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胜 徐文丽
【摘要】在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鉴教材配套课件,重新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解决教材配套课件与学生现状不匹配的问题。课件设计制作应遵循符合学生学习风格和英语基础、强化课件互动性、突出小组学习的原则,辅以课件实例加以简要说明。
【关键词】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课件;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89—03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普遍使用的手段,各大出版社的教材都配有教学用课件。这些课件制作精良,面面俱到,但不完全适用于美术等艺术专业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入学成绩较低(有些是很低),而配套课件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超出他们大部分人的接受水平。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对配套课件采用完全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应该批判性地借鉴现成的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课件,对教材内容和知识要点、能力培养进行合理整合。本文在美术专业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体验的基础上,依据二语教学理论和多媒体学习理论,探讨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所应依据的原则,并以实际应用及其教学效果为例进行说明。
一 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
教学方法若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学生会学得更好、更快,这已经是教育界的一个共识了。学习风格的核心是学习者偏爱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和表现出来的学习倾向。在相同的教育制度中学习过、受过相似训练、又选择了相同专业领域的一群人,他们的学习风格,尤其是认知风格和思维方式是有共同点的。美术生是英语能力较低的一个学习群体,而研究表明符合认知风格的教学对儿童和能力低的学习者尤为有益。[1]从这一方面讲,多媒体教学是非常适合美术生的一种教学手段,根据Atkinson和Mayer等人的研究,多媒体教学因为可用多种形式呈现材料,所以对风格差异更敏感。[2]
美术生的学习风格在感觉模态方面表现为视觉型,在思维方面为形象思维,属于西方学者所称的“形象加工者”(imager)。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性”与“具体性”的特点,思维对象倾向于感性的、形象的东西。国外的研究者们通过实验、测试等发现大多数学习者(83%)属于视觉型,并且发现学习者通过视觉来学习和记住知识更容易,早在1986年,心理学家Paivio[3]就通过研究证明学习者对图片加文字的回忆能力优于对只有文字的回忆。以他的研究为基础,Riding& Sadler-Smith[4]进一步表明形象加工者在文本加图片的多媒体学习条件下学习表现较好,提高最大,笔者本人对教学效果的观察也是如此。当今的学生本来就是在不断的视觉刺激(如影视、电脑等)中长大的,美术专业的学生还受到了长期的、专门的视觉训练,所以他们同化和加工视觉数据的能力很精细复杂,在教学中多使用图像、视频、图表、模型、地图等比较直观的视觉表征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利的。所以,给他们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可重点利用视觉材料和文本解释,辅以声音材料,这样既能发挥他们作为形象加工者的认知长处,也能锻炼、弥补他们的劣势——听力。比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文化知识学习中有意大利面的正确吃法介绍,配套教学光盘上只有吃法步骤的听力材料和文字,里面含有“scoop”、“twirl”、“prong”、“roll”等生词,学生很难立刻弄明白。但是如果在制作课件时将材料配上图片,并让每幅图在相应声音片段播出时闪出、放大、暂时定格,学生便可将听到的内容与图片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判断。在随后的模仿活动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地做出所描述的吃面动作。这时,教师再将这段文字展示出来,明确其生词和内容,和全班一起模仿“将面叉起,举至盘子上方一定距离”、“将叉子尖头朝下连同面一起置于盘边”、“旋转叉子,使面条缠绕在叉齿上”、“放入口中”。在饶有趣味的看图片、听解说、做动作中,这个文化知识点就被轻松掌握了。参看图1。
二 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
多媒体教育专家Mayer经实验研究提出的一个多媒体制作原则是“越少越多”(the less,the more),是说课件越简洁、清楚,教学效果就越好。[5]这个原则是建立“认知负荷理论”基础上的,这个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和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课件中额外的文字、图画、声音等会使学生投入过多的精神资源,从而增加认知负荷,降低学习效果。外语学习方面的理论和研究也佐证了这一原则,例如,语言学家Krashen[6]提出了著名的“i+1”输入假说,“i”表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1”是指外语输入应略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他还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即输入太多、太难就会令学习者产生焦虑感,从而加大加厚情感过滤层,使输入难以通过。而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配套课件不适用美术生的一个主要方面正在于它们的“认知负荷”较大:它们信息量大、内容繁杂,常有大段的文字材料和含很多生词的听力材料,而且经常把视频、解说、文本放在一起。美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基础薄弱、词汇量较小、基本语法和句式掌握不够等特点,这是教师们公认的,所以这样的课件会使学生疲于应付,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理解科学”的配套教学课件为例,它的前读任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和课文导入)部分就包括20世纪初和21世纪初科技状况的对比、克隆、对爱因斯坦和霍金的介绍,虽然每一个主题涉及的篇幅都不长,但其中有不少生词,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原有知识又很少,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关于“克隆”的三段听力材料他们根本听不懂。本课课文内容是霍金就教育大众懂科学、掌握科学的正确发展方向而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在应用中,我们对配套课件进行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简化和删除,保留了科技状况的对比(图片加文字,生词给出汉语注释,学生试着做出翻译,然后教师给出译文)和对霍金的简介(声音加图片,后出现文字),删除了对爱因斯坦的介绍(因为高中阶段已经学过)和有关克隆的材料,这样重新设计制作的课件就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 强化课件的互动性
多媒体的互动性本质是学习者、学习体系和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这种互动性主要体现为教师通过有趣味、与课程目标高度相关的课件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探察学生的认知学习情况。在为美术生制作英语学习课件时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让课件内容“压迫”学生,让课件演示占据学生语言练习和实践的时间,而要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利用课件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即要讲练结合,强化互动。
