只能提供一种或非常有限的少数几种传统物流服务,很难向货主企业提供一揽子物流服务;资产型物流服务多,管理型物流服务少。

2.4 衔接关系不顺

表现在:其一,多头管理。安徽物流业发展管理体制是条块分割的,省经委、商务厅、交通厅、各地政府都有自己的管理领域和空间,这种管理体制与现代物流跨行业、跨区域、网络化发展特征不能相容。其二,标准不一。仓储、运输、装卸等过程使用的基础工具缺乏统一的规范,装备规格不一,联运规模拓展一直乏力。其三,信息不畅。第三方物流作为服务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良好的社会信息系统,但目前安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企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物流企业和客户难以共享信息资源。其四,协同缺乏。物流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2.5 重视程度不够

安徽仍有不少企业没有将物流看做优化生产经营过程、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是将其置于附属地位,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割裂进行,没有做到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安徽工商企业物流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工业企业中原材料和成品物流的60%~70%都是由企业自建物流体系来承担,商业企业中的商品调运65%以上也是由商家自理。2008年,安徽167个在建重点物流项目中,第三方物流项目仅57个,占比仅为34%,约2/3的项目仍是工商企业自营物流项目。

3 促进安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深化对发展第三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安徽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首先有利于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其一,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区域经济崛起的重要战略。先进制造业是一种低成本的、高效率的制造业,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这既可以深化制造业内部分工,也可以推动制造业企业物流外部化,使制造业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从而推动制造业整体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升。其二,有利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长三角产业转移主要是制造业转移,并且一般是基于成本节约的转移。安徽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带来的物流整体效率的提升,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制造业配套生产空间的拓展,加上安徽地缘上的优势,将对长三角产业转移形成强大的成本节约吸引力。其三,有利于活用社会存量物流资源。安徽工商企业物流服务自营比例大,这不仅意味着社会物流资源的分散化,也意味着物流资源的使用普遍存在低效率。通过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功能,对工商企业原有的仓库、车队等存量物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运营,组织共同存储、共同配送,将企业物流系统社会化,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提高区域整体物流效率。其四,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全国及发达省份相比,安徽大企业并不落后,大企业产值比重达4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7个百分点,比江苏高18个百分点,比浙江高25个百分点。安徽与发达省份差距,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够。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可以使中小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减少投资需求,实施专业化生产,这会大大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中小企业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2 切实推进工商企业物流外部化进程

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服务企业,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工商企业的物流外部化。推进工商企业物流外部化首先要更新观念。工业企业核心专长在制造,商业企业核心专长在销售,物流是实现核心专长的辅助性工作,因而物流不仅需要外部化,而且能够外部化。应加强对工商业物流外部化作用的宣传,鼓励工商企业分离外包物流服务,将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使工商企业从“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发展思想桎梏中解脱出来。其次,降低工商企业物流外部化成本。对工商企业而言,物流既可以外部化,也可以内部化,只有外部化的成本低于内部化成本,工商企业才有动力实施物流外部化。现阶段要降低工商企业物流外部化成本,安徽应突出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切实解决物流外包重复征税问题。这有助于减轻物流企业负担,使物流企业能够让利于工商企业;二是要对实施物流外包的工商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最后,降低工商企业物流外部化风险。物流既是工商企业生存的环境,也是工商企业运转的条件,还承载着工商企业技术与经营秘密,如果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不讲信用的败德行为,工商企业就会因此承受很大的物流外部化风险。要降低工商企业物流外部化风险,安徽需要切实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意识,切实加大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失信的惩罚力度。

3.3 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其一,理顺物流业发展管理体制。为避免政出多门,可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建立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负责协调各个相关部门的政策。其二,推进物流信息化工程建设。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建立全省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与长三角及其他地区物流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商务、交通、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和单位信息系统建设,并与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对接。完善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建立港口、铁路、公路和航空货运综合信息系统。加快物流和工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与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相互间的互联互通。其三,推进物流标准建设工程。以物流信息、服务、管理和技术四个标准为切入点,集中研究制定一批对安徽物流产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有重大影响的物流标准。其四,发挥行业社团的行业服务功能。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在政府、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3.4 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

第一,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联动发展。联动发展既是降低社会整体物流成本的需要,也是第三方物流与工商企业进行深度物流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需要。制定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第二,鼓励管理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管理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分散在工商企业乃至物流企业中的存量物流资源,如运输能力、仓储能力等,同时可以推动整个区域企业和整个区域的物流系统优化。第三,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走品牌发展道路。品牌是服务类企业发展的“护照”,也是服务类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第三方物流企业走品牌发展道路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资信水平,而这对有形资产缺乏的管理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尤其重要。第四,鼓励国内外优秀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安徽。促进安徽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之合资合作,吸引大型外资跨国物流、货代企业进入安徽,建立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带动安徽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第五,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多元化。第三方物流必须成为一个服务提供的多面手,结合工商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特色服务,解决工商企业开展国内国际物流所遇到的种种难题。第六,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申请国家认证。通过申请认证,培育一批符合国家物流标准的A级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若干家3A级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

3.5 加大对第三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

与传统物流产业不同,第三方物流是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物流产业,因此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针对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需要,安徽目前应重点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才:有很好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善于经营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人才;有很好的物流功能要素专业知识,善于在物流各环节创造价值增值的人才;有很好的物流外包专业知识,善于进行物流外包和外包管理的人才;有很好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善于搜寻、处理和利用物流信息技术的人才;有很好的供应链管理知识,善于开展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人才;有很好的物流系统规划知识,善于进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人才;有很好的工商业与物流业联动知识,善于推进工商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人才。为支撑第三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安徽目前需要:拨出专款,积极发展多层次第三方物流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鼓励开设物流工程和管理本科高等院校增开第三方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的课程;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提高现有第三方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具有丰富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知识和经验的第三方物流规划和研究人才;积极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和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第三方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许家贵.安徽物流发展蓝皮书2008[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1-24.

[2]杨存睿,杨振斌.安徽物流业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9(2):29-33.

[3]李亦亮.现代物流管理基础[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75-76.

[收稿日期]2009-08-23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9年资助课题(A2009031);安徽省2009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9030503078)。

[作者简介]李亦亮(1966—),安徽怀宁人,博士,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安庆师范学院现代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产业与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安徽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