互动性原则是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因素之上的。第一,所有的语言教学都需要互动。语言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和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参与性,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课件形式必须要引人入胜,如Clark[7]认为,“多媒体环境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兴趣、兴奋及好奇心会随着他们对环境的熟悉而逐渐减退”。显然,技术的魅力是较短暂的,要长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不断探索的精神,学习内容是本质和关键。这就要求课件的声像、文本等必须与所学内容或技能操练相关,不能只有好的呈现效果。例如在图文结合的情况下,图与文之间必须有强有力的、合乎逻辑的连结,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文字和视觉信息的认知相关性。第二,美术专业的学生尤其需要互动。如前文所言,这些学生外语使用能力较低,这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但他们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由于专业任务比较繁重,他们课后花费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极其有限,也极少通过英语角、同学对练、网上交流等互动形式进行语言实践(可参看陈丽华的文章),所以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学英语、用英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也不给他们提供互动的机会,而只用多媒体的快速呈现来进行知识灌输的话,那么结果会比传统授课更糟。正如机辅语言教学专家Chapelle[8]所说的那样,教师仅提供适量适度的输入是不够的,“学生需要注意到语言输入并与之互动才能习得语言。” 所以,教学课件必须要包含学生活动的内容,简单的如回答问题,稍微复杂的如根据图片讲故事或复述,模仿小段视频进行实际情景下的对话等,形式不一而足,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语言能力。
四 突出小组学习的活动
这个原则与互动性原则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是它的一部分。它首先是基于外语学习的社会性特点,“语言学习具有交际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外语需要在语言的交流中学习。”[9]美术专业的学生文化功底较差,知识面狭窄,而他们的专业训练又使他们习惯于沉默寡言、独立创作,所以在英语课堂上他们往往比较沉闷,自觉的语言输出很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学习正是促使学生产生有意义输出的一种有效手段。小组学习的环境轻松、威胁性小,能满足学生的自尊和归属需要。他们在课堂上的沉默往往是因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教师“输出”低水平语言会很丢面子。但在小组活动中,不论小组成员水平相当,还是水平悬殊,基础差、能力低的学生都不会产生焦虑感;水平高的同学给他们纠正错误也不会让他们感到难堪。此外,一次课不允许所有的学生都能向教师单独输出语言,而小组活动可让所有学生尽自己的能力、同时参与真实的语言输出。输出首先可以促使学生注意他们的语言表达,比如想要表达的和能够表达的内容之间的差距,从而意识到自己知识或能力的不足,来自同伴的反馈也可以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种小组成员间的交流被研究者们称为“意义协商”的过程,就是说学习者为了使交流成功地进行下去会不断地修正他们的输出。M.Long[10]认为,修正了的互动交流是二语习得中的必要机制。基于小组学习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课件要给学生提供适合于小组学习的材料和任务,让学生在有同伴的轻松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讨论,回答问题,背诵,复述,表演,翻译,辩论等都适合于小组活动。在设计讨论、辩论等任务时,选择学生熟悉的、用日常词汇即可表达的话题,使每个成员都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下面以第二册第四单元“虚拟世界”的前读任务为例来说明课件的互动性和小组活动的设计以及应用效果。
本课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网上生活的依赖和感受,紧扣“虚拟生活”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三个板块的互动型学习内容。第一个板块是词汇学习,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先用图示分类法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来罗列他们所知道的关于网络的词语,然后教师用表格形式对这些词语进行总结和补充。因为直观的图表比较适合美术生的视觉加工特长,学生几分钟便可完成现时记忆。第二板块是小组讨论“我利用网络做什么”。这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借助刚刚学过的词汇,他们讨论得很热烈,不仅表述了他们自己做了什么,还能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之后教师提问几个小组成员做口头表述,并在屏幕上按照“学习”、“交流”、“娱乐”三个主题让全班对讨论进行总结。这样做有助于促进学生表述时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因为在表达方面美术生的信息组织经常是散乱的、随机的、跳跃性的,在总结过程中也解决了学生不会的或用错的词汇和语法问题。第三个板块是听文章,答问题。先让学生记住要回答的问题,然后将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播放三遍;允许学生讨论问题的答案,并让他们举手来自愿回答问题。最后将文本呈现出来,让学生弄懂刚才没有听清的内容,并核准问题答案。这三部分活动内容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既有输入,又有输出,学生学到了词汇,练习了听说,实践了语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
五 结语
所有学科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都要解决学习任务、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教学媒体的属性之间的复杂关系,而英语教学课件要提供恰当的输入,允许输出,支持互动活动,支持英语学习任务和交际目标的实现。由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英语基础薄弱、语言运用能力偏低、偏向形象思维和视觉加工等特点,大学英语教学课件宜多采用图文结合、辅以声音的呈现方式,但不能过分追求材料的数量和呈现效果,必须要有激发语言输出的、难度适中的交互性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制作上并不一定需要很复杂、很高级的技术。教学实践表明,依据这些原则设计制作的课件因符合学生的风格和基础,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逐步发展,满足学生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2][5] Mishra, Sanjaya & Ramesh C. Sharma. E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 Hershey & London: Idea Group Publishing, 2005: 137.
[3] Paivio, A. Mental Representation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53.
[4] Riding, R., & Eugene Sadler-Smith. Type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 cognitive style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J]. Educational Studies, 1992, 18: 323 – 340.
[6] Krashen,Stephe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10.
[7][10] 王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0, 169.
[8] Chapelle, Carol A.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oundations for Teaching, Testing and Resear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
[9] Gass, Susan & Larry Selinke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2001: 311.